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獵戶一陣哆哆嗦嗦,有點前言不搭後語的講述,張溪費了半天勁,總算是弄明白了,獵戶所說的山中小路,是什麼意思了。

武功縣通往五丈原方向的道路,自古至今,都只有兩條。

大路不用說,這是官道,是官府出錢修築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基本不存在任何錯誤。

但山間小道,並不是現在張溪知道的這條山道,而是另一條。

那條山路,是從武功縣北門的方向而出,繞過三座大山,然後通往大昌集方向的。

但是,這條山路,在三十年前的一次地龍翻身.也就是地震之後,因為山體滑坡和山石倒塌,給堵住了大半,想要重新疏通的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畢竟是條山道,是民間百姓為了方便到達大昌集交易自發修築維護的,跟官府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官府不可能派人來疏通這條山道。

而民間的百姓呢,在本地家族的牽頭下,本來是打算利用農閒時間修復一下的但人們突然發現,這次地龍翻身之後,兩座山之間,突然出現了一條小通道,可以比那條山道更加近的通往大昌集。

也就是現在張溪知道的這條山道。

這條山道,不需要再繞過三座大山,而是近乎一條直線的通往大昌集.有那個錢去疏通修復原來繞遠的山道,還不如重新開闢一條山道來的省時省力。

就這樣,隨著後來的這條山道鑿通,大家能更近的抵達大昌集,原本那條已經被堵塞的山道,慢慢的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記憶之中。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武功縣的人們,幾乎都已經忘了,還有這麼一條被堵塞住的老山道。

甚至到了獵戶說出有這條路,稍微年輕一點的樵夫也依然一臉懵懂,根本沒聽說過這條山道的存在。

可張溪這時候,已經是眼睛一亮瞭如果真的有這條山道的存在,那麼張郃的去向,也就可以解釋了。

但張溪依然不敢確定,生怕獵戶記不清,趕緊的讓人再把鄉老給提溜回來。

鄉老的年紀,可比獵戶還要大一點,三十年前的事兒,獵戶不一定記得很清楚,但鄉老,肯定是知道的。

然後吧,高翔就把鄉老給帶回來了。

張溪把獵戶的話一說,對著鄉老一問.鄉老頓時也想起來了。

“將將軍,小人有罪,有罪小人糊塗,竟忘了還有此事。”鄉老臉色煞白的請罪,但同時不忘給自己開脫,說道,“然,雖有此山道,但這山道三十年前就已經被堵死了,三十年未曾疏通修繕,怕是早已無法行人了吧”

張溪沒忍住,翻了個白眼.你們武功縣的百姓當然疏通修繕不了,可張郃那老小子手裡有軍隊!!!

再說了,張郃只需要保證自己計程車卒能臨時透過就好,又不是真的要給你修路.辦法有的是。

沒那個功夫跟這鄉老瞎扯這個,趕緊的讓鄉老在地圖上,把這條山道給標註出來。

不是張溪更加相信鄉老,實在是獵戶根本看不懂行軍地圖,他根本標註不了鄉老至少有點文化,多少能看懂一點。

等鄉老標註完地圖之後,張溪立刻叫來高翔,柳隱二人,商議接下來的應對方案。

至於鄉老,獵戶,樵夫等人,張溪繼續把他們扣在軍中,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如果真的堵住了張郃,之後自然會有重賞。

但現在,首先得想辦法,把張郃的行動,給堵回去。

剛剛獵戶也說了,那條老山道,雖然繞的有點遠,但最終的同向目的地,也是大昌集。

張溪那個引誘張郃進入山道,然後在山道設伏,火燒張郃的計劃,如今已經是破產了。

張郃已經出發了,山道還不是同一條,根本來不及設伏了。

因此,只能把阻攔張郃的地點,放在山道出口的大昌集上。

高翔建議,立刻派人領兵五百,火速進軍大昌集,自己帶領三千士卒隨後跟上,爭取在大昌集,徹底堵住張郃軍的去路。

但.張溪不放心。

那畢竟是張郃。

張郃如果要繞道奔襲五丈原,帶的兵力肯定不會少,高翔只帶三千五百人,真不一定能擋住張郃。

因此,張溪決定,自己親自去一趟大昌集,看看具體情況。

如果張郃真的去了那兒,那張溪親自指揮士卒在大昌集堵住張郃,多少把握還大一點。

如果這是張郃的聲東擊西之計,目的還是自己的中軍大營,那張溪就算回援不及,大營被人攻破,但至少還能有一部分士卒可以指揮,繼續拖住張郃的軍卒。

而張溪這麼一離開,中軍大營總得有個大將留下來鎮守,而這個職責,非高翔莫屬。

雖然柳隱的能力也可以做到,但柳隱從軍時間畢竟太短,資歷和功績都不足,不如高翔留下保險。

仔細思量之後,張溪下令,以柳隱為前部先鋒,引兵一千,直撲大昌集,自己帶著五千士卒隨後而行,而大營內,高翔率兵七千士卒留守,並在張溪離開後的第二天,就立刻發動對武功縣的進攻。

