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方在雁灘見到秦家軍半個月後,有一天,秦家軍火急火燎地從西州趕到廠裡來找楊柳方。因為二人分別時,秦家軍曾告訴楊柳方,等自己還還債,手中寬裕了就來找他,楊柳方懵地見到他,心裡還在想:秦哥這個半月幹什麼了,這麼快都還完債了?沒想到他卻給自己帶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秦大哥,你終於來了,你城裡事兒忙完了?”

“沒,你嫂子讓我找你有急事。不知道算不算是好事兒。”

“啥事兒?”

“你先給我弄點水。”

“喔。”楊柳方這才發現他嘴唇開裂,說話聲音沙啞,急忙給他找乾淨碗倒水。秦家軍是從雁灘搭順風車,到三岔路,然後一路小跑過來的,看來趕路比較急,連喝了三碗水才說話。

“嗷喲,真是年紀大了,離開部隊很久沒拉練了,要是以前,就這五六公里的路,就是荷槍實彈加揹包負重,也不叫事兒。算了,英雄不提當年勇。小楊兄弟,是這,你嫂子不是在城北供銷社工作嘛!現在改革開放,經濟都搞活了,他們供銷社也全員投入搞多種經營。我剛退伍那會兒,她就被分到了趕會組。”

“趕會組?”

“哎呀,你不知道,就是他們供銷社每個門市部抽調一個人,形成一個銷售小組,租一輛大貨車拉上他們去趕會。他們趕會組的人帶著供銷社裡各個部門要賣的布料、針織、百貨、副食品等貨物下鄉到各鄉鎮、村落逢會趕集,碰見有結婚生子考學舉辦大型活動唱大戲的也要去,一月差不多有大半個月在外面跑吧。”

“喔這和我阿哥他們下鄉差不多。原來國家單位也這樣搞啊。”

“唉,是啊,哪一行都難,感覺他們更難。聽你嫂子講,他們每次必須提前一天到達趕會地點,搶到好位置,擺貨,再拉上西州城北供銷社的條幅。一天下來弄得灰頭土臉,疲憊不堪,晚上距離遠回不來的時候,就只能在大卡車的車廂裡湊活一晚上。你說從小到大,她一個獨生女哪經歷過這種苦啊,有幾次回來都累哭了。我看到她累那個樣子,也心疼,就不止一次給她說,不行咱不幹了。”

“前天她趕會回來給我講說供銷社內部開會,說以他們門市部為試點,要採取職工個人承包、停薪留職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改革。說白了就是職工個人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可以承包幾節櫃檯,但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承包的時候必須連櫃檯現有的貨也得一起買斷。你想就你嫂子他們一個月才五六十塊錢,即使七拼八湊拿出全部積蓄能夠承包下來櫃檯,也沒錢去買櫃檯上的貨啊,並且那些五金貨品都貴得要死。哪一節櫃檯的貨不值個萬把塊呀。”

“也是,家軍哥,我聽明白了,事兒是好事兒,只是那沒錢的員工,承包不起的怎麼辦?”

“承包不起的就停薪留職唄,所以叫綜合改革,他們單位很多人選擇了停薪留職或請休長假。反正我們也是承包不起,她就想到你這邊,看能不能承包,幾萬塊錢對你來說應該不難,我就趕忙替她來問問你。”

“秦大哥,錢倒不是問題,只是我們不是供銷社的員工,能承包嗎?”

“你傻呀,以你嫂子的名義承包唄。”

“哦,也對,這樣家軍哥,你今天先別走了。等晚上我阿哥下鄉送貨回來,咱們仨商量一下,看怎麼弄。”

晚上七點多鐘,李桐福開著卡車回來了,他今天去了紅土莊,除了送貨,還往城裡送了一車紅磚,累得一身臭汗,走路都走不穩了。看到秦家軍在,強撐著打招呼後先去洗澡了。

洗完澡換完乾淨衣服,三人圍在一起吃晚飯,楊柳方就把秦家軍所講的供銷社承包的事情給他大致複述了一遍。

“哈呀,好事兒啊。”李桐福聽後興奮的直拍大腿,“只是承包完必須按照原來的櫃檯經營呢?還是可以賣其他的?”

