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五個人形彷生機器人的速度已經降到了很低,其正在緩慢的接近四個環形裝置。

說是緩慢,那也是相對離開光束通道的時候說的,其實現在的速度並不低。

看著越來越近的四個環形裝置,左大軍有些興奮的說:“老幾位,我們先去那一個?是先去太空農場了,還是太空牧場,亦或者是其他的。”

面前的四個環形裝置可都不小。

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這三個差不多大小,一號生態圈相較而言要大上不少。

從遠處看,這四個環形裝置緩緩地轉動著,之所以會這樣做,那是為了模擬重力。

真要說起來,這四個環形裝置模擬的都是地球環境,畢竟其中生存的都是地球上有的動植物。

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這三者很好理解,其就是為了種植農作物,養殖牛羊等牲畜,養殖各種魚類的。

這三者為的是解決人類食物的問題。

至於一號生態圈那就複雜的多了,那是為了模擬地球的生存環境,為以後人類建造新的生存地做的準備。

相對於小一些的一號生態圈,還有更大的二號生態圈。

前者距離地球也就一萬多公里,而後者距離地球的距離有三百萬公里。

“就不要走彎路了,就近原則,從太空農場依次參觀過去,最後還要看看駐紮在一號生態圈中的眾人。”徐正平說。

就遠近而言,在同一軌道的順序是這樣的,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最後才是一號生態圈。

幾人點點頭。

範曉明認真的說:“駐紮在一號生態圈的有不少人,要不是為了培養人才,這些人其實也不用駐紮在這的,說真的,駐紮在這再怎麼好也沒有在地球上好。”

在他看來,這裡再怎麼模擬,再怎麼好也是比不上的在地球上好。

當然了,現在駐紮在這安全上是沒有問題的。

不管是小行星、什麼碎片之類的,還是太陽風之類的,都能夠得到提前預警,且還有ss-防禦系統的保護。

徐正平提醒說:“是你相差了,真要說起來,在這和在地球上的差別其實真的不大,說再多估計你也不會相信,一會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包奇正點點頭說:“這個我倒是知道一些,在一號生態圈上的生活和地球上真的沒啥區別,當然了,駐紮在這的人不是來旅遊的,他們過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搞研究,不過話說回來,等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普及後,這地方也就沒有必要駐紮人員了。”

一號生態圈和太空農場這些建造時,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還沒有出現。

至於第一代人形彷生機器人,做一些粗活還是可以的,做一些細活就無能為力了。

這也就是為啥這裡駐紮了大量人員的原因。

當然了,有了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後,這裡也就沒有必要駐紮這些人員了,畢竟這裡距離地球只有一萬多公里。

相對於這裡,離地球超過七十萬公里的二號生態圈和其他一些太空設施,這些就要駐紮人員了。

距離太遠,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也是不行的。

“那是,以後只要不是太遠就沒有必要駐紮人員。”左大軍笑著,“我可聽說了,月球移民八成是要黃了,就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搞定一切了,有沒有人駐紮真的不重要了。”

說起來,這也是發展的太快而造成的問題。

月球正面那些工業城市是可以提供兩千萬的常駐人口的,且相關的設施都在建造中,現在想改變也都吃了,畢竟現在該建好的都已經建好了,現在已經在做收尾工作了。

可現在尷尬了。

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相關部門,對移民月球的興趣都不大。

普通民眾覺得去月球沒啥意義,相關部門也是這麼認為的,大家都知道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能在月球做所有能做的事,這樣一來,大家都移民月球也都沒有了興趣。

一開始,還是各種鼓勵各種補助的,現在去月球已經沒有了這些。

現在雙方的態度很明確,那是想要去月球的去月球,完全自願。

至於那些好處,現在已經轉移了目標,那就是移民火星。

按照即有的計劃,在登陸火星後,接下來的就是開發火星和移民了。

相對於月球,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就要遠的多了,想要依靠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那是不行的了。

只有移民的辦法。

“黃就黃唄!誰叫我們發展的如此之快,”包奇正說著看向了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要是我們搞出了正版的重光子航太發動機,且搞出了小型化的質子聚變裝置,我們現在在太陽系的佈局就可以推到從新來了,當然了,我是願意看到這一幕的,畢竟我們只會越來越強。”

“那是!”徐正平點頭,“對於去月球大家沒啥興趣,不過去火星大家興趣不小,就我知道的,申請去火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了,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

範曉明搖了搖頭說:“這事說不準,現在這些人吵著鬧著要去火星,可能過上一段時間後就失去了興趣,至於常駐火星,說真的,現在願意的人有,但不多。”

自從半年前,也就是小行星相撞事件發生後,再隨著三門計劃的完成、環地球軌道工業區的建設,人們逐漸的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就現在而言,那怕是不工作躺在家裡也能過上小康生活,一天工作個一兩個小時就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

也就是這個原因,出現了兩種情況。

一方面像過去那些為了生活為了生存而拼搏的情況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

一方面就是大家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這時候大家開始追求自己的興趣,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的情況出現後,願意移民的人也就少了。

