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炮營擴編
章節報錯
數日後,情報司開始在京師內外散佈訊息,劉衍這邊也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擴編炮營。
在開封之戰中,李自成從各處調集了四百多門各式火炮,讓劉衍大為震驚,第一次遇到敵軍的重火力遠超己方,萬幸流賊軍中缺少精銳炮手,臨時拼湊起來的火炮與炮手,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火力,這才被新軍壓制猛打。
不過這樣的好運氣不會再有,劉衍也不會將打勝仗的希望寄託在運氣上,所以擴編炮營勢在必行。
錢樰聞訊非常高興,只用了兩天便拿出了一份擴編方案。
在這份方案中,炮營分為虎尊炮總、火箭炮車總、佛郎機炮總,以及新增加的重炮總(裝備紅衣大炮)。
所有的炮總增加編制,每隊的火炮數量從兩門增加到四門,虎尊炮總、火箭炮車總、佛郎機炮總的火炮數量都從七十二門增加到一百四十四門,增加了一倍。
而重炮總的火炮數量要少一些,因為按照錢樰的計劃,炮營只要裝備三千斤以上的紅衣大炮,就能很好的壓制幾乎所有的對手,因為這種口徑大小的紅衣大炮,射程在三里左右,炮彈基本上在六、七斤,再加上炮營那些精銳的炮手,足以壓制目前的所有敵手。
不過紅衣大炮的鑄造非常困難,成功率很低,比佛郎機炮和虎尊炮難造的多,所以裝備的數量不可避免的會少一些。
其餘各總都是下轄三哨,而重炮總只轄
兩哨,裝備三千斤紅衣大炮九十六門。並且這九十六門重炮都要配備安裝炮車,具體的構造錢樰也知曉,直接畫出了圖形來。
劉衍拿到這份擴編計劃之後,也思索了許久,按照這份計劃,炮營的火力將翻一倍,對於新軍的戰力固然幫助很大,可是維持的成本也會劇增。
擴編之後,炮營的兵力將增加到三千多人,每月的開支也要增加至少兩倍。
不過這些都是銀子的問題,還是好解決的,以現在青萊鎮的收入情況,還能應付得了。
劉衍主要考量的,是火炮的問題。
首先是佛郎機炮,歷史上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火藥和火藥兵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新的火藥兵器——佛郎機炮。
佛郎機與其在中國故鄉的原型,也就是明初洪武、永樂年間著名的火銃相比,在構造上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主要具有了幾點優越性:一是採取了母銃和子銃的結構。母銃是炮筒,大型佛郎機的炮筒長達五至六尺,其優點是彈丸射出的初速大,射程遠,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子銃實際上是一枚小火銃,一般備五至九個,事先或輪流裝填彈藥備用。使用時,先把一枚子銃裝入母銃的裝彈室中,發射完後便將空子銃退出,換裝另一枚子銃。因為子銃可以輪番裝換,減少了現場裝填彈藥的時間,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其二是裝彈室加大,佛郎機
的裝彈室一般佔母銃全長的四分之一,寬度相當於口徑的二至三倍,敞口較大,便於子銃的安放。
其三是管壁厚,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和強度,保證了彈藥發射時的自身安全。
其餘的優點,像是裝有瞄準具、配有準星、照門等裝置,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佛郎機的後部都加設了炮耳,從而可將炮身置於座架上,炮耳可以轉動,使火炮的射擊角度得以俯仰調整,控制射程並提高命中率等等。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優點,佛郎機炮才引起了明朝官員和朝廷的高度重視。歷史上嘉靖元年,葡萄牙派五艘武裝艦船駛至廣東珠江口外,企圖以武力為後盾,佔據廣東一島嶼。遭拒絕後即開炮轟擊守軍,當葡艦侵入廣東新會西草灣時,被當地守軍擊敗,繳獲兩艘艦船和船上火炮二十餘門,按其國名將船上之炮稱為“佛郎機”。
嘉靖二年,原擔任過廣東白沙巡檢,與葡萄牙人有過多次接觸,熟知佛郎機效能的明朝地方官員何儒,帶領有豐富經驗的廣東工匠奉詔到南京,在當時裝置精良的火器製造處操江衙門開始了佛郎機的仿製。
嘉靖三年四月,第一批三十二門大樣佛郎機仿製成功。
《大明會典?火器》中詳細記載了這批佛郎機的情況,它們全部用黃銅鑄成,每件重約三百斤,母銃長二點八五尺,另配四個子銃,可分別裝填火藥,輪流
發射。
緊接著,明朝又陸續仿製了數量更大、形制更多的各式佛郎機,裝備北方及沿海部隊,使明朝守邊的戰鬥力大大加強。
明朝工匠仿製的過程中,除保留和吸收國外佛郎機的優點長處外,還作了許多新的革新和改進,使之更適於明軍各種條件下實戰的需要,明代仿製佛郎機的情況,在《明會典》和戚繼光兵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中有詳細的記載。《明會典》記仿製的佛郎機就有大樣、中樣、小樣三種。
