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吏務處,這是羅志學對保鄉營內部進行持續完善、改革的舉措之一。

以前之所以不搞,純粹是地盤太小,手底下的人也沒幾個。

而現在隨著保鄉營東出魯山縣,控制了大片鄉野地區後,保鄉營原有的模式已經不太適應了,因此羅志學也就適時增設了吏務處。

設立吏務處,並任命了郭全書為吏務處處長後,羅志學交給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在保鄉營控制區裡,設立各鄉衙門,並對下屬各村進行更加深入的管理。

比如在各村裡除了設立村長外,要在各村裡設立捕快、糧長這兩個新職務。

捕快自然是負責當地治安的,而糧長則是用來徵糧的。

羅志學希望能夠讓保鄉營的統治,深入到村莊裡,而不是和傳統王朝一樣只侷限於縣城,對廣闊的鄉野地區採取士紳宗族自治。

而鄉衙門,則是作為縣級機構和村級機構的連線,畢竟以目前的保鄉營總部也好,未來的縣衙門也好,都不可能直接管理下屬眾多的村落的,中間必須再加一級行政機構,也不用和縣衙一樣機構眾多,人員齊全,只需要肩負一些基本職能即可。

對此,郭全書自己也是一頭霧水,不過羅志學既然吩咐下來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張羅。

誰讓他沒那個膽子拒絕羅志學的任命了。

設立鄉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保鄉營轉型的一大象徵。

以往的保鄉營就是一純粹的坐寇,而現在則是開始朝著一個地方統治集團進行轉變,開始逐步變的正規起來。

這一點,不僅僅是郭全書等文官們感受到了,就算是王瞎子等將領們也是感受到了。

因為羅志學在設立了吏務處數天後,再一次召集了保鄉營內的文武官員,不是找他們商量什麼,而是羅志學對眾人進行了通報。

羅志學在會議上,保鄉營改稱保鄉軍,自任保鄉軍大將軍,設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下設內務處、吏務處、徵糧處、農耕處、工業處、商貿處、糧餉處、督察處一共八個內政處。

此外還設有參謀處、軍械處、後勤處、軍政處、騎兵總監、炮兵總監四處兩總監的軍務機構。

上述各處、監都直接歸屬羅志學領導。

這些改動,嚴格上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只是該了個稱呼而已。

之前他們的正式稱呼是伏牛山保鄉營,營內設各處、監。

但是伏牛山保鄉營一開始只是部隊番號而已,並且帶有極大的地方侷限性,隨著保鄉營東出過後已經不太適合繼續掛著伏牛山這三個字了。

同時羅志學已經設立各步兵營,這和保鄉營的營字有衝突嗎,而且區區保鄉營這種以營為名號也不適合羅志學的野心。

因此趁著這一次機會,羅志學乾脆去掉了伏牛山三個字,同時也把保鄉營裡的營字換成軍,把自己的頭銜從‘伏牛山保鄉營大將軍’,改成了‘保鄉軍大將軍’,設大將軍府。

之所以沿用保鄉這個詞,一方面是羅志學不想和那些義軍們一樣,弄闖破天,踏破天,頂破天,射破天之類亂七八糟的稱呼,這些稱呼一聽上去就知道是一群烏合之眾。

同時保鄉這兩個字,本身就帶有濃郁的正義、鄉土、親民氣息。

如此也可以延伸出來,保鄉軍以後對外、對內底層士卒的宣傳口號就可以直接喊‘保衛家鄉’‘保衛鄉親’等口號了,如此也更加能夠讓普通底層民眾接受。

保鄉大將軍府下的各處,除了吏務處是剛成立沒幾天的新機構外,其他機構基本都已經成立多時了,哪怕是督察處以及銓敘處這兩個第二批成立的機構,也有一個多月了。

因此各處的職權、人員都不會有什麼變動。

眾人對羅志學這種改自己的頭銜,設大將軍府事並沒有什麼意見,反正在他們看來也只是改個稱呼而已,羅志學自己喜歡叫啥就叫啥……

然而這只是說的大部分人,也有少數人從中看到了羅志學的野望。

郭全書就是其中之一。

他可不是傻子,他很清楚如今大將軍府這個詞的含義!

現在的保鄉大將軍府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後頭如果地盤擴大了後,下屬的各處,尤其是內政的各處換個名字直接就可能變成內閣各部。

只看這些機構設定,郭全書就能夠看的出來,自家大將軍絕對是直接造反到底,直接奔著當皇帝去的。

這種發現,更加讓郭全書不安了。

羅志學這個反賊頭子在造反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他郭全書卻也被迫跟著一起跑。

但是他不想啊!

在郭全書看來,別看現在羅志學蹦躂的挺歡的,但是等官兵回過神來調集主力進剿,甭管你叫保鄉營還是保鄉軍最後都得完蛋。

等羅志學被官兵擊敗後,官府那邊會相信自己這個看上去是個吏務處處長,但實際上就是個小號的吏部尚書的人是被逼的嗎?

