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途徑東阿
章節報錯
說起人才緊缺,就不得不提一下常山趙子龍,歷史上原本是先投奔他公孫瓚的,根本沒大耳賊劉備什麼事。
耐不過大耳賊劉備天天舔著臉與趙雲眉來眼去,不過這也怪歷史上的公孫瓚不能識人,放著猛將趙雲不用,最終便宜了劉備。
不過既然已經知道了歷史走向,公孫瓚決不會再放走趙雲這個能與關、張媲美的猛將,也別怪我公孫瓚不給你劉備留湯喝了。
桀桀桀!
“這幾日我偶感風寒,身體不適,相見甚晚,望玄德老弟見諒啊!”公孫瓚表面上故作咳嗽狀。
“兄說的哪裡話,兄長身體有恙,備恨不能早來探望兄長,只希望兄長保重身體。”劉備慚愧道。
“兄長大軍到此,莫非是響應討董檄文,前往會盟?”
“實不相瞞賢弟,此次率領幽州子弟正是前去會盟討董,董卓禍亂朝綱,我深以為恨,天下有識之士人人得而誅之。賢弟可願意與我同往,共誅董賊!”
公孫瓚思忖即使自己不開口,以大耳賊的脾性肯定會請求加入,不如自己主動邀請,賣大耳賊一個人情。
其次,公孫瓚正愁手下沒有能拿的出手的猛將,劉關張三人的加入也是一股助力,是實現諸侯會盟揚名天下的第一步。
“願與兄同往!”劉備迫不及待回答道。
......
在返回偏帳的路上,張飛高興開口道。
“大哥,這個公孫瓚眼光是真不錯,一眼就看出俺和二哥非凡人也!”
關羽手撫長髯,嘴角微翹不語。
劉備雙手緊緊握著關羽和張飛的手道。
“昔日同窗學習時,公孫兄就待我甚厚,此次邀請咱們兄弟三人一起討伐董卓,二弟三弟須盡心盡力。”
劉備回想過去二十幾年,功業未建,歲月蹉跎,只覺心中一團烈火噴薄欲出,這一次諸侯會盟就是我兄弟三人揚名天下的好時機。
......
劉備等人走後,公孫瓚想到劉備終究不是跟他一條心,只是想借此機會參加諸侯會盟,揚名天下還是得靠自己,思慮片刻後決定先把趙雲挖到手。
隨即喚來公孫範議事。
“主公,召我有何事吩咐?”公孫範詢問道。
“仲璟不必拘謹,坐下吧!”
“諾”公孫範應到。
公孫瓚二人坐定,隨即緩緩開口道。
“此次相召是有要事交待,你是我心腹手足,行事穩妥,這件事只能由你來辦,其他人難以擔此重任!”
“任憑主公驅馳!”公孫範鄭重道。
“公孫範聽令,你立即從營中挑選五十精騎......火速前往,不得有誤!”公孫瓚密語道。
“末將遵命!”公孫範應道。
“去吧!”
公孫瓚望著公孫範離去的背影,望此行馬到成功。
接下來的日子,公孫瓚率領大軍繼續往酸棗進發。
在進軍的路上,公孫瓚每天早晨穿著盔甲,操一杆六十斤重的雙頭鐵矛磨鍊武藝。
身處亂世,武藝傍身便多一分活命的可能,也幸虧公孫瓚前世是個退伍軍人,意志體魄都屬一流,因此沒多久便熟悉了公孫瓚的軀體。
即使是披上重甲,也能將雙頭鐵矛操弄地虎虎生風,霸氣非常。
公孫瓚還經常找關羽、張飛切磋武藝,透過實戰來精進矛法。
關羽、張飛二人不愧是萬人敵,公孫瓚氣力上雖然不輸給二人,但武藝卻還差了不少,至今單打獨鬥只能在二人手裡走上五十合。
每次切磋完,公孫瓚都會拉著二人飲酒暢談,有意無意地拉攏,就差沒能像劉備一樣抵足而眠了。
劉備一開始覺得公孫瓚找二弟三弟切磋武藝沒什麼,只是習武之人的正常切磋罷了。
而晚上和關羽、張飛同席而眠時,二人無意間流露出對公孫瓚的欽佩,讓劉備有了危機感。
關羽、張飛是他劉備將來進取天下的左膀右臂,此刻卻對公孫瓚欽佩有加,也不知道為了參加諸侯會盟投奔公孫瓚是對是錯,但是目前寄人籬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叔瑞,我大軍行至哪裡了?”公孫瓚騎著馬問一旁的公孫越。
“回稟主公,如今已到兗州東郡東阿縣境地了!”
東郡是個好地方啊,東郡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河南東北部、山東西部一帶,現在著名的東阿阿膠就產自於此。
原來歷史上諸侯討董失敗後曹操就擔任著東郡太守,在這裡挖掘了不少今後同他征戰天下的名士。
曹魏元老之一的程昱未出仕前就是東郡的名士,還有為正義棄曹操而去的謀士陳宮目前也應該剛返回東郡老家東武陽縣。
公孫瓚已經在籌謀著如何將這兩大謀士收入囊中,當即下令道。
“叔瑞,天色漸晚,即刻傳告全軍在東阿縣城外安營紮寨,埋鍋造飯,不得侵擾百姓!”
“諾”公孫越拱手回覆。
片刻過後,公孫越回來覆命,一副欲言又止、面色漲紅的樣子。
公孫瓚看了不禁問道。
“叔瑞,有何事直說無妨。”
“主公,末將本不該問,但是實在憋得受不了了,仲璟一路上不見蹤影,到底哪兒去了?”公孫越迫不及待道。
“仲璟去向我自有安排,叔瑞不必擔憂!”
“可是......”公孫越還想追問,卻被公孫瓚一個眼神給堵回去了。
“叔瑞,立即換上便裝,隨我進城。”公孫瓚隨即吩咐。
“主公,咱們進城作甚?”公孫越不解地看著公孫瓚。
“去找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