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三輔之一,右扶風郡治,槐裡縣城外。

郭淮有點犯愁。

在突破右扶風堡壘群之後,郭淮本以為,這應該是一場摧枯拉朽的擊潰戰,甚至是殲滅戰,但實際打下來,郭淮卻發現,事情並不如他想的那樣發展。

在騎兵的幫助下,郭淮輕易的切斷了右扶風堡壘群之間的防禦聯絡,以騎兵為箭頭,輕鬆突破了右扶風的整體防禦,深入右扶風縱深。

雖然中途跟牛金分道揚鑣,但鑑於右扶風的蜀賊已經潰退,牛金又留下了五千騎兵交給秦朗指揮,這一路的進軍,倒也算順利。

中途雖然遇到了一千餘蜀賊的阻截,那個蜀將句扶也確實給郭淮造成了一點麻煩,但在秦朗的五千騎兵的衝擊下,郭淮很快就衝散了這支蜀賊攔截隊伍,殺傷大半,打通了通往右扶風郡治槐裡縣的通道。

一直到這裡,郭淮的進軍,可以說是相當的順利。

但,當郭淮領兵抵達槐裡,開始準備收復這個曾經讓他和曹真都丟臉的地方時,卻遇到了阻礙。

右扶風軍太守柳隱,領五千殘兵率先佔據了這裡,並且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激起了蜀賊潰兵的作戰慾望,依靠著槐裡城的城防優勢,硬生生的扛下了郭淮指揮的一萬五千步兵五天進攻。

正常情況下,五千士卒,在軍械齊全,士氣充足的情況下,面對三倍的敵軍攻城,守住五天,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戰績。

但柳隱率領的,應該是一群敗兵,並且是被自己一路追趕,敗退到槐裡的敗兵,他們的軍械不全,來不及休整,整體作戰士氣更是跌落谷底.這樣還能堅守住五天時間,簡直是奇蹟。

這個柳隱,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郭淮對柳隱的認知,其實並不深刻。

雖然柳隱已經當了三年多的右扶風郡太守了,但在郭淮的認知中,這個柳隱應該只是一個文官,這三年在右扶風堡壘群,跟自己的小規模部隊襲擾鬥智鬥勇的人,應該是句扶和諸葛虔。

句扶已經被自己給擊破了,如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而諸葛虔不是郭淮看不起他,諸葛虔畢竟是從曹魏這邊跳槽到蜀賊那邊的,對諸葛虔,郭淮還是很瞭解的。

這人有一定的能力,但跟自己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人。

所以,你要說駐守槐裡縣,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擋住自己五天的人是諸葛虔,那郭淮第一個就不信。

他沒這個能力的,你知道吧!!!

所以,這個柳隱難道是一個文武雙全之輩?!

郭淮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家在西北的情報系統,是不是都是廢物,這麼關鍵人物的資訊,郭淮甚至要到了開戰後,靠自己親身來體會才能發現。

好吧,即使如此,郭淮也不至於真的著急。

你柳隱再能,所率領的到底是五千敗軍,在秦朗率領的五千騎兵的威懾下,也不敢出城野戰,只能龜縮死守,而郭淮率領計程車卒,即使不算秦朗的五千騎兵,也有一萬五千步卒。

柳隱能守住五天,他肯定守不住十天,繼續強攻就是了。

可偏偏這個時候,郭淮獲得了偵騎傳回來的情報——長安方面派出了一支近萬人的援軍,正往槐裡城方向前進。

顯然,這是來支援槐裡縣的長安援軍。

到了這個時候,郭淮是真有心直接宰了曹魏在西北地區的情報系統負責人了——特麼明明說長安最多隻有五千士卒駐守,這一萬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他蔣琬除非是失心瘋了,否則總不能派出一萬百姓組成的烏合之眾來救援槐裡縣吧?!

郭淮那個氣的,怎麼到他這裡,情報就沒有一次是準確的呢?!

早年蜀賊進攻關中的時候,郭淮就吃夠了情報傳達不到位的虧,又是被夏侯楙坑,又是被王雙坑的,導致自己被蜀賊切斷後路,困在眉縣以南,最後四萬多精銳,只逃出來一萬多人。

現在好了,明明情報上說長安撐死五千郡兵守衛,現在長安直接派出了一萬人規模的援軍出來.特麼現在郭淮都嚴重懷疑,是不是還有一萬蜀賊已經繞道奔襲,直接去切斷自己的後路了。

