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恭出鎮
章節報錯
為了讓謝玄能夠心安理得待在建康,光是提拔謝瑍一人是是遠遠不夠的,謝玄要的是給於陳郡謝氏足夠的利益,這一點徐宗文比誰都明白。
更何況徐宗文要謝玄留在建康只是一個藉口,他要的是謝玄手中的四萬精銳北府兵,要是能夠得到這四萬北府兵,那麼就算是給謝玄一個八公之位徐宗文都能接受。
但是徐宗文親臨謝府,謝玄又親自接待的訊息很快就透露了出去,這惹得國舅王恭十分不滿!
一個手握軍權的徐宗文已經讓他頗為忌憚了,又來了一個謝玄,這二人還都交情不淺,要是徐宗文與謝玄聯手,這大晉朝還能是河內司馬氏的嗎?
於是乎,王恭在太極東堂公然提出催促謝玄儘快返回豫州,不得久留京城。不僅如此,王恭還提議由廷尉監王爽接任謝石,刺徐州,鎮彭城。
這王爽是王恭的幼弟,如此明目張膽,徐宗文也是替他捏一把汗。
四大輔政大臣之中,王珣稱病不朝,王國寶緘默不言,沒有人公然支援王恭,也沒有人公然反對王恭。
“國舅,謝車騎是否返回鎮所要看謝都督的葬儀十分結束,至於國舅所提的徐州刺史人選,下官這裡也有一個人選,真正刺徐州之人亦有待商榷,眼下輔政大臣中首揆告病,依下官建議,不如等王令君回朝一同決議。”
徐宗文一口一個下官,明面上是給足了王恭的臉面,可實際上對於王恭的奏議他是一個也沒有同意,只用了一個拖字決。
“哦?不知大將軍舉薦何人接任徐州刺史?”王恭心中不滿,但並未表露多少,不過他聽到了徐宗文言語中最重要的一句,徐宗文也有舉薦人選!
徐宗文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心道上當了!
“下官舉薦國舅擔任徐、兗二州刺史,歷來京口為徐、兗二州刺史鎮所,如今朝廷光復了兩州,自然該當治所遷往彭城,郗太尉當年鎮戍北府,經略邦國大計,操持庶政,數次勤王,延保宗廟,流芳百世,難道國舅不想仿效嗎?”徐宗文給王恭硬生生套上一個鞠躬為國的高帽子,王恭一時間竟然語塞了!
王恭想著徐宗文所舉薦的不是徵北大將軍幕府的僚屬,也會是士族翹楚,卻未曾把自己放入這個範圍。
王國寶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久久不語的他終於開了口:“大都督謝石德高望重,功績彪炳,乃我大晉不世出的名將,大都督空下的徐州刺史之位若是留與旁人,朝野定有議論,可若是由國舅親任,那便無人可指摘是非了!”
言下之意,徐宗文與王國寶都願意舉薦王恭出鎮彭城,擔任徐州刺史,或是徐、兗二州刺史。
“這,在下自然是精忠報國,以報先帝知遇之恩了,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若是國舅今日拒絕這出鎮的機會傳了出去,豈不是讓朝野看低了國舅,認為國舅膽小怕事,不敢肩負重擔,為國分憂嗎?”
“我——”
“下官相信國舅品行高潔,桂質冰矜,不會辜負我等一番好意,陛下和太后若是知曉了國舅舍家為國,出鎮戍守,也會在心中感激國舅,日後國舅回朝,必定是百官首揆,內外歸附,成為第二位王丞相亦無不可!”
“大將軍說的是,下官附議,這徐州乃京畿重地,不宜交付他人,只有國舅這樣的天家貴戚才能肩負得起。”
徐宗文與王國寶一唱一和,根本不給王恭說話的機會,沒法子,王恭只能認下了,總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是?那樣,豈不是向朝野和世人說明自己是一個膽小如鼠,安享富貴的庸才?
徐宗文沒有想到將王恭這個異己排除朝廷竟然是如此的順利!
沒有王珣的旁觀,一個王國寶和自己配合就輕而易舉的拿下了王恭!
只要王恭離開建康去了彭城,三年五載他就別想回來了,到那時,朝廷恐怕早就已經翻天覆地,哪裡還有他的容身之地?
