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傳統文化可以搞一搞
章節報錯
不管外界怎麼想這次楊東旭突然出現在李超人的宴會上,而且最後臨走時候還說了那麼一句話。
楊東旭不會蛋疼的向外面確定自己的意思,說,“沒錯,就是我就是那個意思!”
總之這件事情也是越傳越邪乎,只不過雙方當事人似乎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一樣該幹嘛幹嘛。
隨著經濟的發展晚上的夜市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早些年的燕京只有三里屯那邊夜裡算是熱鬧燈亮著的。現在整個燕京幾乎都是不夜城。
以前的時候人們基本上都是白天出來逛街,比如說去大商場,逛潘家園,又或者去茶樓、戲院聽戲。
現在很多活動都改在晚上了,或者說晚上比白天熱鬧。而且晚上年輕人比老年人多。
比如說茶樓和戲院這樣的地方,白天的時候今本上都是退休的老大爺和一些不需要上班又不愁生活的閒散人。週六週末才有一些年輕一些的客人。
晚上老人都回家睡覺了,下了班的上班族們中年一代的客人開始在茶樓和戲院中看看相聲聽聽戲。年輕一些的喜歡去酒吧、KTV,平民一些的坐在路邊攤上擼串。
總之晚上的燕京感覺更有煙火氣,白天的燕京就好像加足油門的發動機,總有一種緊迫感,讓人不敢輕易停歇下來。
楊東旭抱著小文武,小文武瞪著大眼睛看著抱著自己的這個男的,雖然不害怕,但那表情似乎再說,“你小子是誰,幹嘛抱著我?”
這麼小的孩子沒什麼記憶,基本上分開一段時間再見面的時候就會出現陌生感。不過這種陌生感來的快消失的也快。
比如說楊東旭早晨到上午到的燕京,開了個會下午回家和小文武相處到現在也就幾個小時的時間。
從一開始看到他盯著看,根本不讓抱躲著,到現在抱在懷裡父子間的陌生感正在快速消除。
就是莫名的奇妙的一轉頭,看到抱著自己的是個男的,不是平常熟悉的媽媽。這個小傢伙會楞一下,然後出現此時“你小子是誰”的表情。
不過愣了一下之後不哭也不鬧,愣愣的看著一會兒,似乎想起來什麼,又或者血濃於水的熟悉讓他本能的有種依賴感。
所以盯著自己老子看了一會兒之後,小傢伙開始轉頭看著四周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般情況下百茜帶小傢伙出門,小傢伙是看不到這麼多人的。
因為人多的地方百茜怕吵鬧嚇到孩子,所以基本上帶著孩子外出的時候,都是去肅靜一些的公園,又或者一些比較高檔的專賣店什麼的,環境安全且安靜。
像現在這樣來到茶樓這邊聽相聲還是第一次,吵鬧的氣氛並沒有讓小文武嚇到,反而有點小興奮。
“怎麼想起來聽相聲?”在服務員的帶領下,一家人來到一個視野極好的位置上,百茜看著茶水點心的選單隨口問道。
“這不是現在上面積極鼓勵發展文化產業麼。上面的意思是除了現有比較火熱的影視娛樂文化產業需要繼續積極進取。
一些老的傳統文化產業,比如說相聲、戲曲等等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找到海納這邊來。讓看看能不能結合現代娛樂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給老的文化產業找找復興的路子。”
“這個不大容易吧?”百茜眉頭挑了一下。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燕京人,對於戲曲和相聲這兩個傳統文化娛樂業知道的肯定比其他人多一點。
畢竟老一輩人都喜歡聽戲,當年百老爺子還在世的時候,最大的愛好就是到茶樓,戲院裡聽聽戲。百茜小時候沒少陪爺爺一起過來。
聽得多了,見得這兩個產業裡面的大拿多了,小時候還好奇跑到京劇院那邊掉了不少天的嗓子,後來興趣淡了才沒有繼續學。
因此對於這裡面的事情多少了解一些。先說這兩個行業的衰敗,一個原因肯定是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畢竟現在經濟發展很快一天一個樣,跟不上肯定就要被淘汰,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傳統行業的弊端——論資排輩!
比如說相聲和戲曲這兩個行業,你師承誰,誰是你的領路人,是不是根正苗紅,師傅在這個圈子裡是什麼地位,你又是什麼檔次......
總之就是個人能力那是排到倒數第幾。和個人能力無關的老師名號、年齡大小、來這邊說相聲有沒有拜碼頭、去別人的地方唱戲有沒有給拜帖等等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和基本功技藝無關的頭銜都分量很足你可以上臺了,但說的相聲不好笑,唱的戲曲嗓子不行唱的沒味兒,你怎麼讓觀眾留下來?
