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在建塔北湖核電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了。

蘇哲一行人正在吃晚飯的時候,校長徐正平帶領的學校大參觀團也來到了在建的塔北湖核電站。

眾人在食堂相遇。

學校大參觀團一共一百多號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學校的大老和大老學生。

一陣招呼後,蘇哲、範曉明才接著吃晚飯。

吃完晚飯,蘇哲一行人正準備回去休息的時候,校長助理韓國立邀請蘇哲一行人參加座談會。

時間是晚上七點到十點,關於核工業的座談會。

按照韓國立的說法,為了這次的座談會,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所長段三笠和西北核工業研究所下屬單位西北核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馬山才兩人親自趕了過來。

關於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蘇哲一行人是知道的,因為這兩人都是陵州理工大學的傑出校友。

再說了,塔北湖核電站和塔西湖核電站兩座核電站都是由西北核工業集團承建。

而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更了不起了,不僅主導了第四代核電站的研製,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也是處在世界的前列。

蘇哲一行人沒有多想,決定參加這次座談會。

等大參觀團眾人吃過晚飯,蘇哲一行人同這些人一起離開了食堂。

蘇哲、範曉明、徐正平、郭子明一行人剛走出食堂,迎面碰上匆匆忙忙趕來的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

一陣介紹後,眾人在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的帶領下來到了簡易辦公樓的一間大會議室中。

此時,大會議室中已經坐有一百多號人了。

在熱烈的鼓掌聲中,蘇哲、徐正平等一眾人坐好。

一開始,眾人有說有笑的聊著家常。

見氣氛差不多了,西北核工業集團的董事長馬山才簡單介紹了第四代核電站。

參加座談會的人數將近三百人。

其中一半是陵州理工大學的老師、學生,剩下的一半是西北核工業研究所和西北核工業集團的人。

在馬山才介紹結束後,眾人紛紛討論了起來。

眾人都在圍繞著核工業的未來討論。

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核裂變核電站遲早會被聚變核電站所取代。

同時,眾人也知道可控核聚變遙遙無期。

現實是,在不斷研製可控核聚變的同時不斷的最佳化核裂變核電站,及最佳化核裂變反應堆。

眾人先是聊了可控核聚變的研製進度,不管是磁約束和慣性約束都沒有本質性的突破。

大家的看法是可控核聚變還不知需要多少個五十年才能成功。

聊完了可控核聚變,眾人又聊起了核裂變。

最後眾人的意見達成一致。

核裂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及反應堆執行是的安全問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核燃料儲量和開採的問題。

見眾人意見達成了一致,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所長段三笠拿著話筒站了起來。

同時,會議室中的大螢幕上出現了ppt。

ppt的標題是《第六代核反應堆》。

看到這樣的標題,有人提出疑問,問為啥是第六代而不是第五代。

“那個,第五代核核反應堆基本定型,現在已經在驗證過程中。”段三笠笑著回答。

說完這些,段三笠開始介紹起第六代核反應堆。

這第六代核反應堆總重不超過二十噸,體積不超過二十個立方。

最為關鍵的是,第六代核反應堆不用燒開水了,其能量的轉化方式是光能。

其能量的收集機制是直接收集核裂變產生的光能,以及核裂變過程中產生的高能粒子的動能……

最後,第六代核反應堆輸出是光能。

在段三笠介紹完《第六代核反應堆》,會議室中的眾人齊齊的看向蘇哲。

大家很清楚,第六代核反應堆中新技術大多來源於蘇哲的兩篇論文,及《大功率光能有線傳輸技術》、《電磁波相互轉換的微觀原理》。

段三笠看著蘇哲,期待的問:“蘇教授!對第六代核反應堆怎麼看?”

