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歷險 第四十九章 周遼之戰(二)
章節報錯
“陛下,您的用兵真神啊!短短半月不到就攻下了幽州,這可是咱們盼望已久的勝利啊!哈哈。”趙匡胤端著慶功酒對柴榮說道。
柴榮也志得意滿地說道:“等咱們與眾將士們奪回全部的燕雲十六州,把契丹人全部趕回他們的老巢時,咱們要舉國歡慶。”
“對。陛下聖明。陛下英明......”
宴席散後,趙匡胤被留了下來,“陛下,臣認為咱們應該分兵兩路,一路直取薊州,而後北上取檀、順、媯三州;另一路直取涿、新兩州,會兵於媯州城下。同時派人與北漢修約,將朔、應、蔚、寰、雲五州歸於他們,防止遼國從中離間咱們。還有就是去信唐、蜀等國,告訴他們,咱們大周是在驅除蠻夷,如果誰敢此時出兵攻我,就是漢賊,將遭天下人恥罵,而且我國軍隊滅了蠻夷之後,一定回師滅之。”
“哈哈,不虧是我之虎將,有勇有謀,此計甚好。”
“陛下,臣想知道那送信之人到底是誰!”
“樂三。”
“樂三!沒聽說過啊!”
“我開始也沒聽說過,不過後來找人調查了一番,此人原來是遼國南京留守蕭思溫的護院,被派去給還在可敦城戍邊的遼國太平王耶律罨撒葛送信,十去九死就他一人生還,與太平王一起歸來後因為蕭思溫遇刺就被任命為南京留守。”
“啊!那不是耶律樂善嗎!他不是被燒死了嗎?”
“原來我以為不是他,可咱們的遼國兵圖確實是真的,而且咱們此次攻入幽州,也正是利用這個耶律樂善修建的潭柘寺的密道進得幽州城,所以不得不相信他沒死,而且是位細作!真沒想到啊!竟然能做到南院副大王。可惜了,也不知道因何詐死!”
“陛下,如果此人真沒被燒死的話,那結合他在任幽州留守的舉措,讓微臣想起了一個人。”
“誰?”
“於樂。”
“他,他不是死在了蜀......”話沒說完,柴榮想起了於樂也是在蜀國被燒死的,別說,還真是異曲同工!
“哈哈,有機會真要見見這個小夥子,真是奇才呀!在唐國做到了三品加駙馬;在遼國這個異族朝堂上也是官居三品大員,我也是服了,比我只強不差呀!”
“陛下,此子聰明過人,而且謀略之高也當屬極品,臣會派人打探此人訊息的,一有訊息就報與陛下。”
“派人盯著廬山,他一定會回家的,如果發現他回家了,就約他,我一定要見見詐死兩次的仙人首徒。”
“是,陛下。”
“派人暗裡給他的家人送些賞賜,這等功臣,不分哪國,都是炎黃子孫哪!”
“是,陛下。”
“就說是樂三的戰功所得吧!他的功績足以載入史冊了!”柴榮對這位於駙馬有些崇拜了,自己除了治國方面外,還真不如這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有膽有魄,獨入虎穴兩次,而且都是全身而退,怪不得李璟還沒有定儲君,是不是在等他啊!不好,如果此人當上了唐國的國君,那不就是強敵了嗎!柴榮想到這臉上的喜悅之意一掃而光。
“趙卿,一定要派人查到於樂的下落,不能讓他回到唐國,一定要接來見我。”
趙匡胤感覺到了柴榮的變化,雖然還沒想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不過也知道此事的重要。
“是,陛下。”
三日後的太原城北漢皇宮內,劉鈞正在與郭無為商議接下來的漢國之策。
“陛下,如今周遼兩國都來了書信並且使臣也在路上,咱們得定個萬全之策啊!”
“郭相以為如何?”
“陛下,臣認為與周繼續聯合為上,遼國此時派人前來並帶上重禮,不過是想安撫咱們,他好抽兵與周對決,如果他們勝了周軍,必然會找咱們報仇,他們可是異族啊!”
“可是,如果周勝了遼國,你能保證周不攻打咱們嗎?”
“陛下,所以臣以為,要與周修約,保證其在一定時間裡不與咱們為敵,咱們與他共同防禦契丹賊人。”
“唉,這也是如今的唯一之計了。郭相,柴榮不是讓給咱們五州嗎,咱們也大度點,蔚州不要了,送給他們了。”
“這,陛下聖明。”
“告訴繼業吾兒,攻下雲州即可,如外城有戰略要地可攻之。”
“是,陛下。”
金陵城內唐國的宮殿內君臣們也在激烈地爭執著。
“父皇,兒臣願親自領兵前往江北,與周軍決戰,一雪前恥,奪回失去的江北之地。”鄭王李從善的豪言壯語沒有打動皇帝李璟,卻打動了一心支援他上位的群臣,於是溜鬚聲、拍馬聲、舔狗聲,聲聲入耳,犬吠不休。
李璟皺了皺眉,問道:“鄭王既然願親自前往,那就去吧?”李璟的話一說完,底下無聲了,眾臣都吃驚的看向了皇帝陛下,這,這麼決斷,不用商量商量嗎!
“那個,這個,父皇,兒臣還......”
“你說你們,一個個狗頭喪腦的,沒一個好東西,李從善,我問你,你要領兵出征,可有計劃,帶多少兵,多少將,多少輜重,用時多久,從什麼地點發兵,打到哪為止?”
“父皇,兒臣並非一時之氣,兒臣早有打算,只是不太成熟,還是想聽聽眾臣的意見,只要出兵,兒臣一定身先士卒!”李從善大義凜然般回答了李璟的話,其實就是放屁等於沒回答,有個屁的打算啊!開始忽悠他親爹了。
李璟現在沒心情跟朝臣們打哈哈!因為於樂來信了,建言李璟一定不能趁此機會出兵攻周,這樣做的後果即使奪回失地也將失信於天下漢人,因為此時的周遼之戰,不是漢人們的兄弟之爭,而是關係民族生死存亡的種族之戰,如果這個時候幫了遼國的忙,導致周國兵敗,更甚者讓漢人遭到屠殺,那麼李璟這兩個字以後在史書將是遺臭萬年的記載。
李璟也是猶豫再三,知道什麼是大義與大節。於樂還建議李璟為周國提供戰略物資,這樣可以緩和兩國的矛盾,還能為唐國爭得更多的喘息之機。這個提議李璟有些贊同,其實就現在的局勢而言,即使唐出兵也未必會贏,因為對面的周軍主力還在,這也是為什麼柴榮敢攻遼國的原因之一,並沒有全力攻遼,這也是於樂所看到的,如果柴榮一統華夏,那麼此戰柴榮可能會滅了遼國,可惜的是時不我待呀!所以能奪回燕雲十六州就不錯了。
李璟猶豫了幾天後,接到了周國的國書,一看內容就知道於樂所說沒錯,於是下定了決心,將唐國的一半軍資送往周國,並附國書一封,向柴榮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支援周國的正義之舉,並將支援到底。
蜀國聽說了唐國的所為之後,也是同樣送物資。於是分裂的五代十國第一次合力攻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