此番炮營擴編,劉衍便想要將炮營原本裝備的佛郎機炮全部更換掉。
炮營現有的佛郎機炮,全都是重約三百多斤,發射四斤左右炮彈的大樣佛郎機炮。這種炮射速快、準確度好,但是威力稍顯不足。
劉衍於是在錢樰的擴編計劃上做出批改,要求火器督造處改良佛郎機炮,將大樣佛郎機炮改良為可以發射五斤炮彈,射程為兩裡的火炮,以進一步增強炮營的火力。
炮營的佛郎機炮要更新替換,淘汰下來的老式佛郎機炮,劉衍準備全部部署在青州府城、萊州府城,以及靈山衛等各處城池上,以增加各處城池的火力防護。
同時對於紅衣大炮,劉衍也經過了一番推敲,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此時明軍中裝備的紅衣大炮型號繁雜,各種樣式、大小的都有,劉衍需要對比一番。
所謂紅夷大炮是歷史上十六世紀左右,歐洲各國率
先製造出來的,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所謂\"紅夷\"者,紅毛荷蘭與葡萄牙也。
此時明朝官方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
據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明朝。
紅衣大炮不同於佛郎機炮,那是真正的重火力,在明末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天啟六年,明軍使用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兵馬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在之後的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崇禎四年正月,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還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
皇太極在八旗軍設定新營烏真超哈營,後來佟養性任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運用炮兵戰術。
可見在明末時代,不
管是明軍還是清軍都對紅衣大炮非常重視,劉衍也不例外,在這個沒有開花彈的時代,紅衣大炮無疑是最好的重火力來源。
在劉衍再三思考之後,決定將炮營裝備的紅衣大炮大小,從三千斤增加到四千斤,配備四輪重型炮車承載,由馱馬拉著機動。
同時還要在紅衣大炮上增加炮耳、望山等輔助,以增加紅衣大炮的準頭。
這種紅衣大炮可以射擊八斤左右的炮彈,射程超過三里,威力十足!
炮營擴編之後,有了這種重炮加持,以及各種火炮的增加,火力將提高到一個恐怖的程度,放眼如今的大明,以及大明周邊,在火力上,將無人是新軍的敵手。
於是劉衍在錢樰的擴編計劃上,將紅衣大炮的樣式一一寫明,然後又對計劃的諸多細節進行了調整,便派人叫來了錢樰。
“這份計劃你看下,本鎮已經批覆,可以移交到兵部,由兵部下發到火器督造處了。”
“是。”
錢樰咧著嘴,笑著說道:“總鎮,這就好了,這下我炮營可算是發大財了,各種火炮五百多門,這要是擺開架勢,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擋不住的,哈哈!”
劉衍笑著說道:“現在炮營還要先用現有的火炮維持操練,火器督造處那邊現在又要打造刺刀,又要鑄造各種火炮,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要著急,慢慢來。”
“另外,火炮多也不是一定贏,開封城外,李闖還有四百
多門火炮呢,結果就是因為炮手不精,光有火炮卻玩不轉。所以炮營要繼續嚴加操練,戰爭最重要的還是人,兵器終歸是外道,不可太過依仗。”
錢樰當即答應著:“總鎮放心,我炮營將士一向是嚴加操練,絕無懈怠。”
兩日後,炮營的擴編計劃被田輝敘下發,幾天後被送到了王家莊百戶所的火器督造處。
當譚曉大看到炮營擴編的具體計劃後,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對身邊的火器坊管事崔明源說道:“我看總鎮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竟然一下子要擴編這麼多的火炮!”
此時開封之戰的一些細節,也在青萊鎮各處傳開了,特別是李自成在城下集結的四百多門火炮的事情。
崔明源苦笑著說道:“估計是讓闖賊的四百多門火炮給刺激的,總鎮也想富裕一回。”
“那就幹吧,現在馬上就是寒冬了,鑄炮最好的節氣是炎夏,冬日雖然不是不能造,可是這效率就差了不少,咱們只能不惜工本,往上堆人、堆物、堆銀子,儘快完成炮營的缺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