總之這兩個行當等級制度森嚴的和以後的韓國娛樂圈有的一比。小輩兒再有能力也要當孫子。
即便你很懂禮貌,很懂得尊敬長輩,也不行,從身份到輩分,再到上臺的收益,你要全方位的當孫子,就著還要看那些所謂的長輩們心情如何,要不要賞給你飯吃。
所以這兩個傳統行業,這些年出彩兒的新人越來越少。這兩個節目現在最大的亮點也就在春晚上了。而且感覺距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基本上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
以前農村有錢人過大壽什麼的,喜歡請戲班來唱戲。現在會請歌舞,再有錢的請馬戲團什麼的,或者乾脆搭建個舞臺,自家有才的人上去唱歌一起歡樂。
總之戲曲不再是必須的節目。這一點在商業活動中尤為的明顯,很早之前商鋪開業,那也是要請戲的。
改革開放之後很多地方開業開始弄剪彩儀式,南方還有舞獅。再後來影視業快速發展,一些大商場開業開始請明星站臺唱歌什麼的。
戲曲已經很久看不到蹤影了,戲曲如此相聲也基本差不多。所以每年全國人民除了看春晚的時候,重溫重溫這兩個傳統文化,平常生活中基本接觸不到。
受眾面開始銳減,這兩個行業自然就越來越越艱難,以至於在過些年都快到了讓人遺忘的地步。
新的風氣吹不進去,老一輩堅持傳統的時候,稍微改革就說是數典忘祖是大不敬,是對祖師爺和長輩們的不尊敬,是......
總之就是,我跟不上時代了,但我就不改,而且我還沒錯。你為了順應時代稍稍做些革新,那就是你不對,你不配唱戲,你不配說相聲,你根本不能算這個行當裡的人,你給我滾!
“說難的確難,說容易也容易,就看怎麼改,或者說有沒有資本願意注入資金來改。”楊東旭逗著懷裡的兒子開口說道。
救活相聲,救活戲曲,這事兒說難的確難,說容易也容易。比如說戲曲很多年輕人聽不懂,能聽得懂的除了老頭老太太,中年人一代要掙錢養家沒時間聽。
想要重新注入活力,那就融合一些現代元素,比如說把戲曲融入現代歌曲中就是個很不錯的嘗試。
上一世楊東旭重生之前的時候,有不少加入了戲曲元素的歌曲都很火,而且聽起來很有味道年輕人也喜歡。
歌曲中戲腔一出甚至給人一種十分驚豔的感覺,那獨特的穿透充滿韻味的嗓音讓人很是回味。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革新方向。
同時目前戲曲中的傳承人有真功夫的不少,有武功底子的可以向武打小生,武打女星路子發展發展。
這要是最後成為明星,一說身份是戲曲出身練的基本功,到時候偶爾在微博上,或者新聞採訪的時候吊幾下嗓子,粉絲肯定拍手鼓掌,這無形之中就推廣了戲曲的影響力。
再比如說傳統文化產業,戲曲完全可以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例如楊東旭是皖省人,皖省比較火的戲曲是黃梅戲。從小到大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皖省人,楊東旭自己都以為黃梅戲就那麼幾段。
一段是《女駙馬》,一段是‘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這幾句,其他的完全不知道還有啥黃梅戲。
但這並妨礙一些皖省旅遊景點中,一些身穿古裝的女駙馬扮演者給遊客帶來的驚豔感。
中年一代人不是要養家沒有時間聽戲嗎?
那就把戲院搬到旅遊景點去,不用遵從傳統搭臺唱戲,所有唱戲的人玩一下古裝cosplay,領頭的找些俊秀的姑娘和小夥。
這古裝一穿味道就有了,然後《女駙馬》一唱從遊客中間穿過,節目效果滿滿遊客也喜歡。
要是有心思的再在景點地方開一家傳統漢服的服裝店,歷朝歷代的服飾都擺上。就算遊客買了感覺浪費,因為回家肯定不會穿出門,也可以出租嘛。
這樣傳統戲曲、傳統文化加傳統服飾,再來一點民俗小吃,古代客棧住宿什麼的,一條完整的傳統文化產業鏈打造完成。
遊客天南地北的都有,這次體驗爽了回去一說,再拿出拍攝得照片顯擺一下,景點生意和傳統文化宣傳都有了。
總之只要想做,有人願意去做,這兩個傳統娛樂產業復興還是可以搞一搞的。
“你準備接下這個活?”
“不是非要接,富真那邊不是在做全國給地,還有全世界做旅遊投資嘛。既然上面打招呼了肯定要給點面子。
所以我準備在老家找個景點弄下黃梅戲和傳統文化與古代景點旅遊雙結合嘗試一下。成功了算是一份成績,沒成功也算是做了上面肯定不會再說什麼。”
從內心深處來講,楊東旭還是很喜歡宣揚傳統文化產業的,不然他也不會下死力氣扶持中醫。
所以力所能及能做的,他還是很樂意做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