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江南擒賊 144章 孫怊
章節報錯
宋歆三人出去後,那女子似是還在回味剛才的樂曲。
“小姐,我看那幾人像是結伴行旅到此,不如我們向將軍討個令,招他入府做樂師?”那個和張休陽鬥嘴的侍女說道。
“你哪懂這樣的高妙人士,此人音樂造詣極高,而且像是個方士。”
“方士?就是傳說中的修仙的人嗎?”
“店家,這幾人來多久了,你可聽到他們說了什麼?”
“回孫小姐,我也聽到他們聊天時隻言片語,說什麼‘水府’,‘境界’一類的,他們聲音不大,聽不太真切,所以沒有聽全。”那店家回答。
“嗯,我想他們說的就是方士的話題,所以這樣的人只可以真心結交,不可以強迫,記住了嗎?你沒聽他說那個和你鬥嘴的人是他的師弟了嗎?再看他的穿著打扮,定是方士無疑了。有傳言說當年我兄伯符就是因為殺了一個方士,引來他的詛咒導致身死的,後來我三哥仲謀繼位以後,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內心中就有些排斥方士,或許也是知道一些內幕吧。”那女子說道。
“好了,讓他們都進來吧,吃完了我們還要回柴桑去。”她又接著說道。
其實,當時的人只知道修行者叫做方士,而很少有人知道,修煉者還會根據靈核的強弱劃分成不同境界。所以,凡人見了他們,都管修他們叫做方士。
“是,小姐,我記住了。”侍女答應一聲,走出門去,叫剩下的女子們都進來用飯。
宋歆三人離開了小店,繼續向小鎮中走去,宋歆很想看一看這江南風景人情。
小鎮不大,但是房屋排列整齊,街道也很乾淨,不像襄陽、江陵和夏口那樣,因為打仗而擁擠髒亂。道路兩邊栽有楊柳,此時已經開始發出嫩芽,微微透著點綠色和生機。
“張大哥,剛才你吹得那首曲子真是美妙,我聽的時候都感覺把一切煩惱都放下了呢。”宋歆說道。
“哦?宋兄看來對音律感覺很好啊。我這師弟這方面可就不如你了。每次對他談音律,都像對牛彈琴一般。哈哈哈。”張默陽大笑說道。
“師兄,你可不能亂說,誰說我不懂音律了,只是不如你精通罷了。”張休陽臉一紅,有點不服氣。
“默陽大哥真是太誇獎了,休陽兄對音律的理解,比我還是要強的。如果是對牛彈琴,那休陽兄不就成了大笨牛了?”宋歆調侃著說道。
“你才說我音律比你強,然後又說我是大笨牛,那你比大笨牛還笨,哈哈哈哈。”張休陽抓到了宋歆話裡的漏洞,趕緊說。
“哦,是啊,哈哈哈。看來我還真是笨。”宋歆自嘲的笑起來。
張休陽問道:“師兄,你能看得出來剛才那些人是什麼來頭嗎?”
“是啊,默陽大哥,你久歷江湖,能不能看出點什麼?”
“具體我也不知,但是曾聽人說過,孫堅有三個女兒,年最長者,孫權之姐,嫁於曲阿弘諮,二女,三女還未嫁。這三女年紀約十八,性格頗有孫堅、孫策之風。平時喜好習武,出入常帶百餘侍女,著盔甲刀劍相隨。今日見到的,恐怕就是這孫權之三妹了。”
“孫尚香!!!”宋歆大驚,幾乎喊出聲來,沒想到無意中遇到了有名的孫尚香啊。
“世上竟有如此奇女子,真的是沒想到。”其實宋歆見到這女子時,心中也是頗為折服,因為女子習武帶兵的事他是聞所未聞。
而且這女子才智敏捷,性格乾脆,不拖泥帶水,說話也有分寸,讓宋歆對她頗有好感。
“師兄可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嗎?”張休陽問道。
張默陽道:“世人都稱其孫氏,但其名很少有人提及。好像叫孫怊。”
“孫怊?怊者,悲也,為何取這個名字?”張休陽有些詫異,問道。
“據說是還未出生,其父就身亡,後來其兄也在幼年時身死。故而很少有人提及此名,都是叫其為孫氏,或孫小妹。”張默陽道。
同樣詫異的還有宋歆,“原來她叫孫怊,看來後世那個名字是小說家編的了。”宋歆從未聽過孫怊這個名字,史書上也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即使是孫權的妹妹,劉備未來的夫人,只因為是個女人,也不足以讓史官寫下她的名字。而且,這個時候計程車族子女起名,都是以單字名為尊,雙字名為卑。所以尚香這個名,也是不像是個士族女孩的名字。
“此處距離柴桑還有一日路程,我們乾脆不用遁術,一路走過去,看一看路邊風景如何?”張休陽說道。