怪只怪這王恭幾次三番在王珣面前詆譭徐宗文,若非錦衣衛座探的秘報,徐宗文還以為這位國舅會一直安分下去,既然他蠢蠢欲動,那就索性遂了他的心願,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徐宗文自食其言,也不等王珣回朝,直接擬了一封詔書,與王國寶簽了字,送去顯陽殿給陳太后過目,十拿九穩這份詔書很快就會從中書省,由王恭自己行文轉到尚書省,明發朝野。
可以想象王恭心裡將會如何的扭曲,如何的煎熬!
“故凡攻伐之為道也,計必先定於內,然後兵出乎境。計未定於內而兵出乎境,是則戰之自勝,攻之自毀也。”
“昔者,蜀漢丞相諸葛孔明北伐時,前有司馬懿與之對壘,後有李嚴掣肘在後,是故,北伐之功未竟,光復之業無期,黨爭之酷,皆在於此。”
臨賀郡公府裡,徐宗文聽著郭裳所言,陷入了深思。
王恭圖謀徐州刺史之位很明顯是怕自己做大,所以才將手伸進軍隊,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駐守徐州的人馬其實並不多,只是普通郡兵,跟徐宗文的驍騎軍、謝玄的北府兵、桓氏的西府兵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徐州並不是當年郗鑑所駐守的京口。
王恭一走,這中書的位置就空了出來,剛好愁沒有適合的位置安排謝玄,王恭一走,這一下子中書監的位置剛好可以讓謝玄接任!
可是自己真的能長久的維持權力至高,使得驍騎軍,徐氏立於不敗之地,不被歷史所淘汰嗎?
徐宗文的內心開始彷徨,開始迷惑了。
晉朝南渡之初,政局不穩,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變則干戈擾攘,臺城丘虛。門閥士族之中,一族強則思壓他族,遂成亂階,如王敦,桓溫。
本非門閥士族的流民帥,亦憑藉際遇,起兵謀利,如沈充、蘇峻、祖約,螳螂在前,黃雀在後,所以晉朝內耗嚴重,軍力大損,都在內亂中被冰消瓦解。
至於王導、郗鑑、庾亮、陶侃,尚能明辨是非,以國朝穩重為大局,苦心維持士族權力平衡,但是這些人也不免夾雜為家族謀存謀利的私心!
數十年來,一家獨大計程車族都已經煙消雲散,成為了灰燼,或是逐漸衰落,最後在士族隊伍中慢慢消失殆盡,為晉廷所遺棄,被世人所遺忘。
“你們以為王珣是真的病了嗎?”徐宗文望著郗儉、郭裳這兩大謀主,他已經在考慮那件事了!
郗儉搖了搖頭,很明顯他認為王珣是故意裝病,他知道徐宗文回朝以後,朝廷免不了動盪一陣子,何況謝石病逝,謝玄又回京了,士族恐慌,這種檔口,他這種官場油子,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郭裳知道自己前幾日的勸諫起作用了,忙回覆道:“王令君他老了,累了,也怕了。”
“子衿,勞煩你跑一趟烏衣巷,拿我的拜貼去見一見王珣,就說他提的那件事,我應下了。”徐宗文指的是與琅琊王氏聯姻之事。
“諾!”郭裳眉飛色舞,高興的立刻就告辭離開了,就像琅琊王氏聯姻的物件不是徐宗文而是他似的。
桓獻容和郭裳連續的勸說讓徐宗文動搖了,如王恭那樣處高位的人,還是外戚,都免不了為名聲所累,輔政大臣逆詔都反抗不得。
若是有朝一日朝下詔令剝奪自己的軍權,自己又該如何是好?
謝安可以東山再起是因為謝氏有實力,還與琅琊王氏有姻親,所以才能起復。
潁川庾氏當年幾乎滅族,倖存的庾友正是因為娶了一個姓桓的妻子才得免於難。
琅琊王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這三家之間不僅相互聯姻,還都是外戚,與皇室司馬氏有聯姻,只有陳郡謝氏自謝安去世後,被士族圍攻,一朝被排擠出中樞,就是因為謝氏成為當軸士族全憑實力,不憑挾主之威,不以外戚倖進。
徐宗文所在的東海徐氏已經與銍縣桓氏聯姻,既然能與一家士族聯姻,那如何不能與琅琊王氏聯姻?
徐宗文非常清醒,在自己沒有強大到能夠徹底將士族連根拔起之前,他自己也難以免俗,只能循規蹈矩,繼續走聯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