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這個奇葩,在活著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定廟號的事兒,張溪當然是知道的。

畢竟,這種行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很難找出第二個來新潮的有點過頭了。

所以嘛,在沒穿越前,張溪就對這個事兒很感興趣,也查閱過相關的資料。

這個事兒吧,雖然史料記載不多,也沒有明確的說法來證明曹叡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的話,曹叡這麼做的理由,還是有的。

曹叡,他沒有兒子!!!

是的,曹叡駕崩後,按照歷史程序的話,曹魏的繼任者,是曹叡的養子曹芳。

而曹芳,是曹彰的親孫子,任城王曹楷的親兒子。

這裡面的道道,就值得好好的琢磨一下了。

要是將來曹芳繼位後,非要搞認祖歸宗那一套,追祀自己的祖父曹彰,那這個太廟內可就熱鬧了。

大明朝不就有個類似的玩意兒非要搞清楚誰是自己的爸爸,在搞清楚誰是自己爸爸之後,就非要把自己爸爸抬進祖廟.然後某個在位只有十個月的仁宗皇帝就只能躺槍了,直接被抬出了祖廟。

當然,這個時候的曹叡是不可能知道道士皇帝的騷操作的,但問題是,他前面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鑑啊,當年漢靈帝就是以小宗入大宗,並且追封了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為皇帝的。

唯一跟道士皇帝不同的是,漢靈帝只是追封,並沒有追祀,也沒把哪位先帝的牌位給抬出太廟而已。

但,這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曹叡沒兒子啊,將來不管是收養誰家的宗室,他都必須考慮到將來自己被人踢出太廟的可能性。

畢竟大魏傳承才三代,開國才兩代誰也沒膽子踢出太祖武皇帝的牌位去,而世祖文皇帝又是大魏正經的開國之君,也沒人敢踢,那麼剩下的那個,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嘛,曹叡趕緊趁著自己活著的時候,給自己定下一個魏烈祖的廟號.按照這個時代的禮制,太廟不管是三祖還是六祖的禮制,只要是祖,那就是不能被替換的,也就是說,曹叡可以透過這一招,防止自己死後在太廟裡連個位置都沒有。

這大概是張溪能瞭解到的,對曹叡活著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定廟號的一個最合理的解釋。

但問題是,張溪依稀記得,這事兒應該是發生在大魏景初年間的事情.可如今即使按照曹魏的紀年法,也不過是太和四年而已,差著好幾年呢。

所以.為什麼曹叡會在這個時候,突然的就宣佈了自己的廟號?!

如果張溪以前看過的這個文章分析的是對的話,那曹叡這麼做,是不是意味著,他已經開始為了他死後的事情做打算了?!

從這個角度去推演的話難道曹叡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已經有病重駕崩的嫌疑了?!

一想到這裡,張溪當時就坐不住了。

諸葛亮不講忌諱就不講吧,反正張溪也不是特別講究這個.還是正事兒重要。

而諸葛亮給出的判斷,其實跟張溪差不多。

諸葛亮沒有張溪的上帝視角,但諸葛亮有足夠的情報,以及自己出色的情報分析能力。

活人給自己定廟號,這可是嚴重失禮,要被天下人恥笑的事情,他曹叡都敢做,你要說沒點問題,誰信呢。

再加上從曹魏那邊傳來的情報顯示,曹叡在給自己定廟號的同時,他還下了一封詔書。

內容裡有這一條——三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毀。

意思就是說,咱們大魏國祚綿長,將來皇帝多了,太廟牌位有限,無法全部放下的話,依照禮制,是要移除出一些皇帝牌位的。

但這裡面,三祖是不能動的,必須萬世享受香火,而其他皇帝的牌位,根據跟當時皇帝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的原則,可以挪出去一些。

這事兒就搞笑了。

前腳曹叡剛剛給自己定了一個魏烈祖的廟號,跟太祖曹操,世祖曹丕湊一起,正好是三祖。後腳他就下了這麼一個詔書,給後世子孫制定了規矩這不就是典型的在給自己的後世做安排了嘛。

可問題是,曹叡如今才二十多歲,他還年輕,正常來說,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生兒子,根本不用考慮這麼複雜的事情。

再結合北地流傳的,曹叡的子嗣大多早夭的傳聞.就很容易讓人解讀出一些資訊來。

要麼,曹叡是對自己生兒子已經絕望了,所以才定下這麼一條規矩。

要麼,曹叡的身體情況已經到了讓他無法確定他還有沒有時間能生出兒子來的地步了,所以他才定下這麼一條規矩。

顯然,第一條的可能性不大.曹叡以前也生過兒子,只是沒養大而已。

在這個時代,嬰兒夭折率一直都不算低,哪怕是皇帝的子嗣,嬰兒夭折也是常有的事情.但這個事情至少證明,曹叡是能生兒子的。

所以,曹叡在自己二十多歲的情況下,就對自己的子嗣不抱希望的話,那就只有第二種可能了。

曹叡,可能真的身染重病,身體已經不行了。

而曹叡一旦身染重病,甚至倒黴一點,直接掛了的話北伐的大好良機已經到了啊!!