宋歆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他在北方看多了凋敝和戰亂,真的不想在路上走,眼中總看見人畜屍體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後來有了土遁術,一人行動都是用遁術。
如今來到南方,看這裡風物和諧,也沒有戰亂,就想走一走,看一看。“嗯,我覺的這個建議好,我也想在路上看看江南的景色。”
“既然二位都這麼想,那我們就走一走。”張默陽說道。
三人在小鎮灌了些酒,買了些食物帶著。出了小鎮,向東行去。
“小姐,那三人買了些食物和酒水,一路向東去了,看起來像是在遊覽此地。”孫小妹在小店裡坐著,一名侍女進來說道。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吃些東西吧。”她吩咐道。
“這幾人行為頗為奇特,而且那張默陽精通音律,似乎不下週瑜。如能結交倒也不錯。”
她心裡想著,旁邊的兩個親近侍女看著主人在想事情,似乎也猜到了幾分,兩人暗暗對了一眼,面露微笑而不語。
在兩漢時期,方士對於普通人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即使是貴族,也不能免俗。
宋歆三人向著東邊進發,路上也遇到了不少運輸糧食的民夫和士卒。除了這一點,幾乎看不出江南正在打仗,因為百姓面色都比較正常。“孫權治理江南真是成果卓著,就算是在戰時百姓也沒有太過困苦。”
“江南之地,物產豐饒,水網密佈,只要你肯去撈,水中的魚蝦螃蟹就是取之不盡的,而且此地產稻米。不像北方,氣候乾燥寒冷,百姓必須辛苦勞作才有收穫。”張默陽說道。
“此地百姓和士族對孫氏都很擁護,這也是孫權此次能打敗曹操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江南被曹操佔據,那麼百姓必然反抗,恐怕會招致屠殺,曹丞相因為百姓反抗而屠城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張休陽看到這裡的景況,也讚歎說了一聲。
“的確,孫權所倚重的不僅有周瑜,魯肅這些能臣,更重要的,還有他們背後的宗族,再加上顧、陸、張、朱等地方豪族也支援孫氏,戰時能夠萬眾一心,曹操怎麼會不敗呢。”張默陽評論道。
“幾位說的不錯。”張默陽三人正在聊著,旁邊有個聲音傳出來。幾人扭頭一看,原來是個看起來五十至六十餘歲的人,尨眉皓髮,精神矍鑠,坐在路邊,手中拿著一根木仗,雙手交疊放在木仗上。幾人都有些意外,這人什麼時候出現在這裡,他們竟然都沒能察覺。
“請問閣下是?”張默陽微笑施禮道。
“這幾位小友是五斗米教張淵清門下的弟子嗎?”那人沒有回答問題,反而先開口問道。
“這位先生認得師父?”休陽、默陽二人吃驚不已。
“還請教先生名諱。”張默陽想到自己一開始問這人的姓名,語氣似乎有些不敬,便改口禮貌問道。
“老朽葛玄是也,這位小友不知是何門派啊?”他報了自己名字,然後又看向宋歆問道。
“老先生好,在下宋歆,無有門派,只是與二位兄長路上結實,到此遊歷而已。”
“我觀你年紀不大,體內靈氣充盈,沒有門派就能修煉至此境界,也是十分少見啊。”葛玄說道。
“葛玄...葛玄,難道是....?”張默陽聽到這個名字,似有耳聞,但是一時想不起來。
“難道是太極左仙公葛玄?”
張默陽立即躬身施禮道:“小輩不知道葛仙翁前輩在此,實在是失敬了。”
他想起來了自己的師父曾經提到過,太極左仙公葛玄是如今修行者中,精通煉丹的大人物。張休陽聽到葛仙翁,也是吃了一驚,馬上拉著宋歆行禮。
宋歆不明所以,被張休陽拉著行禮,但是他並不知道此人是誰,有何來歷。
葛玄見到幾個小輩行禮,捻著鬍子說,“你這又是仙翁又是前輩的,好像我很老一樣。不用客氣,都是修道之人,不用計較這些凡俗禮節。我是看你們幾人步伐沉穩,呼吸深長,眼中有靈光透出,又看到這二位穿著五斗米教的袍服,就冒昧開口詢問一二。”
“沒想到在此遇到了葛仙翁,聽師傅說,仙翁的煉丹術出神入化,得了左慈公的真傳,默陽十分欽佩。”張默陽說。
“我也覺得和幾位小友頗為有緣啊,此處大路說話不便,看這江邊有一處亭,不如我們入亭相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