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人,請賜教!”

鐵手右拳微握,左手低垂,呈防禦之勢。

楊清源也不客氣,身影一幻出現了鐵手的身前,抬手一掌,擊向鐵手的前胸。

鐵手暗中驚歎楊清源的進攻,但手上動作卻絲毫不慢,右拳架住了楊清源的這一招,左拳蓄力,猛然轟出。

鐵手的內力位居四大名捕之首,深厚的內力配上剛猛的拳法,鐵手之名,確實非虛。

楊清源眼中神華一閃而逝,武當絕技震山掌。

面對鐵手剛猛的拳法,楊清源選擇正面對攻。

震山掌為武當真武觀絕技,出掌之間,內力層疊而出,如有震動群山之威。

這套掌法,是楊清源三師侄俞岱巖的拿手絕技,張三丰的七個弟子之中,就他練得最好。

兩人拳掌交擊,兩股強大的真元相撞之後,轟然爆裂,氣勁四散,鐵手也被這一股強大的衝擊力震出三丈有餘,反而是楊清源半步未退,紋絲不動,只是足下青磚,四分五裂。

“不愧是武當中人,這手卸力之法,就已經冠絕天下!”

一旁觀戰的諸葛正我不由讚歎道,他曾經和張三丰切磋,他八卦心法的真元,無論如何攻擊,只要有卸力的地方,他的勁力就半點攻不到張三丰身上,此刻的楊清源也是如此。

恍惚之間,他在楊清源的身上看到了那個道法自然的真武道尊的影子。

兩人的拳掌對攻,楊清源突然放慢了對攻的節奏,轉攻為守。

為了一旁的葉劍寒能看清鐵手的出招,楊清源故意不再使用震山掌。

面對鐵手剛猛無鑄的拳法,反而只是輕輕一拂,連消帶打。任由鐵手的拳法猛攻。

外人或許看不懂,但是正在交手的鐵手,卻感覺自己的拳勁在轟到楊清源身前之時,如泥牛入海。

如果說鐵手的拳法是下山之猛虎,那面前的楊清源就是平靜的湖面,任由猛虎撲擊虎嘯,在蕩起波瀾之後,湖面最終會平靜如初。

鐵手性子溫和仁厚,在看到楊清源應對自如之後,也不再留手,體內的真元全力爆發。

楊清源這般的能夠接他正面強攻的對手,平日可不多見,鐵手也是放開了出手,拳勁剛中帶柔,滔滔不絕,想要完全壓制楊清源。

楊清源看了一旁的葉劍寒一眼,心知鐵手的拳法施展得已經差不多了,原本立於原地的身影突然一幻,消失在鐵手的視野之中。

鐵手也是經驗老道,不假思索之下,便轉身,聚力一氣呵成。

就在鐵手轉身的瞬間,原本的楊清源就已躍至空中,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以指代劍,劍定山河!

劍攜山河而動,勢與天地相融。

雖然這是葉劍寒創下的劍招,但是單就領悟而言,楊清源還在葉劍寒之上。

原本厚重的山河之勢,在楊清源的指尖化為輕靈之劍。

此劍未出,鐵手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不僅僅是鐵手,一旁觀戰的眾人皆是色變。

葉劍寒的眼中盡是興奮之意,這一招比他自己用出的威力還要強大,雖然他與楊清源道不相同,但是楊清源的這一招依舊對他有著極大的借鑑意義。

就連全場武學境界最高的諸葛正我,都仔細地觀察著楊清源的這一劍。

雖然之前遙遙感知到這一劍引動的天地元氣,但是當真的親眼見到時,這一劍的威力更加震撼,元化之境能硬接此劍不敗者,不多矣。

鐵手沉穩的性格,讓他面對如此劍威沒有絲毫慌亂,聚元蓄力,正面接招。

拳劍相交,劍定山河劍勢所帶來的巨大壓力,瞬間將鐵手硬生生地壓低了三寸,雙腳陷入了青石地板之中。

雙方相持不過數息,楊清源的劍勢便擊破了鐵手的拳勁,楊清源的指劍停在了鐵手身前一尺,鐵手甚至能感受到即將貫穿自己的劍氣。

楊清源收住劍勢,倒飛而出,落在了校場邊上了。

“承讓了!”

鐵手也閉目運氣調息,雖然楊清源最後及時收劍,但是劍勢畢竟強行擊破了鐵手蓄勢轟出的拳勁,震散了他的真元,讓他內息紊亂。

一邊觀戰的無情一看鐵手閉目運氣,以為他受了重傷,立刻坐著輪椅來到鐵手的身邊,掌間真元微吐,助鐵手調息。

“楊大人這一劍,天下可比肩者,沒有幾個了!!”

諸葛正我客觀地點評道,以他的武學境界和身份,完全有資格說這句話。

一邊的冷血也是眼神火熱,這一劍的威力太驚人了。

楊清源也是笑著擺了擺手,“錯了錯了,這一劍可不是我所創,我只不過是偷師劍寒而已,他才是這一招的創始人。”

諸葛正我聞言驚訝地看了葉劍寒一眼,原本以為已經儘可能地高看葉劍寒了,沒想還是低估了他。

葉劍寒依舊是那張淡漠臉,“雖是我劍法,卻由清源兄完善,不敢居功!”

老實人就是這樣,至少在武道上,葉劍寒是一個純粹的“老實人”!

冷凌棄也是一臉驚訝,剛才雙方動手之時,自己已經全力施為,沒想到葉劍寒還隱藏了部分實力。

此時的鐵手也在無情的幫助之下,完成了調息。

“多謝楊大人手下留情。”

鐵手對著楊清源抱拳一禮。

楊清源還禮,“何來謝字,本是切磋,是我未能收放自如,差點誤傷了遊夏兄,清源慚愧!”

鐵遊夏是四大名捕中最對楊清源的胃口的人,為人忠厚,卻決不愚笨,為人剛正,但從不迂腐,一向“秉公行事”只求自己能做到公正廉明四字,同時又是“四大名捕”裡最寬容、寬和、寬懷的一人。

對於楊清源這種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來說,這種人與他相性最合。

不管承認與否,現代的教育讓大部分的人都學會了尊重,善良,寬仁,正義。

這些在平時觀察不出,但是總是危難之際不斷湧現,戊寅年的洪水,戊子年的地震,己亥年的瘟疫,不斷重複地在證明著這一點。

楊清源真的很欣賞鐵遊夏,有時萬金相贈,不及個性相合。

想到了什麼,緩步走到了鐵遊夏的身邊,楊清源嘴角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