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解密費馬猜想,早日實現移民。
章節報錯
李博士彷彿說的雲淡風輕,只是把細枝末節融入到裡面。
她作為一個有前世記憶的人,對這個定律在瞭解不過了。
在上一世的時候,它是目前猜想中被證實耗時最久的數學難題。
1637年由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是指當整數n>2時,關於x,y,z的方程x^n+y^n=z^n沒有正整數解。
看似資料很簡單,但將近兩百年無人證解。
於是1908年德國人沃爾夫斯凱爾,設立10萬馬克作為獎金。
獎勵給他事後100年內第一個證明該定理的人。
1995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華爾斯理查泰勒,完整的證明了費馬大定理,前後耗時358年。
關於對費馬大定律的研究,尤教授也多少了解過。
一旦這個理論被證明了,將會延長宇宙空間站的壽命。
在延長宇宙空間站上取得了成功。那面對移民這個複雜性的挑戰肯定會更上一步的。
而且我們如今的自然災害頻發,各種汙染嚴重,而且太陽都是有壽命的,早晚有一天會滅亡的。
雖然說我們看不到那一天,但我們未來的子孫肯定會面臨。
如果一旦誰掌握了這項技術,那就相當於為未來的子孫多開闢了新家園,將繼續延續我們人類的文明。
當然,這些都是在理想狀態下的,但它的確是會提高宇宙空間站的壽命。
只要邁開了第一步,後面的步子就會很好邁步。
沒準就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實現了一批移民。
在這一世的話,這個猜想指出來幾十年,所以還是未解之謎。
居然拿一個未解之謎來給學生出題,不得不說這招真損啊。
就算為了嚴科考察參賽學生的能力,但也不至於拿出未解之謎。
一個更比一個狠!
並不是尤教授一個人覺得這樣做太為難人了。
有時候旁邊另一位評委吳建也吐槽負責數學科目組出題的人真的是太狠了。
只見一位中年戴眼鏡微胖的評委用手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鏡,那位像旁邊的人吐槽道
“這簡直也太離譜了,弄一個世界未解之謎在這裡,不如走到人家面前直接說淘汰了,也省的費一陣腦細胞了。”
“而且我也非常不贊同他們每個題目不一樣,畢竟每道題的難易程度不一樣,這樣有失公平。”
“自己被這個猜想折磨了一輩子了。現在居然要折磨這麼小的學生。我看他這是讓別人也感受一下他的痛苦吧。”
這位微胖的評委越說越激動,聲音不由自主的放大了。而且旁邊數學組的成員也離得很近,很難不聽見。
李博士心想:說誰呢?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
對方吐槽的並不無道理,他覺得還是要解釋一下。
要不然他後面還要當好幾天的評委,和討厭自己的人整天坐在一起會如坐針氈的。
“小吳啊!”李博士喊道。
吳建和旁邊的人吐槽的正起勁,壓根兒沒有發現有人喊自己。
畢竟李博士一把年紀了,說話聲音稍微小了點,是他旁邊的同事戳了他一下才發現。
吳建轉過身來並沒有尷尬的意思,看來他不介意被別人聽到。
他覺得自己說的話還是很佔道理的,而且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臺下未來祖國的花朵打抱不平。
“哎!李博士。”
“你們可能年輕,不明白我們這些老傢伙的良苦用心,我之所以敢加入未解之謎,也是因為寄予他們厚望。”
“即使沒有解答出來,相信他們也能提供什麼新的思路,我是為整個數學屆考慮的。”
吳建在心裡默默的給李博士豎起了大拇指。
這麼理虧的事情,居然被他這麼一說,顯得高大上,反倒是趁著自己格局小了。
吳建瞬間沉默了。
出難題的楊教授也一直在旁邊聽著呢,畢竟李博士出的比他的題還要難,這都能被他拐著彎兒的圓回來。
那自己的這點兒難題也算不了什麼,他也打算趁熱打鐵,為自己解釋一番。
“小吳啊!剛才李博士說的沒錯,我很認同!”
“我們這可不是在故意為難別人,如果這些題目不上點兒難度,我們怎麼去篩選最頂尖的人才來培養。”
旁邊另一位評委看到無見,此時成為了數學出題組的重矢之地,想替他解個圍。
“我很贊同兩位教授的說法,但畢竟這是未解之謎。他們大機率是解不出來的,那這幫人被淘汰了,冤不冤?”
李博士眼鏡溫和的看著提出質疑的評委,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對他說。
“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其實他不用全部解出來,只是論證其中一個小過程,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分兒的。”
“而且我們還考慮到,如果有的人一看是未解之謎,即使他很聰明,也會選擇放棄,我只能說,這不是我們想要找的人,我們不光要頂尖的人,也要看他的意志。”
話音一落,整個場面彷彿像靜止住了。
尤教授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覺得幾位評委說的都有道理,只不過是大家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罷了。”
緊接著旁邊的人就開始附和這句話,剛才的尷尬瞬間被打破了。
雖然一開始尤教授覺得這種做法令他有點難以接受,但是他現在仔細一想,還是非常贊同這種做法的。
畢竟組織這場比賽最大的目的,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讓學生們來參加比賽。
而是為了篩選高精尖。
現如今國內人才培養還是應試教育。
整體上為了保證公平,只能實行高考制度,以至於出現了應試教育的局面。
但是國家需要高精尖的人才,而且是非常需要。
不透過這種方式真的是很難精準的搜尋到高精尖。
同時也是因為即便國家培養的人才有不少高等學府的人,卻選擇了劉向其他國家,這對於國家來說無疑是莫大損失。
所以他們也不得不在年齡更小的學生身上培養,因為有更多的時間教育他們形成對自己祖國的認同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