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馬上就該畢業了,這些年,你們也沒少在商會實習過,或許很多人覺得說話而已,誰還不會呢。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這期間的差別大了去了。

有的人,去店鋪不到1個月的時間,不僅被所有的夥計,和掌櫃的喜歡,更得到了不少顧客的信任。

但是有的人,去店裡面幫忙1年多了,不僅夥計的關係沒搞好,更是把掌櫃的氣的夠嗆。

下課之後你們自己相互交流一下,看看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不過大家也不用氣餒,大多是的人都是會說話的,之所以沒有發揮出它無窮的威力,只是因為不懂如何使用它。

也就是說,你們絕大多數人的表達能力不差,只是不懂運用罷了。我現在給大家簡單的講一下如何說話,”

“大明是一個禮儀之邦,是很講究禮節和禮貌。

常言道禮多人不怪。說的是禮節,而不是禮物。

在大明,有禮貌的人是最受歡迎的。

而最能表現禮貌的,往往就是語言表達。那麼,怎樣的語言表達才是有禮貌、受歡迎的呢?一般來講,有禮貌的語言表達包括含蓄、委婉、謙虛、低調等特點。

說白了就會發現客套話的核心是禮節和禮貌。”

“說話含蓄的好處,就是為彼此的交往留餘地。”

“我給你們舉個例子。”

“西漢名相蕭何相比大家都聽說過,

蕭何何善於理政,確不怎麼會說話。

他看到長安一帶耕地狹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皇家的上林苑中卻有許多荒地用來放養禽獸。於是他就跟劉邦提意見,要把這些荒地分給百姓去耕種。

沒想到劉邦看了蕭何的奏章,很不高興,讓人將蕭何抓進牢裡關了起來。大家以為蕭何犯了很嚴重的過錯,都不敢替他申辯。

這個時候,有個叫王衛尉的侍衛,平時很敬佩蕭何的為人,與劉邦交談的時候,他順便探問:“蕭相國犯了什麼大罪?”

劉邦餘怒未消地說:“不要提他,一提起他,我就生氣。想當年李斯做秦相的時候,做了好事就會提到君主的心血和功勞,出了差錯就會主動承擔責任。現在蕭何要求我開放上林苑給百姓耕種,難道只有他是好人,而我是無道的昏君嗎?”

王衛尉聽了,才知道劉邦的心裡不舒服,便說:“陛下,您未免錯疑相國了。相國要是有這樣的心思,當年陛下在外征戰數年,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坐據關中,何至於要用區區御苑示好百姓、收買人心呢?””

劉邦聽了王衛尉的話,覺得有幾分道理,心裡雖然不大高興,但還是感念蕭何的為國之心,當天就命人放了蕭何。

當時,蕭何已經60多歲了,從牢裡出來,身上戴著刑具,蓬頭赤足,汙穢不堪,也不敢回府沐浴,趕緊上殿去謝恩。

劉邦見到蕭何狼狽的樣子,心中過意不去,安撫蕭何:“相國,你不要多禮了!這次你為民請願,我不允許,這是我的錯。我是一個無道的天子,你是一個賢德的丞相。我之所以關押你,就是因為要讓百姓知道你的賢能和我的過失啊!”

劉邦話裡有話,但意思卻很明白。蕭何聽了,總算明白自己的問題,便哭拜在地,連忙請罪。

蕭何因為不懂提意見的技巧,結果差點招致殺身之禍。

回過頭來看劉邦說的話,很是含蓄,卻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的。

在這個故事裡,雖然從普通人的角度來開看,蕭何做的沒啥錯,那麼多的耕地放在哪裡養野獸,還真不如分給百姓。

一來能解決耕地問題,同時增阿當地的糧食產量,緩解朝廷外地掉糧的壓力,

2來還能增加朝廷的稅收。

怎麼看,怎麼想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我們別忘了,皇帝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

皇帝需要日理萬機,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事情。

很多時候,一些皇帝特別信任的傢伙,會利用皇帝的信任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聖明的皇帝是不會對底下的臣子百分之百信任的。

即便這個那些從小和皇帝一起長大的,皇帝也不一定會完全信任。

這個時候你這樣說,是很容易被皇帝誤認為不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