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漏洞
章節報錯
宣府鎮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也有簡稱“宣鎮”者。
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總長近千里。
宣府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後世隆慶年間程道生在《九邊圖考》中稱:“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分屯建將倍於他鎮,是以氣勢完固號稱易守,然去京師不四百里,鎖鑰所寄,要害可知。”
與之毗鄰的大同地位也是一樣,這也是為什麼明朝設定了宣大總督這一職位的原因,還把宣大後方的山西也併入到宣大總督管理範圍之內。
為何會成為蒙古南下的咽喉之地,這其實很好理解。
平日,俺答汗長期駐留的地方就是板升城,也就是後世的呼和浩特市。
在呼和浩特市和北京之間連出一條直線,線條會從宣府和大同之間穿過。
好吧,距離最短。
明初,太祖朱元章專門封了代王朱桂和谷王朱橞分別鎮守大同和宣府,燕王朱棣坐鎮北京,其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元大都”的安全。
明宣德五年,宣府鎮總兵譚廣“請置都指揮使司,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隸之。”獲得朝廷的批准。
治所在宣府鎮城的都指揮使司取名萬全,借了萬全衛的名號,規模卻大很多。
萬全都指揮使司建立時轄宣府前、左、右衛,萬全左、右衛,懷安衛、保安衛、蔚州衛、永寧衛、懷來衛、開平衛共11衛,另興和守禦千戶所、美峪千戶所、廣昌千戶所、四海冶千戶所、長安嶺千戶所、雲州千戶所、龍門千戶所7個千戶所。
萬全都司是大明朝設定的最後一個省級軍事機構,只設都指揮使司,而不設定相應的承宣布政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此前僅有遼東鎮一例。
此時,大松山蜿蜒的山道上,從前一個拐彎處突兀的冒出數十名身著鎧甲的騎士,他們奮力的催動胯下戰馬沒命的往前跑,彷彿身後跟著什麼洪荒勐獸般。
在他們經過後沒多久,大地就開始微微的震顫,伴隨著逐漸放大的轟響聲傳來,如同地龍翻身時大地有響般。
只是隨著那處拐彎處湧出密密麻麻身穿各式皮甲的騎士,其中也夾雜這少量身穿鐵甲的騎士,顯然是這隊騎兵裡地位不低的人,地面的震顫和傳來的轟鳴聲有了源頭,那是大隊騎兵正在前進。
不統一的軍裝,這就是草原騎兵的標配。
和關內的大明朝軍隊不同,蒙古人雖然也有軍裝樣式,但是更多的還是按照他們自己的實力來製作,有錢的會考慮用造價不菲的鐵甲,而普通的蒙古人家境一般,則會使用皮甲作為防護。
統一裝備的,或許也只有大汗和貴族身邊的衛隊才有的待遇。
雖然衣著雜亂,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可是整支隊伍計程車氣卻是很高昂,一路奔行中,許多人臉上都掛著輕鬆的微笑,和身旁的戰友不知說笑著什麼,似乎他們只是集合出去打獵一般。
遠遠,隱隱可見山道盡頭那一座石頭壘起的關城,城牆上還有各色旗幟飄揚。
許多人看到這裡,已經嘻嘻哈哈大笑著用手向周圍的同伴指點著什麼,嘴裡大聲說著蒙古話。
先前那隊騎兵已經衝進了前面的關城,而關城的吊橋已經吊起,城門緊閉,城牆上出現了許多紅色的身影。
那群騎兵前面一個全身鐵甲的將領忽然指著前面的那道石堡對身後計程車卒吼道:“拿下龍門關,裡面的東西就是你們的了。”
“呼如,呼如......”
