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爺爺您別生氣,坐著聽孫兒說!”

人無完人,朱元璋雖然堪稱千古一代,一代雄主。但畢竟和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皇帝,在眼光上微微有些差距。

漢武帝劉徹也好,李世民也罷,甚至是千古暴君楊廣,這些喜歡對外征戰的君主,都受過完整的貴族教育。所謂貴族,就是有侵略性,講究的是普天之下,都是我的。

朱元璋出身微寒,征戰近二十年得天下,他不是不願意作戰,而是知道戰爭對百姓的危害,也知道對國力的損傷。

況且在他看來,若是能用一些蠻荒之地,換取一個藩國的支援,換取邊疆的平穩,是划算的買賣。

這種想法暫時是對的,但是長久看來,勢必會造成對國家的損傷。而且因為朱元璋算得上是南方人,對於北方遼東之地,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和概念。

高麗剛剛改朝換代,李家取代了原先的高麗王族,李成桂已經在高麗自封為王。封王之後的高麗一改對元朝的支援,變得和明朝親善。

而為了釋放大國的善意,對於高麗在遼東的動作,朱元璋也變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扶著朱元璋坐下,朱允熥一邊給他捏著脖子,一邊輕聲說道,“遼東可不是蠻荒之地,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在那耕種了!孫兒知道,那邊一年大半年都是冬天,而且周圍都是彪悍的胡人,可那確是一片漢家舊土呀!”

“孫兒以前說過兼併的危害,您老還叫好來著。您想想,咱大明現在人人都有地種,可是幾百年後呢?您是寬厚的皇帝,讀書人免稅,做官的免稅,商稅也不收,甚至僧道尼名下的土地也都可以免稅。”

“免稅是好事,可是以後有錢的人地越來越多,窮的人,地越來越少。等咱們大明出現土地兼併,百姓沒地種的時候,上哪裡弄土地去?”

“遼東那邊是冷一點,是蠻荒了一點,可好歹也是能長莊稼的土地。現在移民不可行,不代表百十年後不行。這麼讓高麗佔了,以後咱們百姓沒地種,他肯吐出來嗎?”

“大明國土之大,無一處無用之地。那地再不好,再蠻荒也是祖宗傳下來的給咱們大明的,哪能便宜外人!”

“孫兒知道您擔心北元,拉攏高麗是為了防備北元。可是您想一想,高麗就是牆頭草,不鋤他幾下他不知道厲害。若是大明兵鋒鋒利,他敢倒向北元嗎?”

“再說,以前大元拿高麗,就當成奴僕之國。現在咱大明當他邦交,他豈會再找大元?高麗王又不傻,願意給自己頭上找個爹?”

“呵!”朱元璋笑出聲,笑罵,“你總有理!”

“不是孫兒有理,而是不能讓他們佔。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天他佔了一塊,明天他還想。哪天咱們不讓他佔了,反而成仇了。若是讓他佔下去,他高麗子孫無窮盡,咱們遼東的土地卻是有窮盡的。”

既然朱允熥想把找個古老的國家,領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那麼他就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國家的形態。

不知從何時起,漢家王朝那種捨我其誰的侵略性丟失了。反而講究虛無縹緲的博大和寬容,你強大時這是一種美德,但是你弱小的時候,別人卻不會記得,反而會嘲笑。

想想後世,在東亞文明數千年的歲月裡,我們一直都是遙遙領先的。只不過是停滯了百年,滄海一粟的時間,卻被那些翻身的小國嘲笑落後。

而當我們再次強大的時候,他們又莫名驚詫,好似見到什麼了不得的事。人和國家一個樣,都是記打不記吃的。

改變這個國家,就是要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更加有探索精神。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勞薄上混吃等死,那樣只會變得固步自封,再次重蹈覆轍。

大學堂的翰林學士說,讀史是為了明今。今天的人,不要再重複過去的錯誤。但是朱允熥心中的史,除了歷朝歷代之外,還有數百年後風雲變化的大時代。

一個讓人怕的大明,好過一個讓人當傻子哄的大明。

一個真正的大明,就是敢於甩開膀子,看誰不順眼就抽誰的大明。

“你當你說這些咱不知道?”朱元璋閉著眼睛,享受著朱允熥的按摩,開口說道,“去年,兵部就議過,是不是要出兵高麗。當時北平邊關不穩,是咱們等一等!”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一個北元已經讓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再去打高麗,那得花多少錢糧!”朱元璋嘆口氣,“等你當家的時候,你就知道難了!”

“高麗也是這麼想的!”朱允熥笑道。

“咱不是說你想的不對,咱是說你今天做的不對!”朱元璋繼續說道,“咱讓你接見外臣,儲君才能接見藩國使者,你代表的誰?你代表的咱,是咱們大明!”

“你倒好,直接嚇人家!這是人君該做的嗎?”朱元璋冷哼一聲,“再說,人家是來拜壽的,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他若是真鐵了心佔遼東的土地,你說說就管用了?”

“恐怕不但不管用,你這麼一說,回去他一琢磨,他孃的他多了個心眼。知道你看他不順眼,他就要防備你了!”

“國事跟倆人打架一個道理,真想把誰揍趴下,彆嘴上說!”朱元璋頓了頓,繼續輸掉,“直接過去幹他!事先不讓他知道,直接把他幹躺下,他躺下都知道你怎麼打的,這才是打架!”

“哦,原來您老的意思是,哪天揍高麗,直接發兵,直接他一個不知所以,生活不能自理!”朱允熥笑道。

“那還用問!”朱元璋笑道,“別看你爺爺沒讀過書,也知道兵者,詭道也!”

說著,對御案方向努嘴,“左邊第三摞第二本奏摺,高麗新王李成桂的奏摺,你拿來看看!”

朱允熥邁步過去,找到奏摺,開啟一看就樂了。

奏摺是一手漂亮的小楷,各個字跡工整絕不勾連,比大明臣子上的奏摺都要工整許多。

“臣,權知高麗國事李成桂,敬奏大明洪武皇帝陛下!”

看到此處,朱允熥笑道,“皇爺爺,這個李成桂還挺知趣的,知道他這個高麗王名不正言不順,不敢在您老人家說王,說了個權知國事。”

朱元璋笑道,“你接著往下看,他說讓咱給他起一個新國名,咱還沒想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