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帆道了歉,又燃起了斗志,他摇晃着小脑袋,对盛时毓提出了邀约。

明年还要比试!

“云帆弟弟,明年我就超龄了,不能参赛了。”

盛时毓脸蛋上难掩遗憾。

今年严尚书的孙子就因为超龄不能参赛,只能当啦啦队,刚才站在终点嗷嗷乱喊,吼的脸红脖子粗的,虽然没参赛,但存在感十足。

“没关系,反正规则是我爹爹定的,让爹爹改一下规则就好了。”

小云帆轻轻甩了甩额头上的碎发,语气很是随意。

“嗯?”盛时毓眸子睁大了两分:“这样可以吗?”

严大人会不会有意见?

“怎么不可以?”这下子换黎云帆惊讶了:“您不知道嘛?我爹爹可会制定霸王条款啦,我家的铺子,我家的比赛,当然是我爹爹说了算呀。”

盛时毓:“……”

他眸中闪过羡慕。

黎大人的霸王条款他自是知道的,这两次的自行车比赛里就有很明确的一条,凡是参赛的小朋友,甭管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黎家都不负责。

……

好羡慕肆意的黎大人。

明明他是皇孙,黎大人只是臣子,但黎大人却是刚在盛京开店就挂出了只要进店概不负责的霸王条款。

这种强硬和自由,不知道他何时能拥有……

自行车比赛结束之后,黎荞收到了黎瑜宁的来信。

黎瑜宁和明悉成亲之后,还是新妇人呢,就忙着开铺子了。

明悉爹娘并不觉得她日日抛头露面有什么不妥,她开铺子又不是纯粹为了挣钱,她能给很多人提供一份工作,能让他们老家的乡亲富裕一些,明家绝对不能出言阻止这种善行。

明家很支持自己的事业,但黎瑜宁并没有冒进,去年她更多的是考察当地的情况。

充分了解当地的民生之后,她今年开了个藕粉作坊。

当地盛产莲藕,她开藕粉作坊再适合不过,不仅为莲藕寻了出路,当地百姓也挣了银子。

做出来的藕粉,一部分出售给当地的富人贵人,一部分运送到盛京。

盛京的藕粉市场还没有饱和呢。

虽然说大运河并没有途径北湖省,但大运河冬日要结冰,就算是途径北湖省,那他们还是要走一段陆路的。

现在从北湖省到盛京的官道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走陆路也挺快的。

除了藕粉作坊,她还开了鸭货作坊,她很谨慎,打算在保住黎家秘方的前提下,一步步的将铺子开起来。

黎瑜宁在北湖省一切安好,黎家众人也就放了心。

不过,王桂花想起黎小兰,心里头还是犯堵。

看看人家黎瑜安黎瑜宁姐弟俩选的,再瞅瞅自家为色所迷的傻闺女,头疼。

对于黎小兰的痴心,黎荞也有些意外。

虽然说他和陶竹的豪华大马车跟个小房车似的,但是,论便利程度,那是远远赶不上房车的。

黎小兰甘愿跟着江懋风里来雨里去,而且一坚持就是大半年,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盛京众人的日子普通又忙碌,朝堂上,盛鸿开始往西闪省调兵,准备和西胡人来一波死战。

他要狠狠挫一挫西胡的锐气,然后再坐下来和谈。

自打和东胡恢复通商之后,到目前为止,双方交易了三次,最近一次的交易中,东胡除了点名要粮食之外,还要了煤炭。

去年天寒,草原上冻死了不少牛羊,也有人被冻死。

只靠着粪便做燃料,有些不够,东胡需要煤炭。

盛鸿能理解这个要求,大手一挥就准了。

他其实很想让东胡人去和西胡打打交道,好劝西胡也放下武器与大盛和谈。

但想到东胡、西胡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没有张这个口。

东胡、西胡之间也有不少冲突,东胡人巴不得大盛将士去消耗西胡人,若西胡人没了,那东胡的地盘能扩大不少。

盛鸿安排了重兵,摆好了架势,随时都能和西胡人来一场死战。

但没想到的是,十月中旬,西胡人竟是主动给大盛送了信,想坐下来与大盛和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04-2023:56:09~2023-04-2723:53: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jcat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玛法达50瓶;痴心烙X35瓶;倚楼听雨30瓶;嬉皮笑脸20瓶;燕林12瓶;梦、安洛酱、理蕴蕴、4981357310瓶;33405796、皙闫钰8瓶;打马经年·月伴星辉7瓶;天天6瓶;有氧深呼吸、表白太太们、11025瓶;我要上天!2瓶;时光、捂眼睛的猫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57章黎云帆邀约小皇孙

