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公元753年——805年)是陝州夏縣人,從小就聰慧好學。由於家境貧寒,無錢買書,他懇求來到集賢院當差僮,藉此機會刻苦讀書。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陽城考中進士,官拜左諫議大夫。陽城平時為人謙恭簡素,又疾惡如仇。其時,裴延齡為相,擠走了名相陸贄,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陽城冒死上奏彈劾裴延齡,為陸贄主持公道。

唐德宗聞聽大怒,將陽城貶為道州刺史。

陽城於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來到道州,當上了道州的父母官。陽城上任後,很快就瞭解到這種苛政褻瀆人,而且勞民傷財,導致很多家庭生離死別。於是,他冒著被革職的風險,下令停止向朝廷進貢“矮奴”(即侏儒)。

朝廷派人去索要時,陽城巧妙地上列出了兩條理由上奏:第一、依照《唐六典》,繳納貢賦要依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貢有的東西,不進貢沒有的東西。道州只有矮民,沒有矮奴,所以不該納貢;第二、本地百姓都比較矮小,如果一定要進貢,那到底該選擇哪些人呢?因此,陽城要求皇上廢除這項苛政。

唐德宗看了他的奏章後,認為很有道理,從而將這項傷天理、滅人性的虐政予以廢除。

當這一重大訊息傳到道州後,大家扶老攜幼、奔走相告。他們不僅對陽城感恩戴德,而且深怕時間長了,忘記了這位為民做主的好官。於是,百姓家裡如果生下男孩,都用“陽”作名字,讓崇敬之情世代相傳。

由此可見,在大多數官員的心中,老百姓的生死,還沒有,讓上司高興重要。

而且不少貢品都是當地的農業特產。,

在這樣生產力的年代,想要穩定的貢品也不是是一件容易事。

連綿陰雨,亦或者乾旱,冰雹等災害,出現了,那些有貢品要求的官員,第一個想到的必定不是底下的百姓。

而是關乎讓他們前程的“貢品”。

這對百姓老說絕不是什麼好事。

人們常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上行下孝,會討好上級,這個禍國殃民的技能在很多時候成為了,每個官員必備的技能。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朱由檢雖然好口舌之慾,但是也只是讓人私下進行購買罷了。

至於上貢品,那真的沒必要。

“既然陛下這麼說了,那我就安排人給陛下做景忠山香椿炒蛋了。”薊州鎮總兵說道。_o_m

“可以,不過朕在外面的伙食標準是2枚銀幣每頓,你別整超了。”

朱由檢笑著說道。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自古以來提倡簡禮,薄葬的皇帝,基本都能帶領王朝不斷富強。

凡是想著,怎麼撈錢,怎麼闊,怎麼花錢怎麼爽的,皇帝基本都會把王朝帶入絕境。t.

朱由檢給自己定下每頓2銀幣的標準,可不僅僅是在給自己定標準。

更是在給天下官員定標準。若是私底下沒人就算了,現在這麼多人看著,若是自己超標了,豈不是告訴其他官員可以放心大膽的糟蹋百姓辛辛苦苦,上交上來的稅收?。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