蘇哲笑了笑說道:“大方向是可行的……其實吧!第六代核反應堆能做的更輕,體積更小。”

在段三笠在介紹第六代核反應堆的時候,他就在大腦中快速的計算著。

按照他的計算,第六代核反應堆的大方向是可行的。

他在心中感嘆,他的寫的論文才出來多久,就有人根據他論文中的理論推出新技術。

且應用在了反應堆上。

“這……能有多輕,能有多小?”段三笠一臉的興奮。

獲得蘇哲的肯定讓他十分的激動。

他清楚的記得,在獲得蘇哲寫的論文後,他如獲至寶。

連夜組織研究所的重要人員學習研究蘇哲的論文。

最後搗鼓出了《第六代核反應堆》。

而且他還知道,論文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同樣有著巨大的幫助。

“也就普通五號電池大小。”蘇哲笑著回答。

聽蘇哲這麼說,會議室瞬間安靜了下來。

蘇哲笑了笑,接著說:“做這麼小,所具有的能量並不多,且難度不小,按我的想法,造行李箱大小最好,能量夠用不說還方便攜帶。”

一時間,會議室中的眾人發出陣陣的驚呼。

段三笠和馬山才兩人激動的離開他們的座位,跑到蘇哲旁邊。

兩人向蘇哲再三確定後,提出和九天研究中心合作研製第六代核反應堆。

就這樣,座談會按下了暫停。

在蘇哲、範曉明同段三笠、馬山才談妥合作的協議後,座談會才繼續。

一上來,段三笠就說核反應堆執行的安全問題。

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安全性會越來越高,採用的新技術……

說完安全問題,又說到核廢料處理以及核燃料儲量和開採的問題。

這時候,大螢幕的ppt出現一張圖片。

圖片的背景是一篇星空,在星空的中間是一個像甜甜圈一樣的環形裝置。

“這是我們設想的環形加速器。”段三笠解釋,“我們未來在太空,或者某一顆星球上建造一座超大型的加速器,利用光柱工程提供的能源來處理核廢料,將這些核廢料轉變成核燃料……”

對段三笠的描述,眾人非常的興奮。

說到最後,段三笠明確說了,在光柱工程全面建成後,核反應堆只是作為備用和特殊用途。

對此,大家表示認同。

……

時間來到晚上十點,座談會結束了,絕大多數人回住處休息去了。

蘇哲、範曉明、段三笠、馬三才一行人來到了一個不大的會議室。

範曉明和段三笠代表著九天研究中心和西北核工業研究所簽訂了剛剛起草的合作協議。

合作協議的內容是合作研製第六代核反應堆和在太空中建造一個超大型加速器。

簽訂協議,在握手的時候,段三笠滿臉笑容的說:“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眾人喊了起來。

……

第二天一早,蘇哲、範曉明、左大軍、周大史以及五名助理一行八人吃過早餐後,在校長徐正平、西北核工業研究所所長段三笠等眾人的歡送下離開了塔北湖核電站所在的駐地。

校長徐正平帶領的大參觀團要參觀在建的塔北湖核電站。

蘇哲一行人已經參觀了在建的塔北湖核電站,他們接下來要前往的是塔木戈壁的中心位置,及留給九天研究中心的預留地。

一片方圓五十公里的預留地。

蘇哲一行人坐著商務小巴晃悠晃悠的離開了駐地。

車上,周大史看著手機上的地圖說道:“我們要花一上午的時間到達塔木戈壁的中心位置的邊緣地帶,在那裡沒有工地,有的是勘探隊的駐地,我們中午在那吃午飯,同勘探隊的人員聊聊,接著是橫穿塔木戈壁的中心位置前往塔木鎮駐地,到此,三天的參觀就算結束了。”

“這就結束了!”範曉明想了想說,“我們只是在塔木戈壁的東邊轉了一圈,西邊壓根就沒去。”

“西邊沒啥的,除了電動汽車自動化工廠那一片區域,其他地方都是搞基建。”周大史解釋著。

“也是!工地都差不多,的確沒啥可看的。”範曉明微笑著。

“恩!”周大史收起手機,看著蘇哲和範曉明,想了好一會兒說,“按照我們現有的發展速度,我們啥時能夠全面的進入太空?”

