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寢之事由梅武操辦,陪葬禮器以四座中型青銅鼎為主祭禮器,以四方格局擺放,隨葬之物放有十六爵,號角、甕、釜、鬲、觚、罐等器物,參照伯侯之禮隨之。

商朝的墓葬很有意思,棺木不是橫著擺放,而是仰身直肢,以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為主,嬪妃副坑兩座,十七位親兵甲士陪葬主坑,其他奴僕隨葬各個其他墓室。

主室內還伴有銅戈、銅戚和玉鉞、玉戈,這是諸侯才有資格陪進墓中的禮器。

孟嘗這一次沒有多嘴殉葬之事,他能撬動小貴族的風俗禮儀,卻不能左右崇侯的殉禮,祭祀還可以用異族充當人牲,而殉葬的人有嚴格的身份規定,稍微一動,那就真是自絕於天下,一個孟紂伯的名號離他不遠。

主禱祭文的宣讀本來應該是帝辛誦讀,而後親手陳表於崇侯靈柩之前,此時卻換成了孟嘗,等到所有禮儀之事做完,天色已近夕陽,孟嘗鍬上第一捧土,其他役夫這才紛紛掩蓋。

喪葬之事處理結束,眾人迴轉城內,各自回到自己的住所,此事才算結束,今日不適宜談論襲爵和問表新伯侯的事,天大的急事,也得等到明日與大王君臣奏對之後,才能定論。

畢竟老伯侯剛剛入土,總得避諱尊重一二。

今夜的夜色被黑雲籠罩,屋外只有北風呼嘯的聲音,夜,靜的嚇人。

無數的人兒今夜無眠,思念著那個脾氣火爆卻從不逾矩的崇侯,也感嘆著未來的多艱。

無論人們如何逃避問題,新的一天終究會來臨,該面對的遲早會面對。

明日之事已經成了必然,崇侯的離世,打亂了他的很多計劃,今後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畢竟,北疆除了他,幾乎沒有一個能打的諸侯。不論是幫助大商做戰略緩衝,還是抵禦異族,孟稷國將會不可避免的代替崇國站在臺前。

起的大早的孟嘗叮囑著韋護,帶著孩子們去梳洗,然後四處轉轉,哪怕是去西城十里外看崇侯的墓葬掩土,今日也不要隨意靠近侯府周圍。

隨即,孟嘗用溫水和皂角洗了頭髮,重新挽起了紅瑪瑙發冠,穿上很久未曾穿過的伯爵服,腰間綁著金鑲玉的佩帶,最外層的衣袍繡著最尊貴的白底黑絲玄鳥紋,玄鳥的身邊有著稻、稷、黍、麥、菽的五穀繡紋。

將自己盛裝打扮後,孟嘗從獸袋裡取出一把象徵侯爵爵位的黃金斧鉞,騎上純白的駿馬,向著侯府慢慢走去。

黃金斧鉞是朝歌豐收時所贈,倒也不會顯得逾越,如今的北疆格外諷刺,三位侯爵,冀州侯蘇護被幽囚在朝歌的大牢,準備被幽囚至死;濱州侯已薨,如今新的濱州侯還在收拾著河西的手尾,經歷兩次打擊之後,偌大的濱州侯連澹臺港還不如;至於北海侯,不提也罷。

曾經叱吒北疆,對付異族如喝水一般的三侯基本消亡,崇國也進入衰退期,也不知道若干年後,究竟是北疆先恢復元氣還是戎族先一步南下。

孟嘗一路行來,路上早起的百姓紛紛躬身,直到孟嘗走到街道的盡頭消失在大雪中,他們才緩緩起身,眼神中含著期待,靜靜的看著他們崇城的孩子步入權利的沼澤。

清晨的侯府已經站滿了諸侯邦伯,靜靜的等待著大王的召見。

孟嘗初到,所有人讓出身位後退到他的身後,只有幾個孤傲的伯爵閉目養神,兀自裝作沒看見。

孟嘗挑眉,定眼望去,不太認識,不過他也不當回事,自己不是刀幣或者金子,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上自己。

半個時辰後,梅武姍姍來遲,將雪中站定的眾人叫入內屋,覲見大王。

帝辛也不拖沓,直接放下手中的崇侯手書,默默的看著眾人站定。

“有很多人寡人是認識的,比如虢伯,穰伯,這都是曾經跟隨過寡人與崇侯打過鬼方的老將軍。也有很多後起之秀,類似於孟稷伯、澹臺伯、燕伯,都是我北疆靠著軍功一步步殺出來的新貴,當然也有很多襲爵之人。”

“國不可一日無主,北疆和崇國需要主事之人,諸君,有何見教說與寡人?”

