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訓子
章節報錯
某種程度上來說,諸葛亮失策了。
他的謀略,確實騙過了潼關守將夏侯尚,也讓劉曄和陳群產生了意見分歧,但最終,曹叡的決斷,依然沒有按照諸葛亮預期的那樣走。
曹叡真的不愧是有曹操遺風的君主,至少在決斷這一塊,曹叡確實體現了自己的果決,也有著類似曹操的冒險精神。
放著近在咫尺的潼關不管,下令曹真立刻起兵去救宛城,直接讓諸葛亮的誘敵之策破產了。
而這個情況下,曹真也沒有再次違抗曹叡的旨意.前面擅自出兵的賬還沒算呢,這要是再次抗命不遵,那曹真是真的不想活了。
所以,哪怕曹真很明白現在自己麾下計程車卒依然沒有休整完畢,軍心士氣依然低落,但還是硬著頭皮出發,去支援宛城。
當然,也不是就這麼帶著士氣低落計程車卒去送死,曹真的打算,是在去宛城的行軍路上,稍微行動的遲緩一些,一路上走走停停,慢慢恢復軍心士氣。
這樣的話,到了宛城也不至於只能充當人數炮灰。
至於這麼做會不會導致宛城吃緊甚至失守曹真覺得不太可能。
司馬懿手裡至少還有兩萬士卒,而以司馬懿的領軍能力,一個月都守住了,真不差這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再一個,司馬懿三天一封疏奏要援兵,在曹真看來,這反而能證明,司馬懿現在依然還有餘力守住宛城三天一封疏奏,他司馬懿倒是閒的很,一邊阻擋蜀賊進攻,一邊還能定時定點的寫疏奏要援兵?!
要是哪天司馬懿的疏奏從三天一封的固定上奏,變為不定期的往洛陽要援兵,那才是真正危險的訊號,說明司馬懿已經壓力大到沒工夫去考慮這些事情了。
所以嘛,曹真還是多少有點底氣的這麼幹的。
可曹真有底氣,司馬懿就難受了。
實話實說,司馬懿每三天送出一封求援疏奏,確實是沒有到最後守不住的程度,他也是透過這樣固定頻率的送疏奏次數,告訴朝中的重臣和天子,自己雖然急需援軍,但宛城戰事尚在可控範圍之內。
但是吧.你曹真也不能一路走走停停,說是來支援宛城,但磨磨蹭蹭的走了四五天,連河南地界都沒有出吧?!
再一個,現在的情況,跟七八天前,司馬懿寄出最後一封求援疏奏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七八天前,司馬懿需要應對的,就是正面荊州軍透過攻城器械,硬拼傷亡的打法但現在,司馬懿發現,自己的側翼,居然不知道怎麼回事的,鑽出來五千蜀賊。
而更要命的是,這五千蜀賊中的一部分人,還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動了夜襲。
如果不是自己一直以來對守軍的守夜紀律要求的比較嚴格,自己和次子司馬昭時常夜間出巡檢查.說不定還真的就讓這群蜀賊給偷襲得手了。
時間要稍微回溯一下,來到四天前的時候。
就在司馬懿寫完例行的求援疏奏,讓快馬送出城後,司馬懿就開始了例行的巡城工作。
巡城,一方面是查詢城防的守備情況,另一方面,主帥沒事兒經常在守城士卒面前多出現一下,也有助於提高守城軍計程車氣。
司馬懿一直是堅持這麼做的,巡城一遍之後,司馬懿回到自己的府內吃晚飯,吃完晚飯就直接睡下了。
不為別的,就為了第二天早起,突擊檢查凌晨時分的城池守備情況。
沒辦法,面對九萬人的圍攻,司馬懿不得不把事情想的更細一些,比如說蜀賊打個時間差,從凌晨天剛亮的時候發動攻城該怎麼辦。
這要是被打一個措手不及,雖然不一定會失守城池,但傷亡增大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的司馬懿,可承擔不起這種因為輕疏而造成的不必要傷亡。
就這樣,隔天一早,天還沒完全亮呢,司馬懿就帶著親衛和次子司馬昭,一起出現在了南門城樓上。
司馬懿是事無鉅細,一一查探,但跟著一起倒黴早起的司馬昭,則忍不住一邊打哈欠,一邊埋怨道,“父親卻是多慮,凌晨之時進攻,視線受阻,攻城頗為不便,本就不合兵法.蜀賊豈會做如此無智之事。”
司馬懿一聽這話,頓時惱了。
“虧汝平日自稱熟讀兵書,豈不聞兵不厭詐之事?!”司馬懿毫不客氣的當著守城士卒的面,直接訓斥兒子,說道,“自古用兵之道,均無成法,兵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豈有生搬硬套之理?!”