“自己承包的當然自己說了算。”秦家軍肯定的回答。

“我們還是和嫂子再確認一下,如果可以自己換品類經營,我覺得我們可以以嫂子的名義承包幾節,咱們就賣五金工具,這些東西以後在市場比較暢銷,家家都能用得著,我嫂子又懂行,咱們出錢調整產品後好好幹。應該賠不了。”

“阿哥,你先別高興得太早,我擔心的就是買斷那個櫃檯的庫存,咱們也不知道他有多少貨啊,還有怎麼作價?另外咱們買完車現在賬上還有多少錢?”

“這個應該有一個透明的公價吧。明天我和秦大哥一起找嫂子去了解下詳情。咱們賬上還有五六萬現金吧,不夠的話咱們在讓陳老闆和周老闆給抬個會。”

三個人就這麼商定了。第二天一早,李桐福和秦家軍開上卡車,回西州找豔華去城北供銷社盤貨,統計價格。秦家軍離開部隊之後好久沒開車了,看到他們的新卡車,更是愛不釋手,自己毫不猶豫地要過鑰匙就登上了駕駛座。

二人到了西州馬不停蹄直接找豔華瞭解承包的細則,每一節櫃檯每年的承包價格,確定承包後可以自主經營,可以改變原來的品類,櫃檯後的貨品怎麼買斷等。瞭解完這些細節,才在豔華的帶領下,由供銷社專門的財務人員監督,開始對所要承包櫃檯的貨物進行清理和盤點。

經過幾天的盤點,所承包的櫃檯,每節櫃檯每年10000,三節一組,他們要承包一組(三節)櫃檯,這組櫃檯的尾貨還有66349.6元,這樣下來第一年一共需要向供銷社繳納96349.6元。

李桐福回來把相關的盤點資料給楊柳方做了溝通,二人又去了一趟西州秦家軍家,和豔華一起商量以後的經營方案。最後他們決定不需要豔華和秦家軍出錢,並且給豔華0.5%的股份,除此每月給她開150元工資。這比她原來供銷社的工資高出一倍。

李桐福把他和楊柳方二人所有的存款都取出來,才58000多元,還要給廠裡留一部分週轉資金,不夠的部分二人只能去找陳老闆和周老闆在老鄉之間進行抬會。

對於所有的溫州早期的生意人來說,無論起源於自己家鄉樂清的這個抬會方式,在後期發展過程中有多麼的畸形,但在楊柳方他們這一代,剛剛扔掉鋤頭,出外做生意的溫州人來說,的確起過很大的作用。

因為楊柳方和李桐福上次抬會信譽比較好,加上他們有工廠和卡車做擔保,所以這次起會也很順利,他們一共起了40000萬的會,陳老闆和周老闆又找了其他兩個溫州商戶,每家一萬就把會抬了。當然,親兄弟明算賬,半年之後他們要歸還44000。

二人當天拿到錢,第二天就和豔華一起去了供銷社交款籤合同。他們是第一個交錢做承包的供銷社“內部人員”,當然簽名是豔華的名字。

忙完所有的承包手續,正式開始營業的時候已經十一月中旬了。承包就意味著自己要拼命幹了,因為除了要負擔豔華的工資還有半年之後抬會的利息,無論賣不賣貨每天都是要出這筆錢的。

豔華以前賣釘子、鐵絲、螺絲之類的小五金,他們接手後李桐福重新調整了經營類別,準備賣五金工具和電料。所以有好多電氣專業知識所涉及,李桐福對於鞋服倒還內行,這個也不行。楊柳方忙傢俱廠裡的事情,更是走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