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消化內科醫生平日不如心血管科與國陟打交道多,姜明珠認不出這人身份,問起男朋友:“他是誰?”

不需於學賢告訴她,申友煥向他們隆重介紹自己醫院的外科大佬了:“這位是我們心外一科的副主任都葉青醫生。相信你們國協有聽過他的大名。我們是兄弟醫院,對彼此十分了解。昨天他剛回國,今天馬上來參加病人的討論會。我們醫院對這個病人是很重視的。”

面對申友煥這番話,國協這邊的外科醫生自然回給他一記:我們懂,不聽你吹噓。

都葉青最大的名聲不是做外科副主任,而是為張華耀的弟子。

醫生到底是半帶徒制,哪怕有醫學院背書,但是誰都知道醫學院培養學生屬於批次生產,出來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保證的是這個學生是被哪個業內大佬帶出來的。

聽明白這人的背景來歷後,姜明珠低頭給小師妹噠噠噠快速打字,讓謝婉瑩可以安心。有這樣一個外科大佬來給她表哥會診,應該問題不大。

接到訊息的謝婉瑩不僅沒鬆口氣,反而心頭有了緊張感。

若自己表哥的手術容易做,張老師何必親自派自己底下一個重量級人物出席。

術前討論會開始,主持會議的申友煥簡單概述下病人病史:“這個病人的病歷以及來我們醫院新做的各項檢查報告,都在大家面前了。由於一些原因患者在省人民醫院做了緊急肺部修補術後心功能出現問題。肺部及其它部位繼而發現有血栓存在,於是轉院來我們醫院進一步求醫,目的是想解決血栓和心臟的康復問題。”

與會醫生們聽主治醫生講述,低頭翻閱新到手的患者病歷資料。一個兩個私下交頭接耳,串通下幾句學術觀點。

申友煥講完開場詞,等著其他人發言。討論會是要讓各方人員直抒己見的,提出問題深入探討。

“你問問他,做什麼手術?”姜明珠催促下男朋友開口。

於學賢回過頭,對向對面的申友煥道:“你不說說準備給患者施行的是什麼樣的手術方案。”

“首先,這個病人是打算在我們內三科做介入手術。初步擬定是要經皮做一個肺動脈的融栓取栓手術。”申友煥給他介紹,“請我們醫院外科的同事來參加術前討論,是由於他這個情況做介入手術具有風險。具體來說,他這顆心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冠心病,是車禍後損傷。可能介入能做到的事有限。”

“需要外科介入的話,為何做介入?他當初轉院過來是你提議做介入手術的吧,你現在認為介入手術不能滿足了?”於學賢提出另一個疑點。

“我建議他過來是幫他解決肺栓塞的問題。”申友煥澄清下事實,“省人民醫院連肺栓塞都解決不了,不能給他再做開胸手術的情況下怎麼給他做外科心臟手術?”

患者接連不到兩星期內開胸兩次,除非很必要的搶救手術壓根沒有醫生敢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