大殿之中的氣氛被盛庸打破,朱能也不好意思繼續裝死了。

征戰安南確實不好搞,但不好搞他也得搞,不然悠悠青史留給他的就是萬世罵名。

堂堂大明永樂一朝,打個安南還得前朝老將出馬,他朱能丟不起這個人。

更別說他身為大明武將之首,新朝第一次出征,主將的位置若是被前朝盛庸搶走,那永樂朝的勳貴們還不得戳他的脊樑骨啊。

嘆了口氣,朱能瞥了盛庸一眼,隨後上前半步,朝朱棣拱手道:“臣願領兵走一遭安南。”

朱棣的目光在盛庸和朱能身上左右搖擺。

片刻之後扶著眉頭淡淡的說道:“既然成國公主動請纓,那便由成國公走一趟吧。”

聽見朱棣最後的決定,盛庸的臉色更加黯然。

但他也知道,以他劣跡斑斑的履歷,不管怎麼輪主將的位置肯定都是輪不到他的。

所以他一開始也沒想過向朱棣要主將的位置。

現在結果塵埃落定,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拱手道:“陛下,臣願為成國公麾下一老卒,為大明死戰。”

朱棣沉吟片刻,淡淡的說道:“可。”

得到朱棣的應允,盛庸躬身一禮,便退回了勳貴的佇列之中。

主將的人選確定,接下來便是選定副將,以及出征兵員之事。

茹瑺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正準備上前奏事,朱棣忽然開口了。

“成國公朱能聽令。”

朱能手持笏板出列:“臣在。”

朱棣道:“朕欽封你為徵夷將軍,領兵二十萬開赴安南,務必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平定安南之亂,為天下諸國誡。”

“臣領旨。”

茹瑺瞪大了眼睛,第一次覺得自己對這位陛下的瞭解不夠。

這就直接任命了?

既然乾綱獨斷,那要他這位兵部尚書還有何用?

朱棣沒有理會群臣的表現,繼續點將道:“歷城侯盛庸,新城侯張輔何在?”

盛庸一愣,沒想到第二個名字就點到了自己。

但還是和張輔一同迅速出列道:“臣在。”

朱棣道:“歷城侯盛庸任徵夷左副將軍,張輔任徵夷右副將軍,於成國公朱能麾下聽用。”

二人拱手道:“臣領旨。”

朱棣繼續點將道:“豐城侯李彬,雲陽伯李彬......”

被朱棣點到名字的幾位永樂朝名將相繼出列。

朱棣淡淡的說道:“爾等皆入成國公徵夷大將軍朱能麾下聽用,領兵十萬至雲南,朕再擬旨一封,讓西平侯沐晟,鎮遠侯顧成起十萬大軍與爾等合兵一處,蕩平安南。”

這一刻的朱棣,是真正掌控著數千萬人生殺大權的絕代帝王,他的命令沒有任何人能夠反駁。

原本還有滿腔憤概的茹瑺和蹇義,也在此刻閉上了嘴巴。

他們是文臣,維護文官集團的利益是應該的。

但有些利益可以維護,有些利益,即便是想維護也無能為力。

征戰一個小小的安南,朱棣出動了一個國公,數位國侯,數位伯爵,這已經是將安南之戰當成滅國之戰來打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安南這個國家就會從地圖上抹去。

理論上來說,文臣們應該提醒一下朱棣,安南乃是太祖爺欽定的十五個不徵國之一,但那也是僅僅存在於理論上。

現在活下來的文臣大多都經歷過建文四年的大清洗,他們很清楚什麼事情他們該說什麼事情他們不該說。

朱棣點將完畢,便將目光投向了文臣所在的佇列之中。

“此乃國戰,還望諸卿同心同德,揚我大明國威。”

“退朝!”

朱棣一番行雲流水的點將操作不僅鎮住了文臣,也震住了陳堪。

此時此刻,朱棣身上的獨斷專行的暴君體質暴露無遺。

陳堪也總算明白了為何後世將朱棣稱之為永樂大帝。

大帝就該是這樣的,不接受任何掣肘,殺伐果斷,獨斷專行,卻又無一錯漏。

今日的早朝散得快到陳堪有些心慌。

待陳堪踏出大殿,天邊不過剛剛泛起一抹微光。

這應該是大明朝自建國以來,散朝散得最快的一次。

搖搖頭,陳堪準備回家補個覺先。

下午朱高熾要帶著朱瞻基來拜師,他一副呵欠連天的樣子有礙觀瞻。

但還沒來得及走出洪武門,便被朱棣遣出的小太監攔住。

那小太監一臉恭敬道:“侯爺,萬歲爺召您入偏殿議事。”

陳堪一愣:“你是說,陛下叫我?”

小太監點點:“是的。”

陳堪求證道:“你確定是叫我?”