這半年來,變化太大太大了。

不說那些技術突破了。

學校竟然傾巢而出搞起了超級工廠計劃,九天研究中心就更狠了,搞了其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計劃和太空門戶計劃。

這些計劃一結合,更不得了了,直接衝著開發太陽系去的。

“這……”範曉明想了想說,“應該要不到幾年,只要我們搞定了簡化版的重光子航太發動機,我們就能全面的進入太空了。”

蘇哲笑著點頭,說道:“快則兩三年,滿則五六年的樣子。”

“這麼快!”周大史有些吃驚。

“這就快了!”範曉明微笑著,“這還是我們保守說的,其實能再快些。”

他可知道,一旦完成了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的研製,就能接助逐光工程驗證系統將航天器送上太空。

要是逐光工程驗證系統不給力的話,還可以利用ss-防禦系統。

要知道,ss-防禦系統的特級死光的光束直徑能夠達到三十米,比起逐光工程驗證系統要強的太多。

“這樣啊!那太好了!”周大史激動的說。

“那個,你們還是不要激動的好。”範曉明微笑著說,“你們想一想,一旦我們全面進入太空,你們這些搞建築的就有的忙了,很多東西要從新學。”

“是的!是的!”左大軍笑著點頭,“太空中的環境不同,還有那些星球的重力也不同……搞建築的以後要開一門新的學科了,叫太空建築學。”

蘇哲和五名助理看著周大史笑著點頭。

周大史沒有絲毫的壓力,反而更加的興奮,說道:“太空建築學,這名字我喜歡。”

“怎麼?你們早就有了心裡準備。”範曉明有些意外的問。

“是的!”周大史點頭,“我們建築學院在幾個月之前就做出了預判,學院中有部分老師、學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了。”

說到這,他不得不感嘆這一屆大一學生的優秀。

在學校搞出超級工廠計劃,九天研究中心搞出超級強子對撞機綜合體計劃和太空門戶計劃。

學院部分大一學生就提出了太空建築學的概念。

說建築學院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說開發太陽系不能少了建築學。

大一學生一提出,學院一討論。

立馬決定做這方面的研究。

“這……建築學院有前瞻性。”範曉明肯定的說,“建築學院以後就是太空建築學的發源地了。”

“那是!那是!”周大史興奮的點頭。

宗蘭月想了想,對周大史說:“我怎麼感覺你們搞建築的和搞機械的會重合,就拿太空城來說,是讓你們搞建築的設計,還是搞機械的設計,還是其他?”

“這還用說嗎!肯定是找我們搞建築的。”周大史想都沒想的說。

“設計太空城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畢元奎認真的說,“就拿我們要搞的蓬來號太空城來說,需要眾學科眾科目的人員一起參與才有可能。”

“合作是一定的,但學科的拓展就不好說了,這關係到學院之間的競爭。”宗蘭月說著。

“恩!是這樣的!”劉芬解釋著,“我們這些理學學院無所謂,可那些工學學院就不同了,隨著全面進入太空,肯定會出現很多新的學科,這些新的學科怎麼劃分,這就要看那個學院先佔坑了。”

“……”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一邊說著一邊看著周大史。

周大史這時候也算反應過來了,連忙掏出手機給建築學院的院長郭子明打去了電話。

大家聽著周大史和郭子明的通話,幾人都笑了。

學校內部,學院和學院之間可是競爭關係。

過去,理學的學院競爭力度不是太大,畢竟理學的科目界限分明。

但現在交叉學科的出現,使得理學的學院之間的競爭力度大大的增加。

可理學學院不管怎麼競爭,都沒有那些工學學院競爭的力度大。

理學學院怎麼競爭,其很難被撤銷。

可工學學院就不同了,一個不小心,整個學院都有被撤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