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不約而同的低調
章節報錯
11月3號,上午九點,一輛黑色奧迪抵達崑山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車內是易科的三位高管,方卓和職務上升了半級的虞紅、孫琦。
本來市場總監虞紅是負責南方市場的開拓和渠道發展,可因為公司緊急調整方向,她現在要負責全國範圍內的市場。
至於孫琦,他是由產品總監許柯登介紹,短短一段時間就提拔上來,負責公司的供應鏈管理,這一回因為同樣的原因,易科設立供應支援中心這個和產品平級的部門,他本人也由原先的供應副總升級為公司高階副總裁。
“這個工廠多久能開工?”
車子抵達目的地,方卓停下一路上都在聊的國內市場開拓,向沉默寡言的孫琦問了一句。
“最遲11月中旬,方總,我認為我們可以嘗試在這裡進行P1的組裝,進一步降低成本。”孫琦答道。
方卓微微點頭:“走,下車看看。”
崑山的這家工廠是效益不好在轉賣機器,碰上正在尋找目標的孫琦,幾次溝通後就順利的買下,同時,還會很快引進新的生產線。
易科對這家工廠控股,原廠的副廠長則選擇留了下來,再加上一些技術骨幹,工廠的框架倒是沒太受損害,保持著一定的生產力。
“您好您好,您就是方總吧?”
副廠長顧哲早就接到訊息在廠門口等著,見到來人連忙上前握手問好。
三個人裡和孫琦接觸過,排除女士,年輕的有些過分的男人自然是這一行人中的大老闆。
“顧廠長,以後就麻煩你了。”方卓笑容滿面和顧哲握手,“想必孫總都和你介紹過公司情況,我呢,是外行,生產上有什麼問題,你多提,我們不怕麻煩,就怕東西生產的不好。”
顧哲喜歡這種沒有太過客套的見面,笑道:“是是,方總,這點您放心,我們都是熟手,也確認過機器、模具,不會有問題的。”
“那就好。”方卓說道,“咱參觀參觀廠區。”
工廠的廠區是租的,但合同年限還有不少年,連帶著打包還算便宜了一些,主要是易科這邊可以保留不少員工,原廠長很在意這一點。
廠區不開工,冷冷清清的沒有人氣,但看起來很乾淨。
方卓三人在副廠長顧哲的引領下簡單瀏覽了一遍,方卓和虞紅都沒多說什麼話,反倒一路上沉默的孫琦變得健談起來,一會聊聊員工們的待遇,一會聊聊新生產線的迫切要求。
就M1上線開售到現在的情況來看,原先制定的年底一萬臺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最近這幾天單是直營門店就能有單日幾十臺的銷量。
如果能維持這個態勢,易科在年底即能取得大幾百萬的利潤。
“方總,我安排好了午餐,今天氣溫有點低,咱邊吃邊聊?”副廠長顧哲笑著邀請道。
“顧廠長不用客氣,其實呢,想必你也看出來了,我不懂技術,我這趟過來就是看看咱這實地,也是露個面給你安安心。”方卓主動握了握副廠長的手,“我們做的產品是要鋪往全國和海外市場的,可能顧廠長沒聽說過我,但我做事絕對敞亮。”
顧哲寒暄,執意要帶三位領導去吃飯。
方卓拒絕了兩次都不行,直到拿出行程安排又確認下午就有航班飛往羊城,副廠長這才作罷。
一行人繼續聊了聊生產線的事,直到上午十點半,孫琦留下來確認一些工作安排,方卓則和虞紅直奔浦東國際機場,一同前往羊城。
五家直營店,羊城和申城有兩家,虞紅先前的工作也是集中在這一塊,她在坐鎮申城前還得過去部署部署。
方卓去羊城是要視察一下掛號網在麻涌先買後抵的那塊地皮,這個工作沒法交給周辛,只能他自己來跑。
相較於易科親力親為的尋找優秀投資人、尋求IDG資本的幫助,地皮這裡因為有打過招呼就行事方便得多,它按照計劃將分成三期來做。
主要還是因為顧慮掛號網的帳面資金,一次性搞太大隻會浪費。
“你明天晚上就飛回來?是不是太趕了?”虞紅候機的時候如此詢問。
“分身乏術,我也無奈,明天晚上我還約了一個工行分行的副行長。”方卓滿心思的事,“獵頭推薦又做過背調,我想著把他拉來搞易支付,這個專案也缺人。”
虞紅笑道:“怎麼就覺得到處都缺人?副行長願意來我們這種小公司?”
“就是到處都缺人,我恨不能把公司的人都掰成兩半用。”方卓搖頭,“人各有志,再說,掛號網給期權的,那個副行長又受排擠,我估計有戲。”
虞紅還想再問,卻見IDG資本負責對接這次專案的副總潘犇快步走來了。
從申城飛往羊城,因為實在擠不開時間,潘犇乾脆就約了在飛機上聊,徹底貫徹兵貴神速的執行力。
虞紅對這一點很是佩服。
“方總,虞總。”潘犇打了招呼,伸手從公文包裡拿出合同,“我從23層過來的,這就差方總的簽字了。”
方卓接過合同,公章是早晨自己接到電話授意蘇薇在公司加蓋的,這是IDG資本的追投合同,昨天已經過了律所稽核。
雖然方卓給熊瀟鴿打電話只是為了尋找事務上的幫助,可對方被打動後更願意有資金上的捆綁而非單純的人情。
這次的追投,IDG直接投入400萬美元,幾乎就能比擬上回在掛號網第二輪的投入。
今日資本的徐新知道金額後覺得自己這幫人真的是記吃不記打,然而,她也沒太多猶豫,只是公司流程走得更慢一些。
“登機了,上去籤。”
方卓簡單翻了兩頁就聽見廣播通知。
“行。”潘犇不怕上了飛機還能跑掉。
這次IDG資本投資易科,也包括今日資本、申新創投,三家都算天使輪,但不約而同的都沒打算公佈訊息,這一點也和易科有著默契。
易科希望行事低調,M1殺入海外市場不知結果能究竟如何,宣傳融資未必對之後有利。
IDG、今日資本和申新創投嘛,他們則覺得圈內名聲……也不能說名聲,圈內顏面吧,得顧及一下。
有些事就算做了,也不必大張旗鼓的說出來。
也就在今日資本同樣走流程下了決定的時候,徐新還接到媒體的採訪,讓講一講今日資本和掛號網的投資內情。
這就很奇妙了。
新一輪的機遇已經擺在眼前,別人還在糾結於過往,偏偏徐新又不能說出追投的事,她只能昧著良心的輕微表達曾經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