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再一次掀起吏治大整頓,這讓帝國官場也是迎來了急劇的動盪,各官方報紙上也陸續報道一些貪官落馬的訊息,以至於民眾們都察覺到了,這段時間的貪官落馬的數量比平常時候多了許多。

而這只是開始……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從來都不僅僅是單純的殺一批,抓一批貪官……對貪官的司法處理其實只是最表層的。

其實更多的還是針對整個官場風氣,尤其是貪腐風氣的整頓。

那些被司法處理的官員,更多的作用其實是被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透過他們的人頭來進行威懾,讓廣大官員們別那麼囂張,都老實點……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搞司法處理,那麼作用也不是特別大,因為吏治整頓,整頓的是吏治,而不僅僅是官員貪腐。

因此伴隨司法行動一起展開的,還有吏務部主導的大整頓。

吏務部會對大量沒被司法處理,但是有劣跡的官員進行各種處理,包括調任閒職,降級,提前致仕,乃至開除所有公職等等。

而這些被吏務部內部處理的官員相對於被司法處理的官員而言,數量要龐大的多。

吏務部和督察院雙重行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地方的原本穩固的政治生態被打破,大量人離開權力中心,又有一批人走上了權力中心。

這裡得說一說為什麼羅志學間隔幾年就搞一次吏治大整頓,並沒有引起官員們的普遍反對和抵抗!

因為吏治大整頓,必然會處理一大批人,空出一大批位置……新的空位置意味著更多的晉升可能。

很多野心勃勃的官員就等著這種吏治大整頓時期,然後迅速出手打壓對手,甚至把敵對上級給拉下馬,進而自己上位。

你不把同僚,上級拉下馬,哪有空位置給你升官啊……一個蘿蔔一個坑啊!

所以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對於官員而言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對於很多帝國中高階官員而言,吏治大整頓就是一場戰爭,不是自己和督察院,吏務部之間的對抗戰爭,而是和政治對手之間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裡,要麼把政治對手送進去,要麼被政治對手送進去……

至於誰勝誰負,這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反正督察院和上級吏務機構,人家不管那麼多,他們都是帶著任務來的,必須湊夠人頭。

要麼是你的人頭,要麼是你對手的人頭,你們自己看著辦。

所以吏治大整頓,其實不存在什麼好官、貪官之分,只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之分!

這也是羅志學故意為之……尋常人搞吏治大整頓,那可能是皇帝和臣子們之間的戰鬥,但是羅志學不是……羅志學搞的吏治大整頓,其實和他所有的施政手段都差不多,他永遠只當一個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從不親自上場打擂臺。

然後看著手底下的官員們相互爭鬥,等臣子分出勝負後,給予勝利的臣子獎賞,比如升官發財,同時給予失敗者懲罰,免職下獄乃至被槍斃……

至於誰勝誰負,其實羅志學不是很關心,他關心的是失敗者的數量必須足夠,同時份量也要足夠重,這樣外頭看戲的民眾才能樂呵!

吏治大整頓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民眾隔幾年樂呵一次,順帶警告一番那些官員都給朕收斂一點,聰明一點,貪就貪,但是別貪的那麼傻……

所以必須得殺一批官員,不然民眾都懶得看這一場大戲。

至於被殺的官員具體是誰,羅志學不做具體干涉,讓那些官員們自己鬥去。

乃至到最後,哪怕是負責吏治整頓的那幾個高官,除了參務大臣這個級別外,其他人乃至協辦大臣序列的也不是不可以拉出來槍斃了,好讓民眾們會心一笑。

畢竟這一場吏治大整頓,也可以說是羅志學安排的一場角鬥場,徐龍澤帶著一片人,和其他派系的高階官員們進行角鬥。

甭管誰贏誰輸,羅志學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一批高官的人頭!

不管如何,羅志學永遠都是那個贏家!

這就是身為統治者的特殊優勢。

當你知道了羅志學搞吏治大整頓的深層次目的只是為了殺一批貪官,對其他官員形成威懾,同時讓民眾樂呵樂呵,釋放內部壓力後。

那麼你對大楚帝國的一系列吏治行動就能夠非常好的瞭解了。

對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御史的一系列看似很奇怪的舉動也就能夠理解了。

承順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御史組乘坐輪船抵達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御史的到來,讓當地的官員們一個個如臨大敵……沒辦法,混官場的,誰還沒幾個對手啊……萬一對手拿出證據舉報上去,那可就分分鐘完蛋了,這能不怕嘛!