西胡主动要和谈,盛鸿并没有很高兴,他担心西胡人是在憋着什么坏。

他安排使团与西胡人接触,跟当时和东胡谈判一样,双方在国土分界线上搭帐篷,在帐篷中谈。

并且,他还让使团再表演一次,狠狠馋西胡人一把。

西胡人此次还真没玩什么花样,他们与东胡虽然矛盾多,但也不是完全的打打杀杀,他们也是有正常的交流的。

东胡的贵族开始吃香的喝辣的,恢复了从前的快乐日子,并且还玩上了麻将和斗地主,这叫他们怎么不眼馋?

大冬天的,也没法出去跑马打猎摔跤,一切户外活动全部停止,他们整日窝在帐篷里有什么乐趣?

但若是有了麻将和斗地主,还有美食美酒美人作伴,那日子还是挺美滋滋。

现在东胡人已经过上了美妙的日子,他们西胡人干嘛费劲巴拉的跟大盛拼命?

更关键的是,拼命也不一定能抢来想要的东西!

所以,西胡几个部落商议了许久,最终决定坐下来跟大盛和谈。

有东胡在前,他们也没狮子大张口,这都十月中旬了,天气越来越冷,随便一场大雪落下来那就会封了路,到时候根本没办法运送物资。

东胡的小酒都已经喝上了,帐篷里的炉子也烧的旺旺的,他们没必要费嘴皮子和大盛拖延。

西胡人如此干脆,盛鸿终于放了心。

这才是正确的嘛。

先恢复通商,从前的账暂时按下,等以后天气回暖,那大家再凭实力算从前的旧账。

他若是等不到那一天,没关系,他还有出色的儿子。

七个儿子呢,虽然现在废了俩了,但余下的五个随便挑一个都能胜任大盛皇帝一职。

不过,也正是因为儿子们都太出众了,所以挑花了他的眼。

烦恼。

十月底,一场大雪落下来,大运河结了冰。

船只无法通行。

南方几省秋收的粮食,只有小部分靠大运河运到了盛京。

余下的部分得走陆路。

考虑到最近几年天灾频发,盛鸿和几位大学士商议了两日,决定在原河省微青县建大粮仓。

微青县地处中原,甭管是北上还是南下,亦或者是东进、西援,都挺便利。

再加上水路、陆路也都四通八达,所以粮仓建在微青县甚是合适。

盛鸿有此决定,黎荞甚是支持。

不错,中原的确需要粮仓。

建了粮仓之后,微青县这个小县城的地位会直线上升,各方面都能带动一波。

虽然大运河目前只开通了四个月,但是,凡是途径微青县的船只,几乎都在微青县停靠了——黎谷特意派人数了,每经过十艘船,那么有八艘都得在黎家码头停下来。

每日光是停靠费就是一笔不菲的银子。

而且,不少船只纯粹是冲着黎家的招牌去的,他们不需要补充淡水粮食等最基础的物资,只是为了品尝黎家的美食。

谁让黎荞的名气足够大呢。

从黎荞发明出粉条算起,距今已经整整十一年了,再加上这期间黎荞还考上了状元,现在更是半个皇子的待遇,那些有能力走大运河途径微青县的人,怎么不好奇黎家铺子呢。

从前离得远,好奇归好奇,无法化为实际行动。

可现在都从黎家铺子门口经过了,哪有不停下来去品尝一番的道理?

第一次品尝,纯粹是冲着黎荞的名气去的。

第二次品尝,那就是回购了。

黎家的招牌众多,不说自行车,只说吃食,甜的辣的炸的煮的,有正餐有小食,花样众多,总有一样吃食能抓住游人的心。

因此回购率极高。

在这种情况下,微青县的生意好的已经赶得上三柳村的生意了,只靠着三柳村那五十来位乡亲,根本忙不过来。

黎谷紧急雇佣了不少当地人做短工,负责处理择菜杀鸡宰鸭等前期的活计,他们一众乡亲只负责调味,模式跟彭县的差不多。

乡亲们对微青县的现状挺满意,留在三柳村的话,主要是靠粉条作坊挣钱,但粉条作坊又不是常年营业。

待在码头这边,虽然冬日里运河会上冻,可黎荞不计较那点工钱,甭管旺季还是淡季,基本工钱和福利是一样的。

若是碰见生意好的时候,黎荞还会发奖金。

这种一年四季都保收的状态,他们可太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