務必要攻下武功縣,徹底切斷張郃的歸路,把張郃堵死在山野之內。

總之,計劃就是這麼一個計劃,既然定下來,張溪也沒有耽誤時間,立刻讓柳隱去挑選兵馬,第二天一早,立刻出發。

對於張溪的計劃,柳隱和高翔都沒啥好說的,各自去做作戰準備。

但入夜後,高翔還是去找了一趟柳隱。

目的就一個——把馮習所部的三百人,給塞到柳隱的先鋒隊伍之中。

高翔是真的在照顧馮習。

明天作戰一旦開始後,高翔是要留守在大營內,主持對武功縣的攻城事宜的。

但武功縣這個地方,在沒有張郃坐鎮,兵力也只有一千多人的情況下,高翔真不覺得有什麼難攻的。

打下武功縣,算不上多大的功勞,打不下武功縣,那才是有問題呢。

讓馮習跟著自己在這邊攻打武功縣,實在不足以讓馮習建立足夠的功勳,重新證明自己,官復原職。

相反,張溪領兵去堵住張郃,那地方才是真正需要用人,也能立功的地方。

因此,高翔為了自家好兄弟,只能來拜託柳隱,希望柳隱能給馮習這麼一次機會。

而柳隱嘛說實話,柳隱本身也沒想拒絕。

如今的大漢軍伍之內,荊州派的勢力,還是佔據著絕對的優勢的,其次是東州派,比如吳懿,李嚴,孟達,法正等人,也佔據了不小的地位。

益州本土派,除了黃權以外,就沒有多少人在軍中佔據高位。

柳隱既然決定要在軍中博出一個位置出來,光靠張溪的看重,是遠遠不夠的。

如今荊州派的將領高翔有人情拖到自己這邊,柳隱顯然不會笨到往外推畢竟荊州派在軍中的影響力實在太大。

再一個,柳隱跟馮習雖然接觸不多,但此人的能力,柳隱大概是有些瞭解的.獨領一軍可能還差點意思,但當個校尉衝鋒陷陣,馮習絕對夠格。

因此,柳隱不僅答應了高翔的請求,把馮習調到自己帳下聽用,同時又分給馮習二百軍卒,讓馮習能呼叫的兵馬,達到了五百人。

這人情可是非常大的,要知道張溪給柳隱的兵權,也只有一千人的前部先鋒而已,柳隱已經把一半兵馬交給馮習去指揮了。

之後吧.柳隱連夜去見了張溪,彙報了一下這個事情。

柳隱也不傻。

作為軍中中層將領,一個校尉的調動,確實不需要去驚動一軍主帥,這事兒高翔和柳隱商量一下確實也就可以了。

他們倆有這個權利,而且在程式上,也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但馮習終究是在張溪那邊掛上號的人物,又是剛剛遭到處罰,如今柳隱為了人情把馮習又給接收了過來,並且委以重任這事兒總得給張溪說一聲。

而張溪對這個事兒的反應,是沒有反應。

張溪並不是討厭馮習,想把馮習一棍子打死張溪只是認為,馮習的能力,還不足以讓他獨領一軍作戰。

但如果只是在柳隱營中檔一個統管五百人的校尉,張溪並不覺得馮習連這個能力也沒有。

至於高翔和柳隱各自在想什麼,其實張溪也清楚。

雖然張溪也覺得,如今的軍中荊州籍的將領有點多了,軍中也不應該出現這種派系關係但沒辦法啊,劉備入主益州都不到十年呢,軍權這種東西,別說劉備,就是張溪都不敢把它交給自己不信任的人啊。

所以.愛怎麼樣怎麼樣的,這事兒,以後要頭疼,也不該自己來頭疼,那是諸葛亮這個中書令和關羽這個大將軍該頭疼的事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