在他說完後,身後的十數名騎士舉起手中的武器開始大聲吶喊,隨著他們的吶喊聲,後面的騎兵也紛紛舉起手中的武器加入到吶喊中,同時催動戰馬加速前行。
在他們身後,烏泱泱的蒙古騎兵不斷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震耳欲聾的呼喝聲響徹四野,讓遠處石關城牆上的明軍聞之瑟瑟發抖。
城關右邊的烽火臺上已經燃起了五堆煙火,五股巨大的濃煙升騰而起,向著遠處傳遞著敵襲的資訊。
而在更遠處的山坡上,同樣飄起了陣陣濃煙。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敵襲時白天燃煙,夜間點火,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
烽火臺通常選擇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臺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裝置,臺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庫等建築。
烽火臺之間距離一般約為十里,通常選擇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丘阜之上建立,守臺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臺上燃起烽火,鄰臺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龍門關遇襲的訊息,透過烽火臺快速的向四方傳遞開來,鋪兵也飛快的把更加詳細的資訊向宣府傳遞,不過他們是靠兩條腿,當然是追不上遠去的烽煙來的迅速。
“俺答汗選擇進攻龍門關堡?”
此時在宣府,坐鎮在此的宣大總督葛縉聽聞下屬彙報龍門關方向遇襲,目前敵情不明,但是燃起的是五烽煙火,頓時感覺不可思議。
宣府,從地形上說比較近似一個雙峰,從而被分成東西兩個部分。
東部是燕山山脈,主要的關口就是獨石口,攻破獨石口即可沿河谷南下,抵達延慶,繼而攻打居庸關。
嘉靖三十五年那次入侵,雖然俺答部沒有攻打獨石口,卻是選擇瓦房溝破龍門所,也就是在河谷中斷破的邊牆,之後順河谷到達延慶附近。
這裡,一向是宣府的防禦重點。
而在西部,則是在野狐嶺兩翼,之後的萬全城就是現在馬芳的駐地,這裡也是草原騎兵南下常走的路徑。
這裡因蒙古與金國之間關鍵性的一戰而聞名於世,當初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軍隊就是在此殲滅了完顏承裕率領的金軍,掃清了進攻金國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金國在野狐嶺之戰的失利,導致中都門戶洞開,備受威脅,以至於在四年後金國就不得不放棄了中都,遷都汴梁。
因此地的重要,宣府把最能打的將領馬芳派到此地駐防,統領萬全左、右衛和懷安衛,也是宣府鎮的防禦重點之一。
但是,這次俺答部的進攻,出人意料的既沒有攻打西部,也不是攻打東部,而是在東西部的結合位出手,攻破這裡,俺答部距離宣化城的距離就非常近了,顯然是把進攻的矛頭對準了宣府三衛。
宣大總督葛縉此時也看出了苗頭不對,隨即吩咐道:“通知宣府總兵官來此議事,給馬總兵發去軍令,集合三衛人馬於萬全左衛,隨時救援宣化城。
給大同劉漢發軍令,速率領大同軍沿桑乾河谷東進,支援宣府,山西兵馬匯聚蔚州,隨時準備入援。
給京城送軍報,十萬火急。”
來不及等鋪兵送來更加準確詳實的情報,葛縉就對屬下幕僚下達命令。
這些軍令和戰報都會由他僱傭的師爺等人去起草,寫完他審閱後用印就可以發出。
很快,屋裡人都行動起來,幾人已經開始動筆書寫公文。
而京城的文淵閣中,大明朝內閣閣臣嚴嵩、徐階坐在大廳上座,下面坐著兵部尚書楊博和太常寺卿高拱。
雖然魏廣德在高拱跟前說的很簡單,但是真正開始下筆時卻是糾結不已,其中主要就是算計。
他需要計算訊息傳遞所需的時間,明軍行進的速度和俺答部騎兵的行進速度等資料,可不是在保安、懷來和延慶三地一個相對狹小的戰場空間裡計算,這可是一個兩千裡的巨大戰場。
計算稍有差池,可能就會讓延綏、寧夏明軍遭遇滅頂之災,所以魏廣德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往來於兵部,找人瞭解相關資訊。
無防盜
高拱在詳細瞭解魏廣德正在做的事兒後,也沒有疾聲催促,只是每天都要往翰林院魏廣德值房跑,無聲的行動讓魏廣德倍感壓力。
總算,今日資料算是測算出來了,雖然或許還會錯誤的,但是顯然誤差應該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魏廣德才算給高拱交卷。
高拱拿到魏廣德的奏章馬上火急火燎的趕往內閣面見了嚴嵩嚴閣老。
嚴嵩在從高拱口中得知,魏廣德對宣府可能發生的戰事做出了一個計劃後先是有點吃驚,當得知魏廣德居然打起河套的主意,眼神中傳出一股意味不明的情緒。
可惜啊,魏廣德雖然打那裡的主意,卻只是派出兩鎮軍馬進行一場劫掠,而不是打算長期駐留當地,把河套重新收入大明的版圖。
雖然內心裡有點點失望,但是嚴嵩很好在掩飾住了這點,沒有被高拱發現。
“把徐閣老,還有六部.....”
