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彈殼全部收集回來,之後我們準備回京吧”

朱由檢說的。

既然出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朱由檢自然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至於收集彈殼並不是因為朱由檢在乎因為彈殼是銅製的,值錢。

而是朱由檢擔心這些彈殼落到西方國家那邊。

雖然現在大明依舊還沒有能夠製作出合適的底火,但是很多時候科技的突破,就在一瞬間。

現在主流的火器,還是先填火藥,在塞彈丸,最後點火。

這樣的話,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射手,一分鐘的射速也就頂天了也就三五發。

一旦對方被這個影響,即便製作不出和禁衛一樣的子彈,但是對方若是製作出紙子彈,也會加大大明統一世界的難度的。

當然了,這些彈殼也是相當值錢的。

畢竟大明缺銅,在大明銅錢之所以能夠被百姓們信賴也是因為他的貴重。

雖然大明用這些彈殼也製作不出合適的子彈,哪怕是復裝彈也製作不出來。

但是單單這彈殼的價值都擺在那裡都,容不得朱由檢浪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國家再強,在富裕。它每年所能產生的財富也是有極限的。

除了那些蠻族之外,戰爭都是一個燒錢的玩意。

漢武帝之所以能發起對匈奴的征討,主要得益於繼位初期經濟上的強大,漢朝與匈奴的和親政策為西漢的休養生息提供了空間。

從漢初經歷文景時代至漢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間,國家沒有出現嚴重的政治動亂,也沒有發生嚴重的水旱災荒,民間家給戶足,糧倉充滿,朝廷財政也大有盈餘。

可以說“文景之治”為武帝攻打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漢朝與匈奴基本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每次的戰爭消耗都是巨大的。比如漠北決戰,劉徹調集了十萬騎兵,由衛青、霍去病統領,分東西兩路進攻。此次出征,負責運送後勤的戰馬就達到了四萬匹,步兵輜重幾十萬人,其後勤保障可謂規模空前。

毫無疑問,漢朝花費在匈奴之戰上的錢財是巨大的。在加上其他的花銷,

截止到[元朔]五年文景之治積累下的財產基本被消耗一空。

再加上連綿不斷的戰爭消耗了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導致漢武帝之後,漢朝就慢慢的衰弱了。

大明這幾年雖然攢下了一些家底,從賬面上來說,還算不少的的。

但是朱由檢知道,這些家底還遠遠不足。

而且即便充足了,朱由檢也不會隨便鋪張浪費的。

畢竟天災無常,氣候變化不是人能所控制的。

全球現在正處於小冰河時期,大明今後有得花的,而且今後也不代表著一番風順。

為由兵精,糧足。武器先進,士兵敢戰,能戰,才能保證國家能夠安穩的度過天災時期。

不然國庫不足以面對災情,甚至連糧餉都不一定能夠滿足的時候。那這個國家一旦在遇到點外來的強敵,面臨覆滅也就不遠了。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