再繼續這麼磨磨蹭蹭下去,等到曹魏那邊完成政權過渡,重新進入穩定期的話,那一切可就太晚了。

所以嘛,諸葛亮再次希望得到張溪的支援,上表朝廷,請求北伐。

而到了這個地步,張溪也沒辦法再推脫了,他只能把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荊州這地方,四戰之地,又要北伐,又要防備東吳,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是現在,荊南四郡不在自己手裡,江夏這個地方還蹲著一個陰險狡詐的周瑜你確定北上伐魏,真的不會引發東吳偷襲身後?!

再一個,曹魏那邊得知天子病重的話,以司馬懿的見解和能力,他又怎麼會不對大漢加強提防.這個時候進兵,會不會正中司馬懿的奸計?!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張溪覺得吧,如果曹叡真的病重,甚至是直接短壽駕崩了,那曹魏那邊,可就熱鬧了。

當然,張溪沒指望曹魏發生什麼類似“高平陵之變”的事情,至少在短期內,這是不可能的。

這會兒的情況,跟歷史上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就算這會兒曹叡真的掛了,也輪不到曹爽這個眼高手低的玩意兒掌權,他老爹曹真還活的好好的呢。

別說曹真,就是曹休,夏侯尚這些宗室還在,司馬懿這老狐狸都未必敢直接發動政變奪權。

張溪是考慮到曹叡的年紀才二十多,曹魏現在也不過經歷了三代人,如果要考慮繼承人的話,從曹操一脈中去尋找繼任者,小一輩的大多才十歲左右,同輩人的話,曹叡又不可能放心。

所以,這時候曹叡如果駕崩的話,曹魏極有可能進入主少國疑的地步。

而在這個亂世,一旦進入主少國疑的情況,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能壓制朝政,自己內部就能因為爭權奪利而打起來。

甚至,樂觀一點估計的話,說不定四分五裂,互相攻伐都有可能。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西晉的八王之亂是怎麼來的?!

那還是一個大一統了十幾年的政權呢,說亂就亂了,你又怎麼知道,曹真,曹休,夏侯尚這些掌握實際兵權的宗室將領,真的會死心塌地的為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子效命?!

好吧,就算他們看在曹氏宗族的情誼上願意效命,但各地的鎮守們呢?!

幷州的畢軌,幽州的田豫,兗州的賈逵,郭淮,司隸的司馬懿.哦,別忘了還有一個遼東的公孫淵,這些人但凡有一個有異心的話,很有可能直接爆發內亂。

所以,張溪覺得吧,現在其實真不用勞師動眾的去討伐曹魏,倒不如先靜觀其變,坐等曹魏出現動盪,然後再繼續進兵討伐。

現在,還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東吳這邊比較好。

真的,不解決東吳這個後顧之憂,即使荊州北上伐魏,也不可能用盡全力的。

張溪說了這麼多,諸葛亮愣了好久,只能是嘆了一口氣。

張溪對江東的顧慮,諸葛亮必須承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張溪對曹魏方面的分析預測,諸葛亮必須加以反駁,不能讓張溪懷有僥倖心理。

張溪有點把情況想的太好了,曹魏能在亂世裡建立起來政權,不是靠著運氣,而是由他自己的手段和底蘊的。

曹魏才歷時三代,其中兩代皇帝還都短命,有些早年跟隨曹操的老臣們,可還都在呢。

有這些人壓陣,指望曹魏在一夜之間陷入內亂,而且這個內亂還會動搖曹魏的根基,這實在是有些太過於天真了。

作為一方鎮守將軍,不能把敵軍的潰敗寄託在敵軍內部的自亂上.如果張溪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對待曹魏的話,那隻能說不會收穫任何好的結果。

但鑑於張溪對於東吳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因此諸葛亮建議,等到鄧芝出使東吳回來後,得知了東吳的具體態度,再考慮北伐的問題。

也就是所謂的,擱置爭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