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李逵放火殺人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也說不上怎麼回事了,誰倒黴也說不上了,本來今天宋江帶著戴宗和燕青來這見李師師混個熟臉,想著以後招安的時候能有一個遞話的人。
沒想到鴇兒愛鈔,姐兒愛俏,那老虔婆在聽到燕青說要是能見上李師師一面,自有千百兩金銀,送到府上,老虔婆可就懂了心了。
本來李師師是看不上這些金銀的,但是耐不住老虔婆說外面那人端是一副好相貌,就出來見上一見,這一見就算是看上了。
別看李師師是被趙佶包養了,但是這人說到底還是個花魁角伎出身,對那些長相好看的人也是來者不拒的,而大家也都知道這位是趙佶的禁臠,對她也都是饞的不行,不少人都成了她的閨中之客,與趙佶成了同道中人。
這些人都是有一些共同點的,都是有才有色的,更關鍵的是這些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經常會出現在李師師房內的床底,聽上幾段趙佶和李師師的鸞鳳和鳴,然後就是揮毫潑墨的寫上幾首豔詞來紀念這事。
比如賈奕的《南鄉子》和周邦彥的《少年遊》,這還是出名的被趙佶碰上的,至於沒碰上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這位李師師這次是看上了燕青,還和他約了日後再見,而宋江來了這裡兩天,第一次只是被李師師素手奉茶,然後因為趙佶爬了地道就離開了。
這一次已經是第二次來了,宋江一到就奉上了黃金一百兩,惹得老虔婆樂的口不能合的,而李師師這次也不再只是奉茶了而是將眾人引入了一件小小閣兒裡,雙手執盞親自敬酒,而後又和他們說些街市俊俏的話,都是燕青回答,引得李師師是雙目如水的看著燕青。
酒行數巡,宋江口滑,把拳裸袖,點點指指,使出梁山泊手段來。讓李師師臉上不大好看了,她平常接待的文人鈔客,可沒有一個人敢和她這麼耍弄的,燕青見狀立刻拱手說道:“我主人從來酒後如此,娘子勿笑。”
李師師看在俊俏小哥的面上自然是原諒他了,再說了這個時候宋江在哪自己耍弄,李師師剛好可以和俊俏小哥玩樂,自然也是樂得開心了。
他們在裡面玩的開心,李逵和戴宗可還是在門外站著呢,戴宗還好他來這就是為了看住李逵讓他不要鬧事的。
可是李逵確實受不了了,前一天他就說了眾位哥哥出去耍樂,只把他留在客棧,不帶她來也罷了,既帶他來,卻教他看房,悶出鳥來。你們都自去快活。只讓他有些不快了,而宋江是知道自己養的是怎樣一個沒人性的玩意,生怕把他留下了,再出點什麼事就把這客棧之內的人,不論男女老幼一股腦額的全都殺了,那時可就不好了,所以這次也就把他帶出來了。
結果怕什麼來什麼,李逵在門口發飆了,他覺公明哥哥不愛他了,要不然怎麼在裡面吃酒的時候都不叫他呢。
於是他就耍鬧起來,在外面喃喃吶吶地罵,等到宋江將他叫進房內,賞了他三杯酒,她才樂呵呵到了門外去吃。
之後宋江又一連喝了幾大碗酒,寫了一首樂府詞,本待李師師詢問,他就將他心腹之事告知,請李師師為他們求取一個詔安文書。
結果還沒等張嘴,老虔婆就從門外進來說道:“官家從地道過來後門了。”
李師師立刻跑去後門接駕,那些小丫鬟,也連忙收拾杯盤打掃衛生,宋江等還未來得及出門,躲在黑暗處,見李師師拜在面前請安,又見天子頭戴軟紗唐巾,身穿滾龍袍:“寡人今日幸上清宮方回,教太子在宣德樓賜萬民御酒,令御弟在千步廊買市,約楊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來,愛卿近前與朕攀話。”
這時候李逵在前面和楊太尉撞倒了一起,李逵這時候正在生宋江的氣呢,宋江帶著燕青在裡面有美色婦人陪著喝酒,他和戴宗在外面站崗,心中正火著呢。
這時候楊太尉從前門走了進來,和李逵撞在了一起,楊太尉問他何人,李逵二話不說,提起交椅,望楊太尉面門打來。兩交椅就把楊太尉打倒在地,隨手又放了把火,這畜生一生別的不會,只會殺人放火,而且是不分男女老少見人就殺的那種。
這時候前面的李綱也帶著百十名班直走了過來,雖然沒穿官服手上也是拿著兵刃。
李逵見到這一幕立刻就抓狂了。隨手抄出身上的腰刀就準備殺人,這時候楊太尉已經爬了出去,和李綱碰到一起了。
見到帶人過來的李綱,楊太尉立刻喊道“護駕,護駕,裡面有賊人行兇快去護駕!”
聽到他的喊話,李綱不敢遲疑立刻命人進去救駕,而他拉著楊太尉的衣領開始詢問裡面的情況,楊太尉也是不知道里面是何情況,他連門都沒勁就被人打了出來,這話讓他怎麼好意思說呢,只能吱吱唔唔的說裡面有反賊,官家有危險速速護駕這一類的話。
這時李逵放的那一把火也燒大了,他也褪下半截衣裳,手裡抄著腰刀去見宋江了。
這時候趙佶也是來到了小樓門口正撞在一處。
他身邊的楊戩看著手拿腰刀面目兇惡的李逵,大喊一聲:“聖駕在此,誰人膽敢放肆!”
這話一說趙佶殺他的心都有了,要知道他來這角伎處,是瞞著人的,所以身邊沒有帶著幾個侍衛,對面人多勢眾,手上還拿著兇器,這話一說,不是在比人動手麼,平時看著這貨挺機靈的,怎麼在這關鍵時候就傻了呢。
李逵一聽趙宋官家在這,精神頭一下子就上來了,“公明哥哥,今日這鳥皇帝在這,不若殺了他吧,咱們兄弟一同擁你坐上這金鑾寶座!”
說完話,李逵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就衝了上去。
趙佶一腳把楊戩衝著李逵踢了過去,李逵手起刀落直接的將楊戩從左胸到右腹一刀刨開,那下水淌了一地,眼見著楊戩就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