眾人的視線聚焦在孟嘗身上,默默的等著這一對已經在整個四疆出了名的‘賢君良臣’奏對。

“大王,崇應彪智不足以安邦,好武而凌弱,性惡而無自知之明,不足以襲爵,臣懇請對其進行限制,暫留侯爵之位,由崇國梅、方、武三老暫管國事,等什麼時候崇應彪幡然醒悟了,再還政於他。”

北疆的邦伯們眉頭一挑,面色複雜的盯著孟嘗,這是要學伊尹囚太甲,重現三年之約嗎?

“我知你意,若是應彪一直執迷不悟,你如何處置?”

孟嘗笑了,露出潔白的門牙,顯得有些憨厚:“那就讓他修身養性,多多為有崇氏傳宗接代,只要生的多,總有那麼一兩個還不錯的繼承人吧。”

“……”

也幸虧崇應彪不在現場,不然高低拔劍要和孟稷伯拼命,這簡直太侮辱人了,這不是把人當種馬養著嗎?

帝辛只是猶豫了片刻便將此事擱置,他才剛剛從河西一路狂奔回來,心裡正憋著火,能不把崇應彪一刀砍了,就算是對崇侯的一種緬懷和尊敬。

“北疆不可一日為主,諸多事宜還需要有人主事,諸位可有推薦人選?”

重頭戲來了,只見虢伯,穰伯互相對視一眼,然後由更為年長的虢伯說道:“若是崇侯之位空懸,臣認為如今的北疆只有一位侯爵,那便是濱州侯陶臨符合承繼伯侯之位。”

虢伯話音剛落,帝辛隨手抓起几案上的酒爵砸在虢伯的頭上,頓時這位年過半百,比鄰曹州的虢國伯爵就裂開了額角,臉上一片血淋。

“大王,可是臣說錯了什麼?為何毆臣?”

帝辛露出鄙夷的目光,憤怒的看著這位老者,不屑的說道:“你不知道我剛從濱州回來嗎?陶家小兒是做的很出色還是守土有功?整個濱州的疆土變成彈丸大小,大半個河西盡喪,寡人沒有除他的爵就已經莫大的恩賜,伱還敢推舉他?我看虢伯你既然已經腦昏眼花,不如提早退位,讓族中聰慧之人繼位,免得讓虢國也被你敗落啊!”

帝辛的話語極重,讓虢伯面紅耳赤,急忙想要上前解釋,卻是穰伯一把拉住了他,不停搖頭,壓低著聲線耳語道。

“我的好大哥,你別上趕送命啊,沒看來大王在等人推舉孟稷伯嗎?人家君臣要玩三辭三讓,給孟稷伯造勢,你可別衝動,去給人家做墊腳石。”

大廳之內顯得有些沉默,無數人偷偷觀望著孟稷伯,他們也算是品出了其中滋味,虢伯,穰伯心有不甘,只是攝於自身實力不敢自薦,明顯大王在等孟稷伯主動開口索要伯侯之位,或者有人站出來做推舉。

如今北疆這個爛樣,除了孟稷伯能站出來接下重擔,其他人誰上位,都壓制不住其他同級別的諸侯。

孟嘗心中嘆氣,他是真的不想做補鍋匠,崇國實力夠強吧,摁下葫蘆浮起瓢,這幾年一直在征戰,不是打戎族就是和叛亂的諸侯兌子,他還想著安安靜靜的發育,等到人口起來之後,一步一步蠶食孟稷周邊的國度,穩定而有效的推進自己的疆域。

承擔伯侯之責,看似風光無限,其中責任便是有點以孟稷的底蘊,扶著整個北疆前行的意思,但是他也不願意讓其他人接下伯侯之位,不是因為善妒,他是單純覺得,這些人連自己的國土都不一定守得住,沒有實力硬拔高度,只能帶著大家走進更深的深淵,一去不返。

感受著帝辛直勾勾的眼神,孟嘗如何不懂大王的意思,於是也出列請辭道:“大王,臣年輕,資歷不夠,不敢擔此大任。”

“你是大商的孟稷伯,自然要銳意進取,如果連你都不敢接這個位子,整個北疆還有誰能夠服眾?”

