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能夠登基為帝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是皇帝劉賀的無法無道,使得官員外戚都生出了廢黜他的決心;二是霍光等人有實力廢舊立新。

這次皇位變動經過了以下幾個步驟:

1.大臣提出建議,建議透過詔旨形式被批准。

2.根據規定的程式頒佈命令昭示天下。

那些建議雖以全體高階官員的名義提出,但是並不能指望它們獲得即將被廢除的皇帝的批准。於是這些建議就被提交給皇太后,皇太后是昭帝的十五歲的遺孀,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自然,她對於霍光為首的官員的提議做出了批准,以皇太后的名義頒佈批准讓位建議之舉是沿襲了呂后的做法,雖然這種做法多少有些爭議,但是因為前朝有舊例可循,所以就被霍光等人毫不猶豫地採用了。與此同時,朝廷在言辭上對連續性的原則作了允諾,並且採取措施向開國皇帝的宗廟稟告了帝位繼承變動的情況。

所以劉詢得以繼承帝位,不過是西漢“廢舊立新”的一項嘗試,甚至在霍光死後,霍氏家族還嘗試著藉此控制新的皇帝劉詢,可惜事與願違。既然霍氏家族與當朝皇帝的利益出現了衝突,宣帝劉詢自然要對霍氏一門動手。

宣帝能夠成為西漢中興之君,自然有其非比尋常之處,他雖然身在民間,但對於皇朝內部的事情,卻瞭若指掌,十八年來,他一直在史家的教育下,不斷成長著,他要的只是一個機會。可是在他剛剛登基的時候,政府仍牢牢地控制在霍光手中;霍光的至親和助手控制著禁軍;他的兒子霍禹和侄孫霍山是朝廷的領袖。所以宣帝避其鋒銳,對霍氏採取了懷柔拉攏的手段。

據傳,當時劉詢觀察宮中局勢,瞭解到自己很有可能會被推上皇帝寶座,然而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個傀儡,淪為霍家獨掌大權的工具,因此,他才取許平君為妻,以防霍氏一門外戚權力的進一步擴大。許平君之父曾一度侍候武帝,後來又被委派到廢帝劉賀的昌邑國任職。在昭帝死前不久,許平君為宣帝生一子,他就是後來的元帝。

宣帝剛即位,圍繞皇后大位的問題,就出現了許多爭議,大多數人贊成將霍光的一個女兒挑選出來,承繼皇后大位、母儀天下。但皇帝堅決不同意,一者是為了防止霍家權力的進一步擴大;二來,他和許平君是結髮妻子,感情深厚,不忍叫她受委屈。

因此,宣帝劉詢堅持立許平君為後。宣帝把握時機,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聲言自己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自己十分地想念它,眾位愛卿能否為他將其找回來。

“舊劍”就是暗指許平君。群臣揣摩上意,開始一個個請立許平君為皇后。許平君於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被冊立為皇后,不久,皇后懷孕。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從此,這一浪漫典故開始流傳,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道浪漫的詔書,一個王子對貧女的許諾。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許平君生下一女後,霍光的妻子霍顯與御用女醫淳于衍相勾結在滋補湯藥中加入附子,讓產後的許平君服用。許平君不久毒發,在痛苦中死去。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后”,葬於杜陵南園(也稱少陵)。一年後,霍光之女霍成君如願以償取代她為後。

此後,宣帝便一直韜光養晦,暗中積蓄實力,但是霍家的人卻日漸囂張。例如,霍光死後,他的埋葬奢侈豪華,隨葬的陳設和服飾,如玉衣等,都是隻有皇帝才能用的。而在霍光的葬禮上,霍氏一門的族人行為傲慢無禮,大事鋪張,炫耀他們認為掌握得非常牢固的權力。不知不覺之間,宣帝僅存的對於霍光擁立自己為帝的感激之心,也在霍氏一門族人的囂張跋扈之中消磨殆盡。

在霍光死後,皇帝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最為典型的就是:將張安世任命為尚書令;並且任命當時最幹練的魏相為相,而霍光死後,丞相的權力和尊嚴正在迅速地恢復;繼而任命丙吉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許廣漢以重任,逐漸把權力收歸己手。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霍光剛剛死去一年的時間,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同時冊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霍顯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並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老師(一說保姆)先試菜驗毒,所以霍成君幾次下手均未成功。

這正應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霍光雖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但霍家人卻不知惜福,日益驕橫,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霍氏一門族人雖然身居高位,卻不知為官之道,“朝請”時卻“數稱病私出”,“朝謁”也叫“蒼頭奴”代勞,最後連家奴都狗仗人勢,竟因與人爭道而入御史府踢大門,還動不動就揚言“縣官(指漢宣帝)非我家將軍(指霍光)不得至此”。

貴為天子的劉詢已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首先,宣帝解除了霍光兩女婿東宮、西宮衛尉的職務,剝奪了他們掌管的禁衛軍權,這樣,就將保衛自己的勢力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宣帝還將霍光的兩個侄女婿調離了中郎將和騎都尉的職位,讓自己的親信擔任南北軍和羽林郎的統帥,繼而把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來,霍家要是有什麼動作,宣帝也可以用武力鎮壓。

再次,宣帝還提拔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明升暗降,實際上剝奪了他的實權,其右將軍屯兵的權力從此付諸流水。

最後,宣帝為了將霍山、霍雲領尚書事的職務架空,還大力改革上書制度,下令吏民上書,直接呈皇帝審閱,不必經過尚書。

霍家的酒囊飯袋開始時並沒有察覺,還以為這是宣帝對霍家的恩寵。此時,霍家掌握的權力被宣帝剝奪殆盡,特別是軍權逐漸集中在漢宣帝的手中,霍家人終於明白,這個皇帝絕不是個頭腦簡單的人,而一想到宣帝對於許平君的深情,霍家還將其謀害,幾個知情人就感到不寒而慄,惶恐不安之下,霍家最終決定鋌而走險,舉行叛亂,推翻漢宣帝,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設計了兩次陰謀,一次是謀害丞相,另一次是廢黜皇帝而以霍禹代替。

這兩次企圖都得到了以皇太后名義頒佈的詔書的支援。太后為霍光的外孫女,她的詔書曾被非常有效地利用過,但這一次霍家卻不走運。陰謀的訊息洩露到宣帝的耳中,不僅政變沒有達到既定目標,霍氏一門還遭受了滅門之禍。參加叛亂的人都被處以極刑,其中霍光子霍禹、霍雲,侄子霍山,都被殺或者自殺。而陰謀毒害太子的霍成君也被宣帝廢掉,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

十二年後的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雲林館,霍成君自殺,葬於藍田縣昆吾亭東。

廢后詔書原文: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

至此,劉詢終於為髮妻許平君報仇,比起呂太后、衛子夫等人,許平君總算得到了宣帝的真感情,從這點看,許平君是幸運的。自此,在西漢朝廷中盤踞了十幾年的霍家勢力一朝覆滅,漢宣帝最終確立了他的絕對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