小太監臉上露出一絲茫然:“是叫您啊,大明還有第二個靖海侯嗎?”

經過兩次確認,陳堪覺得朱棣可能真的是叫他。

隨後,他的心裡冒起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果他猜得不錯,被朱棣留住議事的人應該都是今日朝會上被他點將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他又不出徵,朱棣叫他幹嘛?

帶著滿心的疑惑來到偏殿,不出陳堪所料,以朱能為首的一干勳貴已經正襟危坐。

陳堪找了個角落裡的位置坐下,準備將自己的包裝成一個小透明。

但也不知道為何,他剛剛走到角落裡,整個偏殿中的人便朝他行起注目禮,包括朱棣在內。

陳堪下意識的摸了摸鼻子,問道:“陛下,臣身上有什麼東西嗎?”

朱棣搖搖頭:“沒有。”

“嗯,你坐過來點。”

朱棣指了指身前的一處空位,恰好在朱能旁邊。

陳堪赧顏道:“這不好吧,臣何德何能與成國公並列,臣覺得這裡挺好的。”

“滾過來!”

朱棣面色一沉,氣沉丹田的一聲喝罵,讓陳堪瞬間屈服。

低眉順眼的走到朱能身旁坐下,陳堪便開始緊閉口舌,等待著朱棣的下文。

朱能瞥了陳堪一眼,面上泛起一抹善意的微笑。

陳堪朝微微頷首以示敬意,隨後還是閉口不言。

朱棣見陳堪乖乖坐下,一把將手中的急報丟到陳堪腿上,瞪著大眼問道:“你早知黎季犁不會那麼輕易還政於安南陳氏,為何不提前報與朕知曉,反而給沐晟寫信,你安的什麼心思?”

陳堪撿起急報認真的看了一遍,整個人瞬間咬牙切齒。

這個沐晟,自己好心好意給他送功勞,結果他轉頭就把自己賣了,表忠心也不是這麼表的吧?

陳堪還覺得奇怪,朱棣幹嘛無緣無故叫他回來,原來是為了興師問罪。

好傢伙,陳堪直接好傢伙!

看完急報,陳堪強笑道:“陛下,這個事情吧,臣不是說沒向您稟報,主要是您日理萬機,臣也沒機會告訴您啊,再者說了,就算臣率先告知您臣的猜測,您也不可能提前做準備,甚至根本都不會信......”

“停停停!”

聽見陳堪的廢話朱棣就心煩,趕忙出聲制止。

“朕今日叫你來,可不是為了聽你說廢話的。”

陳堪眼中露出疑惑之色:“那陛下召微臣過來?”

朱棣沉默片刻,問道:“這一次,朕打算替出征的將士們大規模替換火器,朕叫你來,就是想問問你,以軍器監現在的產量,能否在出徵時造出足以裝備出一支偏師的遂發火銃?”

陳堪面露苦意:“陛下說的偏師?”

“三萬人,朕只需要三萬支火銃。”

朱棣伸出三根手指,一臉我只要三萬支火銃已經是降低了要求的賤皮子樣。

陳堪聞言,差點就沒忍住跳起來,他是真想扇朱棣幾個大嘴巴子。

三萬支,怎麼不去搶呢?

眼見陳堪的表情肉眼可見的由青變白,朱棣小心翼翼的問道:“怎麼,造不出來嗎?”

陳堪強笑道:“陛下說笑了,三萬支火銃,就算軍器監一天十二個時辰不眠不休,最少也需要半年時間。”

從去年陳堪給出遂發火銃的圖紙以來,一直到工藝成熟,造出來的火銃總量也不超過三萬支。

現在朱棣開口就是三萬,他怎麼敢提,怎麼敢啊?

朱棣眉頭微皺:“軍器監和寶鈔司一直是你在負責,已經一年多了,為何火銃的產量還上不來,軍器監就沒有存貨嗎?”

顯然,朱棣這就是不講道理了。

陳堪隱晦的翻了個白眼,硬邦邦的拱手道:“回陛下,自臣接手軍器監之後,光是將火銃從點火改良至遂發便用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而一開始的遂發火銃由於鋼材強度太高,沒法做到連續遂發,改良鋼材的強度又花去兩個多月的時間。

這光試驗就花去半年時間,新式火銃正式投產也不過半年而已,能將神機營的火銃更新一遍,軍器監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哪裡可能還有什麼存貨?”

陳堪這絕對是屬於實事求是的說法。

去年寶鈔司新建,軍器監搬到了無名山谷,雖然陳堪大多數時間都不直接參與寶鈔司和軍器監的管理。

但兩司的技術支援一直是由陳堪在提供。

所以說陳堪是兩司的最高負責人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差了個名頭而已。

而朱棣聽完陳堪的狡辯,整個人突然就不好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皺眉看著陳堪:“現在軍器監一個月能造出多少支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