所以,雖然來的巡察御史組,帶頭的組長也不過是個從三品的僉都御史,但是馬六甲省這邊卻是連巡撫大人都親自到碼頭迎接,給足了巡察御史組面子。

這不給不行啊……別看帶隊的只是個從三品的僉都御史,但是這些巡察御史組的組長可都掛著一個很特殊的名頭,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這是欽差……

他們有許可權對巡察省份裡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進行調查,指示巡警執法機構進行逮捕,然後提起公訴。

換而言之,除了巡撫和布政使不能處理,其他所有官員他們都能直接處理,而這也不意味著巡撫和布政使就能高枕無憂……因為貪腐這種事情,往往抓一個就能帶出一大串,這巡撫和布政使手底下也會有心腹嫡系啊,這心腹嫡系如果被逮了,他這個巡撫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當到頭了。

其實大楚帝國裡的御史們,哪怕不是欽差,普通御史的許可權也非常大,尤其是針對官員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個普通御史,他都有獨立的許可權對該轄區內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幾個品級的官員進行調查。

而地方上的官員往往無法抵抗……這是因為大楚帝國裡的督察院體系,是和地方行政體系完全分開的,其人事,經費等全都是獨立於地方行政結構。

換句話說,御史們不歸地方官員們管理……只接受上級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單位裡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單位上級雙重管理是不一樣的。

大楚帝國的地方行政機構裡,是有多套相互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分別是巡撫衙門,知府衙門,知縣衙門這些地方行政機構。

但是除了這套傳統意義上的地方行政機構外,還有三套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

那就是稅務機構、督查機構以及審判機構。

稅收的事,全部歸屬稅務機構管理,地方行政機構是沒有任何插手的餘地的……包括稅務執法權。

而監獄,司法管理,公訴,監察百官則是督察院的業務範圍。

審判機構更單純,只是對案件進行審判,並對模糊不清的法律作出解釋。

地方行政和這三套機構,是相互獨立的,誰也管不了誰。

這也造就了稅務和督查、審判三大機構的高度獨立性,甚至可以說,哪怕是地方上的巡撫,也沒有許可權對一個剛入職的從九品督察院科員釋出任何命令……督察院人事就不歸地方行政機構管。

同時理論上一個剛透過考核的最低等的御史,即從七品御史,也能獨立的對轄區內的任何一個官員進行調查。

順帶一提,也別以為從七品的御史很渣……

你要知道,督察院裡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案,批准執法機構申請的逮捕令,對公訴案件提起公訴……得正式御史才行。

而地方督察院裡,其實大部分還是普通的工作人員,包括大量八九品的科員或其他高階行政人員。

御史在督察院體系內,其實也是屬於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一個法律系,並考取了律師資格證的學子,報考了督察院的職務,順利入職後只是從九品的普通科員,一般分配某個御史下屬當然低階助手,這和普通科員其實差不多。

然後看你自己的能力或運氣,人脈背景……一路順利升到從七品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前去參加大督察院舉辦的御史資格考核,御史資格考核是全國範圍統一考試,每年一次,考核內容相當之苛刻。

透過御史考核之後,才會被授予正式的‘御史’頭銜,你才能夠具備獨立查案、批准司法機關提交的逮捕申請,對公訴案件提起公訴等一系列御史的特殊許可權。

而這種御史,其實也才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御史,並不是督察院裡的任何一個官員都是御史。

如果沒能透過考核,那麼就只能幹其他行政工作了……督察院裡也不全是御史,還有很多中等級別的行政官員,搞搞後勤什麼的。

但是御史,毫無疑問才是督察院體系裡的核心,幾乎所有督察院體系裡的高階官員,清一色都是御史出身。

督察院體系裡的普通官員,如果無法透過御史資格考試,那麼升遷就會非常的困難……哪怕是專門走後勤,行政的路子,但是四品基本就到頭了,雖然沒有任何明令限制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不得跨過四品這個門檻,但實際上帝國四十幾年來,沒有任何一個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跨過這個門檻。

實際上,絕大部分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距離四品這個門檻都很遠,幾乎都在五六品以下混著。

這一系列苛刻的條件,其實都是為了賦予御史的高度獨立,自由的查案許可權……而這種許可權可不能掌握在庸人手裡,不然的話很容易惹出麻煩。

所以,督察院體系就特地搞了個內部的御史資格考試,你得透過御史資格考試,才能成為一個具備各種龐大許可權的御史。

而不是說可以依靠熬資歷,走人脈關係,背景混到一定年齡,一定級別後就自然而言具備了這種許可權……這樣很容易出現麻煩。

畢竟御史非常特殊,它本身就需要具備強大的法律水平……屬於專業性非常高的一個職業,而大楚帝國裡的御史們,一般致仕後往往都會轉行當律師,收入很高的……

普通督察院裡的官員們,還真幹不了這個!