真不是郭淮被害妄想,實在是情報讓郭淮吃虧吃大了。

而且吧.其實郭淮的第六感也沒有錯,現在確實有一支漢軍從長安出發,繞過郭淮的側翼,正在往郭淮的身後進發。

不過兵力不是一萬人,只有三千人一萬人的規模,根本沒辦法瞞過魏軍偵騎的眼睛,但三千人,還是有希望能迂迴穿插到郭淮身後的。

這三千人,是由蔣琬親自領軍的,目的,也就是要切斷郭淮的退路。

事實上,當諸葛亮獲知了張溪在左馮翊的應對後,就開始著手佈置右扶風的反攻計劃。

吳懿率領的北軍,不用問,肯定是反攻的主力,而柳隱所堅守的槐裡,就是一個吊住魏軍的魚鉤,必須要保證柳隱能守住槐裡,才能把魏軍牽制在哪裡,給吳懿率軍圍堵郭淮創造條件。

而要保證柳隱能守住槐裡,就必須給槐裡派去援軍,給柳隱和守城士卒們,看到繼續堅守下去的希望。

為此,諸葛亮不得不透過蔣琬,召見了長安城內的關中世家們,向他們做出了妥協讓步,換取他們手裡走私糧隊的指揮權。

是的,諸葛亮要的,不是世家們出兵幫助大漢守衛長安,他要的,是這支運糧隊的實際指揮權。

而關中的世家們,當然沒有那麼容易讓步的。

可問題是,這次召集關中世家們商議的人,不是蔣琬,而是諸葛亮.這個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關中世家們並不知道諸葛亮早就到了長安,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諸葛亮的突然出現,帶來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關中戰事,大漢處於下風,這些關中世家們自然有觀望的意圖.但如今諸葛亮都已經到了長安,那大漢是不是還會繼續處在下風,就不好說了。

誰都知道,年初的時候諸葛亮可是帶著北軍在秦州平定羌人叛亂呢如今諸葛亮都已經到了長安,那大漢的精銳北軍還能離的遠麼?!

一旦大漢北軍來援,關中戰事如何,真就是勝負未可知也。

出於這樣的考慮,關中世家們已經有人在考慮,是不是要押寶大漢,換取戰後更大的利益收穫了。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走私糧價提高一成,奢侈品稅降低一成,換取關中世家手裡走私糧隊的臨時指揮權,戰後歸還。

這個條件,一進一出可不僅僅是多出兩成收入的差距,對有些走私規模比較大的世家來說,這甚至是憑空多出五成利潤的好事.當時就有人想要答應了。

但,世家嘛,總是貪得無厭的,既然大漢丞相會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讓步,這說明,如今的局勢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自己手裡的這支走私糧隊,可能會對關中的局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自然就有人想要加碼,換取更多的好處。

諸葛亮對此的態度就簡單了微微一笑,逐出去了事。

這事兒吧,聰明人都能看的清楚,如果大漢不再掌控關中了,那麼這些所謂的走私事宜,也就不需要有人來做了。

而且退一步說,就算曹魏捨不得蜀錦等奢侈品,需要從蜀地走私,但這事兒,真的輪得到關中世家來掌控麼,河東世家沒有這個實力?!

所以啊,大漢守住關中,才是對關中世家最有利的,這個時候想著坐地起價的,等到戰後,自然也就不會有他繼續參與這種走私事情的機會了。

能參與到走私這事情中來的世家,其實沒有幾個家族是笨蛋的,有那麼個別人,只是被利益燻暈了眼睛,現在這樣的人被驅逐出去後,剩下的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這件事到底是對誰有利。

因此,這事兒很愉快的就達成了協議——世家在戰後獲得走私糧價提高兩成,奢侈品徵稅降低一成的代價,交出手裡的近萬走私糧隊的指揮權。

是的,這幫世家,硬生生的又從諸葛亮手裡多撈了一成糧價的好處,才放出了手裡的走私糧隊。

諸葛亮也是氣夠嗆,但沒辦法,不穩定的因素,他必須要先排除。

是的,諸葛亮問世家要走私糧隊的控制權,不僅僅是要讓這些人去救援槐裡縣,更重要的是,他要排除長安城內的隱患。

因為接下來,諸葛亮要進行一個冒險的計劃。

他首先讓陳祗率領這萬人的走私糧隊出發,離開長安城,前往救援槐裡。

私下,諸葛亮叮囑陳祗,這支部隊,能不能救援到槐裡不重要,吸引曹魏分兵,同時不讓他們在短期內返回長安,才是最重要的。

換句話說,這支走私糧隊,陳祗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當炮灰,能減輕槐裡的壓力最好,不能也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讓他們跑回長安來。

緊接著,諸葛亮分兵三千,給到蔣琬率領,從側翼繞道,迂迴穿插到郭淮軍身後,準備堵截郭淮軍的退路。

如此,諸葛亮手裡只有兩千人,守衛著長安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想排除掉“隱患”的原因。

僅靠兩千人,是彈壓不住手裡握著近萬走私糧隊的關中世家的,必須先把這個隱患排除掉。

接下來.諸葛亮在等,等吳懿率領的北軍,抵達槐裡縣,展開對郭淮軍團的圍攻。

關中反攻,成敗在此一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