之所以這樣,還是因為這一代人的慣性思維,求的是安穩的生活。

再有就是,隨著太陽系的開發,人口的缺口那是越來越大。

相關部門已經在研究透過人工子宮技術來大量增加人口的方案了。

按照相關的研究,依靠人口的自然增加是跟不上人類發展的步伐的。

如果不解決人口的問題,那隻能放緩發展的步伐。

“恩!這是實話。”左大軍說,“以前可能還會為了房子、錢啥的,為了更好的生活移民去月球去火星,現在只要有工作,房子、錢啥的都有了,在地球就過上富裕的生活,誰沒事還喜歡折騰,說真的,我們這一代人很多人都是不願意折騰的,最多也就去旅遊一下,或者短期的駐留,我看還是要靠我們的下一代,也許我們下一代更喜歡折騰。”

一年前,絕大多數人還在為了房子、票子啥的奮鬥著,為的就是和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那時候,要是說移民月球、火星就能給房給車給存款,那會有大把大把的人排隊要去。

可一年後的今天,大家隨便工作一下,房子、車子、錢啥都有了,輕輕鬆鬆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這時候誰還願意去折騰,每天躺在家不香。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生活過的最安逸最舒服的還是那些在農村有房有地的人。

一年前想要在城裡買套房子,那是千難萬難。

可現在,過去的城市已經沒落了,現在在城市生活的也就是那些原住民了,在農村有房有地的都回到了農村。

徐正平點頭說:“可能真的要靠我們的下一代了,我們這些人更多願意留在地球,留在太陽系,下一代可能就不同了,在我們眼中,地球是我們的家,積極一些的會認為是太陽系是我們的家,可下一代,或者說新生代就不同了,他們認為他們的家是銀河系,甚至是宇宙,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像我們這樣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小魚塘養不住大魚,像我們這樣能夠著眼銀河系就不錯了。”左大軍說著,“再說了,新生代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可以這麼說,他們生來就不用為了生存煩惱,他們完全有條件做他們願意做的事,比如說遠離太陽系去探索宇宙,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可能是離家冒險,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在探索自己的家。”

說起來還是發展的太快他們這些人來不及適應。

範曉明點頭說:“那當然,新生代的想法和我們可能完全不同,只不過就現在的情況,新生代的數量堪憂啊,說真的,人口的增長真就更不上我們的發展速度,要不了幾年,我們估計就會因為人口的問題而放緩發展的速度了。”

就十幾億的人口,散在整個太陽系中真就不多了。

這其中遠離地球的本就不多。

左大軍想了想說:“我們可以依靠數字生命啊!說起來,數字生命那不是想要製造多少就能製造多少。”

對於以後的發展,人口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在太陽系開發的初期,十幾億人口勉強能有維持,可隨著太陽系的開發,需要人員的參與會越來越多。

不說太陽系外宇宙空間的開發了,這點人都不能維持太陽系的全面開發。

“利用數字生命不是一個好的主意。”包奇正說,“首先,數字生命還在研究中,什麼時候研究成功還是未知之數,就算研製成功了,我們用數字生命來開發太陽系開發宇宙,就不怕數字生命取而代之,如此,還不如利用技術手段大量的增加我們的人口,要是條件允許,增加多少人口都不是問題。”

在他看來,研究數字生命是一回事,應用又是一回事。

再說了,研究數字生命的本意是為了發展虛擬宇宙,或者說是建立虛擬宇宙中的生命,或者說是原住民。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讓數字生命參與到現實世界的。

相對來說,數字生命有著人類沒有的優勢。

數字生命的核心是那個承載意識的透明小球,只要這個透明小球存在,這個數字生命就能存在。

就這個優勢,人類是幹不過數字生命的。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這本就是用數字生命來取代我們人類,這不是明知的法子。”範曉明說著,“這樣還不如用科技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的數量,就現在的科學技術而言,用技術手段來增加人口也就倫理上有阻礙了,其他的都好說,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太陽系的開發,人口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最後必定會用技術的手段來增加人口的數量。”

“是的,我也不贊成使用數字生命。”徐正平說,“這風險太大了,我可不想我們人類被取而代之,要我說就應該大量的增加我們人類人口的數量,只要人類人口的數量夠多,其散佈在整個宇宙中,那時候想將我們人類團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那怕宇宙中同樣有了其他的智慧生命,同樣很難將我們人類團滅。”

蘇哲笑了笑說:“沒幾天我還看到過一篇關於宇宙和人類的社會類的論文,說的就是人類未來的問題,說的就是要大量的增加人口,使得人類散佈在整個宇宙中,用這種方式來避免人類被團滅的可能。”

徐正平點點頭說:“這論文我也看過,而且這論文已經被相關部門關注了,說真的,這種方式是可行的,只不過現在的條件還不允許,當然了,在質子聚變裝置成功後,我們也就初步的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這……真要這樣,那以後宇宙可就熱鬧了,估計我們人類之間會鬥得你死我活。”左大軍說。

範曉明說道:“這樣總比和什麼新人類、數字生命斗的強,我們人類總歸不會被團滅的。”

正討論著,幾人不遠處的地方一道光束閃過,就看到不是很遙遠的地方發生了爆炸,接著又是多道光束。

幾人也就看了幾眼,知道這是ss-防禦系統在清除小行星和一些殘骸。

對於這種小體積的,基本上都是直接讓其變成灰灰,回收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這種情況在太空中是時常發生的,沒啥可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