孟嘗搖頭,再次請辭道:“臣不敢得此讚譽,北疆英才還是很多的,這份擔子著實沉重,臣怕自己力有不逮,誤了北疆,誤了大王的大事。”

虢伯擦著臉上的鮮血,急的汗水與血水混在一起不停的流淌著,心中更是不停的驚呼:‘你不要,給我啊,我願意啊!!’

可是他不敢開口,大王鐘意這個年輕人,孟稷伯的背後還站著澹臺伯、燕伯,嚴格意義上來說,如今的遼東、河西也有孟稷國的將軍活躍在其中,虢國的三五萬甲士,遠不夠孟稷國塞牙縫。

拿不到是一回事,想不想拿又是另外一回事,虢伯眼中有火氣,只能憤怒的瞪著死死抓住自己的穰伯,好似在責怪隊友不給力,都不知道助攻一把。

此時氣氛有些微妙,澹臺鈺上前打著圓場,對著孟嘗說道:“孟稷伯何必把所有的重擔都挑在自己的肩上?北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你成為伯侯,我們都將聽從您的號召,如何能讓孟稷伯您獨自一人承擔所有?”

言罷,澹臺鈺拜伏在帝辛身前大聲唱喏道:“澹臺港願尊孟稷伯為北伯侯!願與孟稷國共進退!”

“燕城願尊孟稷伯為北伯侯!”

“遼東願尊孟稷伯為北伯侯!”

“……”

此起彼伏的唱喏響徹整個侯府,梅武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感慨萬千,隨即與方氏、武氏相對一眼後,起身出列。

“崇國願尊孟稷伯為北伯侯!”

剩下的諸侯邦伯紛紛凜然,曾經的老大哥都拜倒了,他們還有什麼可以堅持的呢?

於是,剩下的人流紛紛跟著拜倒:“願尊孟稷伯為北伯侯。”

就連一直不甘屈服的虢伯和穰伯此刻都有些哀嘆,雖未發話,身體卻誠實的跟著一起拜倒,不跪不行,二人並不想做鶴立雞群的突出者。

看著拜倒的一群諸侯,孟嘗不由得撫著臉有些無奈,大勢所趨,或許未來孟稷的發展沒辦法再偏安一隅,他諸多的謀劃也抵不過時間的變化,只希望這些人真的能配合他履行諾言真心實意的發展好北疆吧。

“大王,若臣受北伯侯之位,朝歌農尹的身份怎麼辦?還未完成的東夷之徵又該如何是好?”

“有事寡人自會招你入朝歌,你可以把目標訂的更高遠一些,昔日婦好先祖不也是統轄北疆,還能替王征戰東夷、荊楚嗎?”

陳塘關那一夜的未眠,除了緬懷故人,緬懷崇侯,他也一直在思考這些事情。

如今很多以往的佈局,都要重新合計,重新規劃,權利的增加意味著責任的增加。

其實現在已經把匈奴軍調到遼東,趙丙和鄧志忠也被調防到河西,做不做這個北伯侯都無所謂,他已經在履行伯侯的職責,儼然一副北疆小霸王的樣子。

希望身在孟稷的姜子牙能夠頂住這些壓力,在支撐局面的同時,不要忘了發展經濟與農業,本來想壓一壓的戰功晉爵,好像也要提前擺上日程。

“承蒙大王不棄,北疆各位前輩信任,孟嘗願為北伯侯,願今後崇國無恙,北疆無恙,大商無恙!”

帝辛滿意的點著頭,揮手讓侍者奉上伯侯印信,溫和的說道:“善,你也算是不枉費崇虎的一番苦心,崇虎留有書信,早已指定你繼承崇國、繼承伯侯之位,只是,崇國我沒辦法給你。”

“今後替寡人守好北疆,讓北疆再次繁榮興盛!”

“哦,對了,崇虎書信有提到,如果你願意接北伯侯之位,他留了一份底蘊給你,晚些時間,你可以去有崇氏的祖廟一趟,那裡,有崇虎最後給你的一份禮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