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經濟價值和傳承
章節報錯
東北酷暑時節常依農帶著團隊來到了華夏和北俄交界處比較偏遠的小鎮上。
華醫中藥這邊對於特殊炮製藥材手藝人的尋找已經展開了一段時間,成果雖然不夠喜人但進度還算不錯。
一些有著特殊炮製草藥的手藝人,都和華醫中藥這邊簽訂了合同。這讓一些需要特殊炮製藥材藥方使用上可以說寬鬆不少。
雖然很多之後普通炮製的中藥從藥性上來說對於疾病的治療基本夠用,但有些特殊病歷藥效你差一分一毫都不行。
所以華醫中藥這邊對用特殊手段炮製出來藥效極佳中草藥的需求還是蠻大的。
“這就是你的家鄉?”看著眼前山連山翠綠的原始森林,常依農臉上笑容更濃,“多好的天然寶庫啊。
其實以前的時候很多跑山人都是炮製中藥的老手。他們的手藝連一些中醫都自愧不如。可惜現在很少見到嘍。”
“是很少了,我小時候村裡還有幾個跑山的,長大之後基本沒了都去城裡打工了。”孫銘陽也有些感慨的搖了搖頭。
這一次常依農這位華醫大學的校長只所以帶著團隊來到這麼偏遠的地方,這和他的推薦有關。
他所在的村子有個跑山人,以前還是一位赤腳醫生。後來因為行醫規範卡的比較死,再加上因為治療的一位病人胡鬧,結果以訛傳訛壞了名聲,之後只能出門打工了。很多年就沒見過。
去年的時候他春節回來,又見到了對方。對方因為在工地上意外受傷沒辦法再幹體力活了,只能回到老家靠著一些竹編,還有別的手段討點生活。
於是又把炮製中藥的手藝撿了起來,雖然身體原因沒辦法進深山採藥了。但不得不說的是經濟的發展把年輕人吸引到了城市也有別的好處。
大家都不需要再靠山吃山,山裡一些名貴經濟價值大的草藥固然還有很多人採摘。但那些經濟價值不是很高,而且需要特殊手法炮製的中藥基本沒人採摘了。
所以這位老人在村子附近的山裡轉一轉,採一些回來炮製炮製賣給中藥店也能給孫子買點零食買點肉啥的。
在加上這些年中藥開始在國內漸漸抬頭,他的生活又好過了不少。
所以當華醫中藥這邊開始尋找有特殊手法炮製中藥手藝人的時候,他這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同村的這位大爺。
於是立刻就向學校舉薦,但因為華醫中藥這邊給的酬勞很高,於是各種有的沒的資訊蜂擁而至。華醫中藥那邊管理這個專案的部門忙的那是不可開交。
於是孫銘陽轉念一想直接請假回了村子一趟,從這位大爺手裡買了一些炮製好的中藥回到學校那邊給學校領導看。
這一看立刻確定這的確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手藝人,華醫中藥那邊剛要派人過來接觸。正好常依農這邊在時差東北這邊中藥基地的情況,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就順帶走了這一趟。
“所以有的時候學會一門手藝能不能賺錢,能不能憑藉這個生活的更好真的會影響到傳承的。”常依農有些感慨的搖了搖頭。
作為華醫大學的校長他有一點感覺的特別深刻,那就是早幾屆的華醫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貧苦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要門來自貧窮的大山,要門就是家庭經濟條件極差。
因為華醫大學這邊學費很低,甚至獎學金似乎還很好拿所以就報考了華醫大學。
那幾年有很多從華醫大學附中培養出來的孩子,高考之後都選擇了其他大學,或者轉學了西醫,當時看的常依農真的是痛心疾首很想去勸對方繼續學中醫。
結果對方家長一句:“學西醫畢業之後一個月好幾萬,學中醫一個月能賺多少錢?”瞬間把他憋的沒話說。
有人為了傳承為了華夏的瑰寶願意付出無私奉獻,但大多數人都是要生活的。
所以在法律框架內,能不能賺錢,或者畢業之後好不好找工作,找到的工作好不好能賺多少錢,成了很多大學科目報考最多也是最直接的衡量標準。
而這幾年華醫大學的學生來源就多了起來,哪怕是華醫大學這邊已經連續三年提高錄取分數線,報考的人數依然每年劇增。
甚至就連附中都變得火爆起來,原因就是上了華醫大學的附中,可以更好的進入華醫大學。而不像其他外省那樣直接分數線卡死少一分都不行。
有如此改變的根本原因就是中醫開始不斷興起,實惠且效果好的中醫大夫在醫院越來越越受歡迎。
這門手藝學了可以討生活,而且還能讓生活變得更好,這收歡迎的程度自然一下子就拉昇一大截。
車開到村口,只能下車步行了,現在村村通修路建設還在計劃中,雖然有試點的地方。那顯然不會在這種偏遠的山村。
有人說偏遠的山村更需要修路,富裕的地方路都修的走不完了,為什麼不先修山村的路,這不公平。
其實很多時候這個公不公平沒有關係,實際原因就是富裕的地方修路更方便也更容易。
因為富裕的地方不說多也會有幾條不錯的縣道、鄉道什麼的。
以這些縣道鄉道為根基,順著他向著四周蔓延,只要修一條從村裡到縣道或者鄉道的路就成。
而像眼前這樣的偏遠山村,縣道和鄉道有的時候都坑坑窪窪。想要給這樣的村子修路,即便給修你往那條主路上連線都不知道。
想要修這樣村子裡的路,你首先還要把這邊縣道或者鄉道重新修一遍,這樣才有連線點交通才能暢通。
而修鄉道和縣道那需要使用的資金量可不是一點半點,需要省裡那邊批覆才行。如此自然更容易修的先修,更遠一點的存在連結已經路修好的村子,這樣不斷蔓延修路才有用。
不然路修好了依然出不去修個路有什麼意義。
“爺爺,爺爺,銘陽叔叔開著大車車帶著好幾個人回村裡,還說要找你。”一個六七歲的小屁孩著急忙慌的跑進一個擺滿曬著重要木架的籬笆院。
院子裡一個滿臉皺紋,右腿明顯有些不正常彎曲的老農,手裡正拿著一個帶著木柄的石頭搗藥杵處理面前已經曬乾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