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大發現,預測重光子
章節報錯
三顆大白兔奶糖下肚,又喝了半水杯的水,暫時緩解了飢餓感。
蘇哲看了看時間,已經八點了,窗外已經全暗了。
這個時間點非常的尷尬,晚飯的時間已經過了,夜宵的時間還沒開始。
想著要在原始資料中找證據證實搭建的模型,放棄了現在去食堂吃飯。
他點開粒子探測器收集的資料,找波長0.02奈米和波長0.1奈米兩組x射線發生的時間點。
一個一個的排查,看是否能夠找到確切的證據。
根據他的推算,他需要找的是離子束將加工工件,也就是光學鏡頭鏡片表面的氫原子和鈣原子被撞出去,氫原子和鈣原子在飛行的時候,前者吸收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且釋放了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後者吸收波長1.36奈米的x射線,且釋放了波長0.1奈米的x射線。
只有這樣,粒子探測器才能撲捉到氫原子和鈣原子的運動軌跡。
要是氫原子和鈣原子沒有離開光學鏡頭鏡片的表面,離子探測器也是沒辦法的。
這麼找,完全是靠運氣。
最好是設計實驗來驗證,相對來說,實驗並不難。
就拿氫原子的驗證說。
有穩定的波長為1.25奈米的x射線光源,在特定環境下的氫原子,再配上x射線全頻段接收器就行了。
這個實驗中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穩定的x射線光源,再就是特定的環境。
後者只要知道環境的引數就行,前者還是有點難度的。
當然,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只希望在這海量的原始資料中找到他想要的資料。
找啊找!找啊找!
兩個小時過去,蘇哲終於在粒子探測器收集的原始資料中找到了他想要的桉例。
一氫原子在離子束的撞擊下脫離了光學鏡頭鏡片的表面,之後氫原子吸收了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接著釋放了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
看到這個桉例,蘇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喊:“對!能找到就對了……我搭建的模型是對的。”
興奮了一會兒,坐下後仔細研究這個時間段的原始資料。
他將這個時間段全頻段電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測器兩者收集的原始資料綜合到一起,分析、還原氫原子吸收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到釋放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的全過程。
從而將這個過程和他搭建的模型做對比。
一開始,蘇哲挺高興的,因為原始資料和他搭建的模型相符,氫原子吸收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時間長於氫原子釋放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的時間。
這好理解,畢竟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能量強度要大上不少。
不過他發現,他搭建的模型算出的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的持續時間比實際的原始資料算出來的時間短。
持續的時間不同,說明氫原子釋放的能量有差異。
現實中比模型中,氫原子透過波長0.02奈米x射線釋放的能量要多些。
當他看到氫原子的運動軌跡後,他不澹定了。
在氫原子釋放波長0.02奈米x射線的時候,氫原子運動軌道發生了一絲絲位移。
關鍵的是,方向和波長0.02奈米x射線的方向相反。
這……這太不正常了。
不理解的他將原始資料再次排查了一遍,完全沒有找到影響氫原子運動軌跡發生位移的因素。
他根據實際收集的原始資料,計算發現,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多釋放的能量和促使氫原子發生位移的能量基本相等。
左思右想,他無法解釋這個氫原子所發生的現象。
想了半天,他做出了一個假設。
氫原子釋放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這個過程的中間還存在這未知的東西。
整個過程應該是,氫原子在吸收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後,氫原子釋放的不是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而是一種未知的,有質量的粒子。
這個粒子在脫離氫原子後,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了衰變,衰變成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
腦海出現這樣的假設後,蘇哲自己被這個假設逗笑了。
笑歸笑,他根據這個假設重新搭建了模型,他驚訝的發現,不管是能量還是位移,都能合理的解釋了。
重新搭建的模型和收集的原始資料能夠完美的契合了。
看著這樣的結果,他有些笑不出來了。
要是他的模型是錯誤的還好,如果是真的,那就是重大發現。
特定環境下的原子吸收了特定波長的電磁波,原子釋放了特定波長的電磁波,且發生了位移。
利用原子的這個特性,不僅能夠製造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還能控制原子的運動,還能……
且還預言了一種粒子的存在,他笑了笑,在a4紙上寫下了這個粒子的名稱:重光子。
根據他新搭建的模型,推出了重光子的性質,質量、衰變週期等等
至於重光子的形成過程,他沒做詳細的推算,因為太複雜,且沒有完整的理論支撐,只能放棄。
想到能有如此重大的發現,他感覺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向他招手。
蘇哲越想越激動,用他的假設重新搭建了波長1.36奈米的x射線對鈣原子的模型。
發現,新的模型比起原先的模型更加的自洽,合理了。
有了新的模型,蘇哲開始瘋狂的翻找原始資料。
一個例子並不能證明什麼?
搞的不好就是一種巧合。
他要做的是,找更多的事例來證明新模型的正確性。
翻遍了第五次測試的原始資料都沒找到,點開了其他幾次測試的原始資料。
不知道是不是他運氣好,在第四次測試的原始資料中,他找到了氫原子的三個事例。
氫原子吸收了波長1.25奈米的x射線,釋放了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
三個事例中,氫原子所釋放波長0.02奈米的x射線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各不相同,其中一個事例更加特殊,一個氫原子同時吸收了多個不同鈣原子釋放的波長為1.25奈米的x射線,這個氫原子釋放了波長0.02奈米x射線,還做出了不規則的運動。
蘇哲將三個事例的原始資料代進模型中,發現,模型能夠完美的預測,和實際測的的資料十分的吻合。
“運氣!運氣啊!”
此時,他基本確定他的模型是對的,他預測的重光子可能真的存在。
可惜的是,沒有找到鈣原子的事例,如果找到,那就證明模型的普遍性了。
現在看,只能透過實驗來證明了。
他站了起來,深呼吸。
起身,他發現窗外的天已經亮了,一看時間,已經是早上六點了。
他興奮的衝出辦公室,向離子束拋光技術研究實驗室走去,想看看包正義和範曉明在不在,他要把這個驚喜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