司馬懿一邊訓斥,一邊看著司馬昭一臉睡眼惺忪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汝年紀輕輕,卻如此貪睡,豈不聞“宰予晝寢,朽木不可雕也”?!行軍用兵之人,旦夕憂素,不敢懈怠.如你這般,如何能成大器?!”
司馬懿是真的看不慣二兒子的這幅德行,而司馬昭也不敢對自己父親的訓斥有什麼明面上的不滿.老子訓兒子,天經地義。
但是吧,司馬昭嘛,半身反骨的人,對自己老子的訓話多少也是不以為意。
宰予晝寢我又不是白天睡覺,現在是當爹的你不讓人好好睡覺,凌晨出來沒事兒突擊檢查城防。
這跟“朽木不可雕也”有什麼關係。
再說了,我又不是沒讀過書,人家宰予可是當了臨淄大夫的,這也能算是朽木?!
至於行軍作戰,作為主帥的要是旦夕憂慮,吃不好,睡不好的,手下人怎麼相信主帥成竹在胸吶.嘛,司馬昭正是二十出頭的年齡,這年頭的人雖然早熟,但這個年紀,半身反骨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畢竟是世家子弟嘛,又是父母雙全的,沒啥獨當一面的機會。
但隨即,司馬昭就傻眼了。
當司馬懿在巡視完南門的防務後,又要去西門轉轉的時候,司馬昭其實老大不樂意的。
南城門外,是蜀賊駐紮的荊州軍營地,重點巡查這裡的防務倒也說的過去,但西門那邊是直通武關的查那邊有什麼意義?!
但是呢,老子既然這麼發話了,當兒子的能說啥?!
就繼續跟著吧,早點巡查完了早點回去,說不定還能補個覺.就這樣,司馬昭跟著司馬懿一起,往西門城樓出發。
結果還沒走到一半呢,司馬昭驚異的發現,西門城樓上突然增加了很多火把,而在火把的照應下,隱隱綽綽的看到似乎有不少的人正在爬上城牆。
司馬昭都傻了特麼這是什麼情況?!
西門方向怎麼可能有蜀賊來襲?!
西門和南門雖然看著只要過個拐角,但實際上,宛城城外的地形很複雜,要從南門繞道到西門去,需要翻過三個小山才行。
那地方,司馬懿早就派人設定了警戒哨位,只要有動靜,司馬懿不可能不知道的。
這樣都能出現蜀賊,這就說明蜀賊不是從南門來的,應該是從武關方向來了。
難道說.武關的郭淮和兄長,已經被蜀賊擊破了?!
司馬昭正在犯楞了,司馬懿可沒有這個閒工夫。
“速去調集兵馬,救援西門!!!”
司馬懿撂下這麼一句話後,毫不猶豫的,帶著身邊僅有的十幾個親衛,往南門城樓狂奔。
真不是去送死的,司馬懿還沒有這麼蠢。
現在西門的戰況,是守軍跟登上城樓的蜀賊們正在互相亂戰拼殺,急需有人過去指揮,所以司馬懿才會只帶十幾個親衛過去。
沒那麼危險,只要司馬懿及時趕到城樓,指揮守軍有序作戰,是有可能阻擋住蜀賊的攻城。
同時,司馬懿也在懷疑,蜀賊到底是怎麼從西門這邊登上城樓的難道真的是武關失守了麼?!
但不管實際如何,得先打退這次蜀賊的偷襲再說。
而隨著司馬懿的快速趕到,剛剛爬上城樓的王平,頓時壓力就很大了。
王平在攻取了武關背後的析縣,獲取了足夠的糧草補給後,王平在反攻武關和偷襲宛城之間,做出了抉擇——偷襲宛城。
武關到底是雄關,王平雖然爬山繞道了武關背後,但五千士卒現在只剩下四千兩百多人,也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
其次,雖然隨著王平佔領了析縣,武關陷入了前後夾擊的窘境,但同樣的,在析縣身後還有一個酈縣,一旦酈縣發現析縣失守的話,那王平也會陷入被前後夾擊的狀態。
而最要命的是,酈縣一旦發現了王平所部,必定會向宛城告急,到了那個時候,王平就不存在任何偷襲宛城的可能了。
因此,為了戰果最大化,也為了更好的影藏自己的行蹤,王平決定,領兵繞過酈縣,直奔宛城。
然後故技重施,在凌晨天亮前的時分,選派有夜視能力的千人,對宛城發動了夜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