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地宮瑰寶
章節報錯
盛唐時期佛文化越發昌盛,全國各出多修寺廟,隨之盛行的便是佛文化壁畫。
李墨看著牆面上的盛唐佛教壁畫,不管從人物的造型還是色彩來看都堪稱絕頂手筆。他看到第一眼的感覺就是驚豔,但是身邊的幾位佛文化考古專家此刻已經靠近上去,一邊欣賞著壁畫一邊驚歎著。
眾人眼前是一條寬敞的通道,高足有三米多,寬有兩米多,兩邊牆體都是大理石切成,上面刻畫著不同形象,不同場景的佛文化壁畫,如果沉下心來研究的話,光是這些壁畫都足夠他們研究很長時間了。
“李教授,你親手開啟了一處偉大的寶藏,這是李氏盛唐留給我們後人燦爛瑰麗的文化。太驚豔了,太令人著迷了。”
薛專家連連驚讚,他們是文化人,對這些能夠體現盛唐文化的壁畫簡直是愛不釋手,看他們腳下生根的樣子,李墨輕輕咳嗽一聲說道:“諸位,這才是地宮前通道,真正的寶藏還在裡面呢。這些壁畫不會消失,以後你們隨時可以過來研究。真是一處絕世寶藏啊,將來把這裡開發成旅遊景點,恐怕比舍利塔還要受歡迎。”
“萬幸,實在是萬幸,幸好是在這個時代由李教授尋找並開啟地宮,如果在混亂時代,這些盛唐壁畫或許就會遭到毒手,此時恐怕也會陳列在歐美博物館中成為鎮館之寶。”
“我想再看看,太美了。”
“李教授,我建議對於地宮的考古絕對不能讓太多的人進入,以防人多手雜,不小心破壞到通道兩邊的完整壁畫。哪怕是隻畫出一條線,那都是令人心痛不已的損失,是對盛唐文化的一種褻瀆。”
“對對。”薛專家也連忙說道,“李教授,你立刻安排人下來對這些壁畫進行保護,萬萬受到半點破壞。”
“薛專家,對這些盛唐佛文化壁畫如何有效的進行保護,你才有發言權,這事恐怕還需要你和諸位去安排人手了。”
李墨可沒有任何經驗,但這些人卻都是內行。
“行,我來安排人。”
薛之峰年紀大了,但腿腳還很利索,他用對講機聯絡外面,安排相關人員準備物料下來進行保護施工。
幾人一邊走一邊欣賞著通道壁畫,內容太豐富了。李墨對佛文化不懂,但對藝術還是有一定的審美力的,他被這些盛唐藝術給深深的驚豔到了。如果把這些壁畫轉化成字畫,他相信絕對都是藝術瑰寶。
通道大概有十米,他們走到盡頭的時候看到前方是一個巨大的空間。排線不燈光的人員不敢進入,所以盡頭的燈光根本無法照射進真正的地宮內。
但是李墨異童一眼看去,猶如白晝。在他的眼中升起一道道紅色光圈,而且地宮內部的佈局也看的更為清楚,呈現不規則形狀。
忽然,他異童看到一個寶物,那寶物綻放的光暈更為絢爛,李墨隱約間彷彿看到了一尊佛陀端坐虛空,耳中似乎還聽到了陣陣梵音。
那梵音逐漸嘹亮,讓他心神寧靜,一片空明。
“李教授,接下來需要其他照明裝置了。”薛之峰見李墨站在通道盡頭髮呆,忙出聲提醒下。
李墨耳中的梵音被打斷,他回過神點頭道:“我身上帶了一個特製手電,等會進入的時候大家都小心點,注意腳下。”
李墨從隨身攜帶的包裡掏出那個部隊裡專用的手電,一開啟眼前頓時大亮。此時他最迫切的就是找到剛才異童看到並且產生幻象的重寶,毫無疑問,從地位上來看絕對適合九龍寶劍他們是一個層次的。
不同的是九龍寶劍等充滿了至尊無上的帝王氣息,而剛才那個則充滿了平和安詳的氣息,兩種幻象給他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在燈光下,首先進入眾人眼簾的是前面四米遠的地方擺放著一個供桌,上面居然擺放著十三個瓷器。
“唐朝秘色瓷!”
李墨一眼就看出來歷,以他的所見所聞也不由心情跌宕起伏。唐秘色瓷絕對是瓷器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關於秘色瓷一直有各種說法,有認為秘色指的是一種釉色的隱秘,也有人認為是對一種顏色的叫法。
後來考古專家認為秘色,主要是指這種釉色配方絕對私密,不會外傳的意思。秘色瓷也成為瓷器中貴族,出世的數量太少了。
李墨的博物館中收藏到的秘色瓷也沒有超過三件,沒想到在這個法雲寺唐朝地宮中竟然一下子出世十三件秘色瓷。
“李教授,你說這些瓷器就是唐晚期的秘色瓷?”
“不錯。”李墨點點頭,十三件秘色瓷造型款式各不相同,大概即使是在唐朝,這種瓷器也是相當的名貴珍稀,所以才會被唐皇挑選出來供奉在這裡。
對於瓷器的鑑定,在場的幾人都知道這是李墨的絕活,他說是什麼,那肯定就是什麼。
供桌後面是一根粗大的柱子,頂天立地,估計也是用來支撐地宮所用。
李墨拿著手電在前面慢慢走著,供桌右邊有條通道,手電方向一轉,眾人就看到在牆壁上有一個個壁龕,令人驚訝的是壁龕中擺放的是一件件的琉璃器,多是盤、碟、碗等承託器皿。
琉璃即是今天的玻璃,當時華夏的琉璃加工技術長期受西亞地區的影響,風格多是***式的。在盛唐時代由於難得,琉璃器同金玉之類一樣珍貴,被供奉在這裡也是正常的。
“大唐時候的琉璃器啊,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時光。這些琉璃器要是放在外面,估計都沒人正眼看一下,可是放在這裡簡直是價值連城,每一件都承載了盛唐時期那特殊的大融合文化。”
李墨的驚歎引起了眾人的共鳴,這座地宮中處處體現了盛唐那燦爛輝煌的文化,他們做了一輩子考古事業,從來沒像現在這般讓他們難以平復心情。
“總共有二十四件唐朝琉璃器。”
李墨一邊走一邊數著數量,後面有攝像的全程記錄,每個人行走都特別小心,彷制不小心碰到這裡的每一件東西。
手電再次轉個方向,眾人頓時停下腳步,每個人都瞪大眼睛,前面是一排排用木頭打造而成的供臺,分成三步臺階式,每一層上擺放著密密麻麻的金器,那金色反光讓他們眼前再也看不清其他的東西。
“這半邊擺放的都是金器,另外半邊擺放的都是銀器。”李墨率先走進,從供臺上拿起一個金器仔細翻看下說道,“這些金銀器應該多是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動而專門製造的禮器,你們看這個金碗做工極為考究,刻有鏨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