不僅僅郭全書憂心忡忡,工業處處長宋鐵匠也是擔心的很,生怕哪天羅志學兵敗後自己就被官兵逮住一刀砍了。

所以趁著羅志學召集人員開會,特地從松山村來到宋家莊開會的宋鐵匠,在會後忐忑不安的向羅志學提出了辭職報告。

工業處處長這位置宋鐵匠是真不敢繼續當下去了,他害怕以後被官府清算……

而他也知道羅志學不會直接放他走人的,偌大的保鄉軍裡就這麼點懂打造槍炮的技術人才,羅志學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他走人的。

所以宋鐵匠就想著,自己對羅志學說不當那個什麼工業處處長,而是專心當兵工廠管事的話,羅志學應該會答應。

純粹當個兵工廠管事的話,以後官兵打過來了宋鐵匠還能辯解一二,而官府那邊一般也不會太過為難工匠們,大多情況下會抓回來讓他們為官府造槍炮。

但是工業處處長……宋鐵匠覺得自己到時候沒法解釋!

因此宋鐵匠就給羅志學打了報告,說自己年老體衰,又大字不識,兵工廠那邊又任務繁重,需要他長期親自盯著。

自己已經沒足夠的能力和精力去兼管機械廠、後勤廠以及其他幾個新建作坊的事務了,希望以後可以專心去兵工廠工作。

又說什麼現在工業處的副處長袁高峰長期掌管工業處事務,比自己更加適合當這個工業處處長云云。

羅志學考慮了後,還真就批准了宋鐵匠的辭職,並重新任命宋鐵匠為兵工廠管事,並升工業處副處長袁高峰為處長。

羅志學做出這樣的決定,倒不是說看破了宋鐵匠的打算,或者體諒宋鐵匠之類的,實際上他並不怎麼關心宋鐵匠自己怎麼想。

甚至宋鐵匠主動提出辭職還省了他一番功夫,因為袁高峰本來就是他培養的工業處處長。

不管怎麼說,宋鐵匠都是大字不識,連公文都沒法看沒法寫,以前是實在沒人所以就讓他先當著工業處處長而已,這人本來就是羅志學選定的工業處過渡處長。

而袁高峰呢,乃是從伏牛山逃荒山民裡招募來的半吊子讀書人,說他半吊子那是和郭全書這種科舉人士相比,但實際上人家也是懂文識字也能讀寫公文的。

作為最早一批招攬過來的半吊子讀書人,袁高峰和其他幾個人一樣被羅志學潛心培養。

經過這幾個月的打磨後,羅志學覺得也是時候把袁高峰提起來,讓他正式主持工業處的工作了。

不僅僅是宋鐵匠是個過渡角色,實際上如今各處裡的其他處長們大多也是過渡角色,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大字不識。

連公文都沒法看沒法寫,怎麼可能處理政務,以前是沒人,現在羅志學也陸續培養了一些能讀寫公文的人才,自然打算陸續替換下來,能力不能力先不說,好歹要讓一群處長們能寫、看公文啊。

這裡頭,安永多算是一個例外了。

安永多以前也大字不識的,但是他擔任參謀處護長後卻是一直都在努力讀書,如今多少也學了一些常用字了。

既然他有這個上進的心,羅志學也樂意給他機會,因此短時間內也沒換掉他的打算。

哪怕黃光茂這個降將最近的表現挺不錯的,但是羅志學依舊沒撤掉安永多,讓黃光茂上位的想法。

設立保鄉大將軍府後,保鄉營,不,現在該說是保鄉軍了的發展也算是走上了正規。

諸多事情開始有了各種詳細的規定,而不再是和以前一樣隨便腦袋一拍就給辦了。

逐步走向正規的保鄉軍一邊內部整頓,一邊繼續攻略魯山縣鄉野地區,等到二月中旬的時候,保鄉軍已經控制了魯山縣中西部地區,同時北部的觸角還延伸到了伊陽縣南部鄉野地區。

保鄉軍的控制策略,並不是無腦的整個汝州擴張,相反,其擴張策略是依託西部的大山。

主要是以控制靠近大山的村莊為主,不會過於向東深入平原地區。

汝州東部地區都是平原,這平原看似是好地方,也是傳統的糧食產區,但是同樣也是無險可守啊。

如果羅志學無腦向東擴張,是很輕易就可以控制大片汝州中部、南部鄉野地區,但是同樣的,以後官兵主力殺過來的話保鄉軍就得抓瞎。

人家官兵主力和流賊可不一樣,遠的不說,就說北邊的陳治邦和左良玉,他們兩人聯手可以弄出來大幾百騎兵呢,就這大幾百騎兵就夠保鄉軍首尾難顧了。

不說後續的官兵威脅,即便是暫時沒有威脅,全面控制魯山縣乃至大半個汝州也不符合目前保鄉軍的戰略規劃。

羅志學從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東出魯山縣並不是為了把魯山縣乃至整個汝州打下來當地盤,而是為了糧食、兵員以及其他戰略物資,為後續打地盤,奠定真正的根基做準備!

而保鄉軍未來的地盤,羅志學用以爭霸天下的根基在那裡?

對此,羅志學已經有了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