基於御史的獨特龐大許可權,再加上欽差的名頭,也就讓南洋巡察御史組的人抵達了新加坡後,當地的官員們,哪怕是高階官員一個個都心驚膽顫。

因為,來的這一批人,是真的有權力把他們給搞下來的。

巡查御史組抵達了新加坡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搞什麼查案之類的……而是大張旗鼓的在飯店下榻後,透過報紙公佈了舉報聯絡方式……

根據督察院的多年經驗,這種大規模巡察的行動靠自己查……那是不可能有什麼成就的,畢竟他們都是從京畿下來的,雖然手握對地方官員的生殺大權,但問題是對地方情況也不熟悉啊,想要在地方查案哪有這麼容易啊。

而根據多年的摸索和經驗,最終也得出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利用當地官員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進而讓各種舉報材料,證據自己送上門來了,再根據這些舉報材料進行調查。

想要從外部攻破一座堡壘很難,但是如果堡壘自己內部爆炸,那麼打起來可就容易多了。

而情況也的確這麼發展的,巡察御史們把舉報聯絡方式公佈出去後,不用幾天就收到了大量的匿名舉報信。

其中不少都是低階官員乃至普通人群寄來的,但是也有極少量雖然匿名,但是一看材料就知道,出手之人好歹也是個中級官員。

至於高階官員,這個時間節點往往都是按兵不動,看一看風向。

這既然有了舉報的各種材料證據,巡察御史們也就開始了工作……他們的工作簡單而高效,根本不和你玩什麼詳細查案之類的。

他們簡單粗暴的根據舉報信,然後把被舉報物件一律帶走談話,然後由專業審訊人員進行所謂的‘談話’。

那些審訊高手一個個都是心理學高手,哪怕談話物件什麼都不說,但是依舊可以透過蛛絲馬跡獲得一些資訊,然後再製定針對性的情況進行突破。

比如被舉報的馬六甲省工商廳的一個廳長,被舉報說買官賣官……按照正常途徑的話,估計都得慢慢暗中調查,然後尋找證據,最後才會進行逮捕。

但是巡察御史可不會這麼幹,他們直接去到工商廳,當著無數人的面把這個從三品的廳長帶走進行所謂的談話。

然後又約談了幾個他的下屬,甚至親戚……各種威脅利誘,比如說給予舉報有功的獎勵,免除個人處罰。比如說誇大恐嚇,說對抗普通御史可能扛過去也就扛過去了,但是對抗欽差……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惹毛了我,回頭我就給你表演一個抄家滅族……

而事實證明,雖然有人能夠扛得住頭頂欽差名頭的巡察御史的威脅利誘,但是總會有人抵抗不住……

一旦有人抵抗不住,那麼口子也就被開啟了。

如同蟻穴潰提一樣,一個小口子出現了,緊接著就會有無數個口子被開啟,不用多久,整個貪官犯罪團伙的外層防禦就會徹底被粉碎……然後這些貪官汙吏們就會相互舉報,爭取立功表現……

所以,對頭頂欽差名頭,權力巨大的巡察御史而言,真心要抓貪官其實沒啥困難……只要他們願意,隨便逮住一個官員然後按照上述程式來一套,基本都能順藤摸瓜揪出一大堆的貪官。

只是這種事也不能隨便幹……得要注意影響,同時也要配合上頭的佈局。

要不然你隨隨便便就把一個巡撫衙門裡的高階官員一網打盡了,這當地的行政工作還怎麼展開?老百姓怎麼看?

巡撫衙門裡的高階官員,你殺一個,老百姓會很高興……覺得帝國高層正在下大力氣整頓吏治,雖然有貪官汙吏,但是帝國整體還是好的,生活還是有奔頭的!

但是你一股腦都殺完了……人家老百姓一看,媽呀,怪不得老子這麼窮,原來都是天底下的官員都他媽是貪官……

這帝國,不要也罷!

所以,御史真要這麼搞,不用競爭對手摺騰你,上頭的大佬直接就一巴掌把你給扇到太平洋海溝裡去了。

因為大佬不搞你,陛下就得把大佬埋進太平洋海溝裡……

你把貪官都殺光了,這帝國還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