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有事問湘王
章節報錯
朱標說:“好。”
朱柏對徐輝祖說:“你即刻回家取所有房契地契來,宮門口跟我們會合。”
朱標又叮囑到:“這次不要再漏了。不然以後再有人彈劾你,誰也救不了你了。”
徐輝祖一想到自己苦心經營這麼多年,才攢下的產業竟然短短一個時辰就沒了,心肝一抽一抽地痛。
朱柏和朱標一刻鐘後就回到了御書房,手裡拿著一大疊房契地契。
朱元璋正在看奏摺,見朱柏和朱標回來,微微挑眉:“什麼事?”
朱柏笑嘻嘻把那一大疊房契放到桌上:“父皇,兒臣今天辦了一件大好事,為好多州府的福利院找來了房子。如今朝廷只要想辦法解決日常開支便好。”
朱元璋很驚訝,翻看著房契地契,問:“你是怎麼這麼快就找到這麼多房子的。這些人都是自願捐出來的。”
朱柏說:“他們自然不願意,不過徐輝祖大人花錢買下了他們的宅子,然後全捐給了朝廷。”
朱元璋更詫異了: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可是他一下子還沒想明白是什麼問題。
等等,這些都是私契,而且都是在這些年陸陸續續買進的。
徐輝祖……
私契……
朱元璋若有所思看了朱標一眼。
朱標有些心虛,垂眼不敢看朱元璋。
朱柏小聲說:“父皇,是大哥勸他交出來的。大哥說他私下買了這麼多房產,分散在各處,一下子轉官契又來不及。怕有人拿這個做文章。您知道的,徐輝祖的身份有些特別。”
朱元璋立刻明白了:確實,要是徐輝祖出事,朱棣和朱標都麻煩。
那些言官肯定要拿來做文章。
剛好又是這個就藩的關口上。
他點頭:“行吧。難得輝祖如此慷慨。咱便接受了。徐達知道嗎?”
朱標暗暗鬆了一口氣,忙回答:“徐輝祖會立刻寫信跟他說這件事。”
朱元璋伸手點了點桌上的房契:“想必徐大人不會反對。”
他敢反對嗎?這麼多宅院哪裡來的?
要不是他還要徐達鎮守北平,定要好好查一下。
朱柏笑嘻嘻地說:“可不是嘛。”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咱說過,別什麼人都救。”
朱柏嘆氣:“兒臣自然知道。”
朱元璋默然了片刻:肯定是朱棣和朱標去找朱柏幫忙的。
想想朱柏也不可能拒絕兩位兄長。
朱元璋對朱標抬了抬下巴:“說吧。他跟你提了什麼條件,才肯幫忙。”
果然是知子莫若父。
朱標嘆息,回答:“博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明這麼多府州都有許多大宗交易,譬如廣東道,還要跟洋人打交道。若無官牙,容易滋生欺詐凌霸。兒臣建議以朝廷的名義在各個府州設定官牙局管轄。所得稅銀一部分留地方,一部分上交。各自歡喜。”
老朱沉思了一下:“這倒是個好事。”
朱標又說:“兒臣覺得主持這件事的最合適人選是十二弟。”
朱元璋恍然大悟乜斜著朱柏:“逆子,你琢磨這個事很久了吧。這一次逮著機會就逼你大哥幫你說?”
朱柏齜牙一笑:“父皇。您想想,除了兒臣,還有誰更合適嗎?”
沒有!
不然一開始老朱也不會讓他主持應天的官牙局。
朱元璋垂眼思索了片刻,便說:“也行。不過咱也要給你提個條件。”
朱柏不情不願地說:“兒臣不敢答應,萬一做不到呢。”
老朱你是在搞極限挑戰嗎?不停地給我提新任務。
鬼知道你今天要提什麼。
要是太過分,我就不要外地的官牙了。
再找機會出去便是。
老朱說:“除了交給國庫那一份,要從你的利潤裡拿出七成給當地建福利院。”
好狠……
朱柏暗暗咬牙,說:“三成。”
老朱:“咱從不跟人討價還價。”
朱柏:“那兒臣白忙活了,還不如歇著。反正兒臣最後賺的銀子自己也花不到。”
老朱知道他在說借給朱棣七千兩銀子的事。
老朱抿嘴:“六成。”
朱標哭笑不得:老朱打臉來得好快,剛才還說不跟人討價還價。只要到了朱柏這裡,一切都要依著朱柏。
朱柏說:“四成。這是兒臣的底線。父皇總要讓兒臣把之前的賺回來。而且官牙局運轉也要花銀子。父皇不能只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朱元璋:“行,不過你賬目要清晰,不能私下再藏銀子。不然被咱發現了就全部沒收。”
朱柏:“嘖嘖,想從父皇這裡賺錢銀子真難啊。”
老朱:“逆子,你一個孩子要那麼多銀子幹什麼?!”
朱柏:“數著玩。”
-----
次日,朱元璋都沒讓群臣討論,直接頒佈了在各地設定官牙局,官家銀莊的決定。
他說要親自主持,臣子們自然不敢反對。
只有李善長出來假惺惺地說:“皇上日理萬機,還要操勞這麼多官牙局和銀莊,臣子們理應幫您分擔一點。”
朱柏暗暗好笑:呦,你這是不甘心,要作垂死掙扎啊。
朱元璋也一臉正氣凜然:“咱的天下,咱操勞一點也是應該的。”
劉伯溫也站出來了。
朱柏和朱元璋同時警惕起來:這神棍又要幹什麼?
劉伯溫說:“稟報皇上,不但是府州,其實各縣鎮裡也需要牙行。不如趁這個機會一併建了吧。”
呵呵,你不是要全部抓在手裡嗎?
你不是要把賺錢的事情都便宜小兒子嗎?
那我就讓你們管個夠,賺個夠。
朱元璋冷冷看著劉伯溫:特麼的大明有幾百個縣鎮。要是都讓朝廷直接管,那不是累死人。這神棍明知道,不是咱在實際操作,這麼說就是逼著咱把一部分讓出來。只是現在話已經說出口了,說不讓縣鎮設官牙局,等於就是默許私牙存在。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柏:這種情況。朱柏自己有沒有考慮過呢?
有事問湘王,這已經成了朝裡一個預設的事實。
百官都望著朱柏。
朱柏只能對劉伯溫一行禮:“敢問夫子,朝廷是如何選拔官員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