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朝堂審問
章節報錯
來的30餘名老老少少都是普通百姓,平時見了地主豪紳都覺得低人一等。更被說,面見高高在上的皇上了。
被朱由檢這麼一呵斥,全都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急忙跪倒在地請求陛下饒命。
“起來吧!我大明百姓,跪天跪地,跪父母,官員和皇帝是不需要跪拜的。”
朱由檢從龍椅上緩緩走下來,走到一名老者跟前緩緩的說道。
“陛下禮法不可廢啊!”禮部尚書黃錦急忙出來阻止朱由檢繼續往下說。
“哼禮法!禮法是能讓天下百姓都吃飽肚子,有新衣服穿,還是能庇護我大明千秋萬載,不被異族欺辱?”
朱由檢冷哼道。
禮多人不怪沒有錯,“禮”確實能夠有效的避免爭端!
但是借“禮法”之名給別人下枷鎖,就不對了。
“這,這!”黃錦一時之間無話可說。
“何為禮?”朱由檢反問道。
“禮敬,禮制,禮儀,禮度為之禮”黃錦道。
“既然知道,就該去好好的簡化日常之禮,從而教化天下百姓,而不是天天盯著朕!
記住大明之所以稱之為天朝!
是因為大明上下一心。
大明的拳頭最大!軍士用命!大明軍隊戰無不勝!
百官用心,國庫充盈,百姓歸心,國內穩定!
沒有能打的軍隊,充盈的國庫,穩定的大明,前宋之恥就是大明的明天。
自古以來,你們文官該做什麼?但是確好做什麼還需要朕說嗎?
我都不明白,好好的人不做,為何非得心甘情願的跪下來想給蠻夷當狗呢?
是覺得自己夫人太漂亮,自己滿足不了,要學狗漢奸范文程一樣,戴一鼎綠油油的帽子?
還是覺得自己父母是累贅,讓蠻夷幫你們解決了?
亦或者是絕對自己閨女太醜,只有蠻夷願意要?”
朱由檢冷笑的說的。
國家的滅亡,尤其是像大明這麼大的國家,國家的根基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摧毀的。
國家的根基毀滅的原因中,執政的官員至少佔據8成。
自費武功,滅民心。這可都是文官的拿手好戲。
最後國家滅亡,百姓沉淪,所有的鍋全被皇帝背了。
之後這些罪魁禍首,搖尾一變成為了新朝的人。
“怎麼了?怎麼不說話了?是覺得不好意思呢?還是覺得我說的錯了!”
“今天回去之後,7日之內你們每人抽空寫一份官員行為準則,把官員該做的和不該做的都列出來.......”
‘陛下英明。’百官齊聲呼喊的。
雖然現在有很多官員恨不得上來掐死朱由檢,但是在考慮到親屬之後,只能強忍著淚水高呼“陛下英明。”
“好了,從今天開始,所有人不得在拍皇族的馬屁,違令者一律革職查辦。”
朱由檢板著臉說道。
雖然被拍馬屁很爽,但是朱由檢心裡很清楚,這些官員拍自己的馬屁不是因為他們絕對自己有多麼的英明。而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變成一匹蠢馬好方便他們忽悠。
“好了現在其他事處理完了,說說你們的情況吧。”朱由檢對著眼前30來個滿臉驚恐的老老少少說道。
剛剛朱由檢的之所以大發雷霆的原因除了早都看那些文官不爽之外,還是為了給這些人一些壓力。
他們的身份不用查,朱由檢也有8成的把握他們只是普通百姓。
畢竟那些文官不是傻子,畢竟這東西不經查。
“陛下,昨天晚上一名錦衣衛衝入,草,我家中,姦殺了我那可憐的兒媳,好把我那,那可憐的孫子摔在了地上,我那可憐的孫子只有不到3個月啊!
可憐我那兒子為了大明戰死沙場,確換來這麼一個結果。”
說著,老者的眼角留下了一絲殷紅的淚水。
“老丈您兒子是大明的英雄,現在遇到這事,朕一定會給你們一個交代的。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我,好讓朕還你們一個公道。”
“陛下,就是錦衣衛做的,草民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你怎麼確定是錦衣衛,是在錦衣衛衙門見過,還是已經抓住了罪犯,他自己承認的?”
朱由檢反問道。
“穿飛魚服的可不就是錦衣衛嗎?還有這個腰牌,不是錦衣的東西嗎?”
老者說者拿出來一個雕刻著錦衣衛三個字的腰牌
“你見過罪犯的臉嗎?”
“見過,就是對方化成灰我也能認出了。”
“是在你家見的嗎?”
“是的,老夫聽到兒媳婦呼喊,拿著扁擔正好出來,看到了對方從我兒媳的屋子裡出來,他身穿飛魚服,手裡的柳葉刀還滴著血。”
“對方見你來了是不是匆匆的跑了?”
“是的。”
“我知道了,傷害你們家人的錦衣衛是不是連也是這樣,身穿錦衣衛的服裝,手裡拿著柳葉刀,見到你們來人就跑了,是不是有的還留下了腰牌?”
“陛下聖明,確實如此。”眾人齊聲道。
只是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不少的官員,已經汗流滿面了。
因為時間緊迫,通訊不暢再加上官員形成的小團體,各自看對方不順眼,這就導致了這裡面出現了很大的漏洞。
那些普通人聽不出來,這些堪比老油條的官員門怎麼會聽不出來。
要知道現在的錦衣衛可不是十年前的鍍金養老院!
陛下改革之後,廢除了錦衣衛世襲制,實行能者上,弱者下的政策,不少老弱病殘被安置,大量訓練有素的青壯給錦衣衛帶來了新的活力。
如果不是時日尚短,再加上朝廷這些年忙著發展軍隊,收復失地,賑災,移民的話,錦衣衛可能就恢復曾經的榮光了。
但是即便沒有恢復曾經的榮光,能穿上飛魚服的要麼有擁有火眼金睛的能人,要麼是膽大心細,手腳功夫了得的之人。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解決掉一個老頭根本不需要費多大的勁。
如果說一個人是這樣那是偶然的話,30餘人十餘戶發生同樣的問題,這裡面必然有問題。
百姓又不是傻子,只需要稍加解釋,這些百姓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