嚴嵩沒有直接否決,而是開口說道,只是話沒有說完就被高拱一個深揖打斷。
“閣老,此戰關係重大,下官認為還是應該慎重,只用召集徐閣老和兵部尚書參與即可。”
看嚴嵩微微皺眉,高拱急忙又補充道:“按照廣德的計劃,我軍的消耗可比之前計劃少許多,最關鍵,現今朝臣們散居京師各坊,常常出現朝政出則滿城皆知的情況。
之前,錦衣衛就曾抓住過白蓮教徒,他們專司收集京師訊息,而俺答汗身邊就有多名被朝廷通緝的教匪,我們不得不防。”
聽了高拱的顧慮,嚴嵩眼神閃爍意味難明,但很快還是點頭,“那就先召存齋和惟約來商議,若是他們無異議,我們就前往西苑求見陛下。”
最先到的自然是徐階,實際上在高拱走進文淵閣時他就已經知道了,雖然心中詫異他怎麼會直接找嚴閣老,最近可沒有聽說國子監有什麼大事兒發生。
在書吏過來請徐階移步嚴嵩值房後,徐階放下手上的工作就過來了,他也想知道高拱來此到底何事。
很快,魏廣德的奏章就被嚴嵩交到他的手裡,徐階坐在一邊開始仔細看起來,越看越是心驚,心裡卻是有些埋怨高拱,這麼重要的事兒之前都沒有給他透點風聲。
魏廣德這道奏章上去,福禍難料,他都不明白高拱到底怎麼想的。
如果高拱一到內閣就去找他,他肯定是要把這事兒給攔下的,現在先到了嚴嵩手裡,他是愛莫能助了。
應該說,魏廣德的計策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他擔心的不是計策好不好,而是西苑那位的態度。
不多時,兵部尚書楊博就走進了嚴嵩值房,徐階把手裡的奏章遞給楊博,嘴上說道:“惟約看看吧,這是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魏廣德提的奏章,議此次宣府之戰的。”
說完這話,徐階就閉嘴不再多言,從進入這裡到現在,徐階都沒有正眼看過高拱,不知是避嫌還是心理不爽。
楊博進屋子就被徐階遞過來一本奏章,只好苦笑一聲,隨即衝著屋裡諸人行了個羅圈禮,就在下首找個位置坐下,仔細翻看起魏廣德的奏章來。
只是隨著有往下看,楊博臉上就越凝重,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他不是一氣呵成看完整篇計劃,而是不時跳到前面去,重新開始看,如此翻來覆去多次。
終於,楊博應該是看完了魏廣德的奏章,輕輕放在旁邊茶几上,閉目思索,完全沒有理會上面嚴嵩、徐階投來的問詢的眼神。
對面的高拱對此也無可奈何,這位楊博有點牛,就算是嚴嵩這樣的大老,他平時都不怎麼鳥的,加之曾經出任過總督,殺伐果決,身上似乎還帶著那麼一點殺氣,在朝堂上是個很特殊的存在。
好半天,楊博才睜眼,看看上面的嚴嵩和徐階,又看看對面坐著的高拱,他知道他們都在等著什麼,也不拖泥帶水,開口直言道:‘此策可行。’
不過說出這四個字後,不等對面的高拱有所反應,他就已經起身,順手把茶几上的奏章又拿起來走到嚴嵩和徐階身前說道:“唯一的漏洞就是,如果俺答部不為所動,依舊全力進攻宣府,一旦宣大軍被擊敗,可就只剩下薊鎮兵馬了。
要知道,從宣府到河套,遠隔千里,騎兵全力奔襲都要跑十餘日才能到達,遠水不解近渴。
一旦俺答汗選擇放棄救援河套,這計策的風險就大了,幾乎讓京城直面韃子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