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被董大中稱為“汪狗娃”的劫匪也仔細地打量著董大中。突然他雙膝跪下,淚流滿面地說道:“你真的是董大哥,我開始還不敢確定是你,可你卻還認得我,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董大中扶起汪狗娃說道:“狗娃,快告訴我這幾年你是怎麼過的?”

汪狗娃說道:“董大哥,你五年前救了我們全家,可你走後,土匪又回來搶我們家的東西,我父母由於反抗都被土匪殺了。土匪們又逼著我給他們挑東西,後來沒有辦法,只得加入了他們。其實我們今天這一群人,除被你們打死了的二當家之外,都是第一次參加打劫。幸好被你們給制止了,要不然我們就真的犯下大錯了!”

董大中是怎麼認識汪狗娃的呢?原來董大中是鶴峰太平人,在參加紅軍以前是往來於川鄂鹽道上鹽幫裡的鹽客,有一次路過走馬坪後面的山頭,遇到幾個土匪正在劫掠一戶人家,董大中由於從小跟隨洪家關的外祖父及自己的父親練習武藝,可以說是湘鄂西邊的武林高手。一人獨戰五匪,打得土匪們狼狽而逃。可沒想到等他走後土匪們又殺了個回馬槍,將汪狗娃的父母殺害。

聽了汪狗娃的講述,董大中很後悔自己當時手下留情,導致汪狗娃的父母被土匪殺害。他揚起眉頭,大聲說道:“大家與汪狗娃一樣都是窮苦人出身,大家想想,如果再跟隨那些佔山為王的土匪一起搶掠百姓,會有好的出路嗎?要想過上好日子,全天下的窮人必須團結起來,拿起武器,推翻國民黨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讓我們窮人自己來當家作主,到時候,全天下的老百姓一定都會過上好日子!”董大中是個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並且在鹽道上見識了很多事,參加紅軍後又受到賀英與廖漢生等人的影響,成為了一個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的革命者,他善於做革命鼓動工作。極富熱情的幾句話讓汪狗娃等人熱血沸騰,他們都積極要求跟隨董大中一起鬧革命。

董大中知道,這些人雖然現在願意跟隨自己鬧革命,但他們身上畢竟沾染了很多土匪習氣,必須透過大量而細緻的工作,才能讓他們成為真正的革命者。董大中知道這並不容易,但他相信一定能做到。

董大中又走到老百姓當中,扶住那位被土匪二當家打了耳光的老人,問道:“大爺,您沒事吧!”

老人拉著董大中的手說道:“紅軍同志,感謝你們救了我們全村人。我在鶴峰太平女婿家,見過紅軍。還見過紅軍游擊隊長賀香姑,她還同我拉過話,對老百姓可親切了!前幾天聽鶴峰過來的人說,她被國民黨殺害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董大中含淚說道:“香大姐很可能的確是遇害了,但我們紅軍就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一定要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老人還介紹說,這個村子的人都姓莫,他叫莫興成,是這裡的族長。原來都住在龍潭壩,過著安寧的生活,哪知後來張超武得勢,讓他的哥哥張超文當上了龍潭壩的保長。張氏兄弟橫行鄉里,魚肉百姓,將莫氏家族的田地都霸佔過去了,莫氏家族雖也有好幾百口人,但和張氏家族相比,根本不是對手,他只得帶領全族人逃遁到宣恩與湖南桑植交界處的原始森林中謀生。透過全族人艱苦地努力,在原始森林中開荒種地,也安寧地過了好幾年,看來這分寧靜的生活現在要被打破了。

董大中讓王衝與汪狗娃等人作進一步交談,以瞭解更多的情況。他卻帶著趙巖一起去發動群眾,給大家講解革命的道理。在這個過程中趙巖終於明白“革命”的意思,也就是造反,造國民黨反動派的反,拿起武器為窮人翻身作主而戰鬥。

透過董大中的努力,在族長莫興成的大力幫助下,在村裡建立了赤衛隊,莫興成的兒子莫大龍任隊長,董大中讓戰士李長江負責訓練赤衛隊,讓他們儘快形成戰鬥力。

董大中明白,現在隊伍打散了,這幾位戰士都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和堅定的革命信念,把他們放到重要的崗位上,透過磨礪一定能成長為優秀的指戰員。

王衝與汪狗娃等人進一步交流後得知,大梁山主峰上的匪巢中共有約百名土匪,匪首大當家龍上天前幾天抓了幾個民女正在山上作樂。董大中與王衝商議,定下計策,決定突襲大梁山,消滅龍上天匪部,對張超武產生震懾,讓他不敢再派人冒充紅軍幹壞事。然後又讓戰士向海山化裝後潛回鶴峰打聽香大姐的情況,並囑咐他一定要將真實的情報帶回來。

董大中又將趙巖叫到一邊說道:“巖子,你母親大病初癒,需要你回到身邊去照顧。你先回趙家寨去,等我們穩定下來後,我會來找你的。”

趙巖說道:“董大哥,我媽說了,我跟著你才會有大出息,讓我暫時不要回去。”

而董大中讓趙巖一定要回去,可是無論說什麼他就是不肯回去,一定要參加紅軍。

董大中拗不過趙巖,只得讓他留下。

汪狗娃等一班人馬共有二十人,董大中將他們編為一箇中隊,依然稱湘鄂西邊工農紅軍遊擊大隊第四中隊。董大中任中隊長,王衝任副中隊長。又將這二十人分成四個小分隊。第一分隊分隊長劉義風,第二分隊分隊長向海山,第三分隊分隊長汪狗娃,趙巖也編於第三分隊,第四分隊分隊長由王衝兼任,於小二任通迅分隊分隊長,不過通迅分隊暫時就只有他和一名新戰士。

董大中與王衝每天與這些由土匪轉變過來的新戰士一起吃住,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與他們一起或拉家常,或天南海北的大侃,戰士們的心都緊緊地與他們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