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率領本部人馬經過數日行軍,望汜水關而來。

汜水關作為洛陽八關之一,乃洛陽東邊門戶,自東漢光武帝在建都洛陽後,就一直拱衛著京畿安全。

汜水關守將探聽得公孫瓚先鋒軍,急忙派快馬報往帝都洛陽丞相府董卓處。

董卓自北邙山救少帝入洛陽以來,行廢立之事,大權獨攬,每日飲酒作樂,禍亂宮闈,夜宿龍床,就是權臣能幹的不能幹的事都幹了個遍。

這邊董卓的女婿兼謀士李儒接到汜水關守將告急文書後,立即到董卓處稟告。

董卓這邊正享樂著,聽到汜水關告急大為驚訝,急忙召集麾下眾將商議對策。

待諸將坐定,董卓把汜水關告急一事說與眾將,話剛說完便見一人挺身而出。

但見那人身高近丈,劍眉星目,勇猛異常,正是飛將呂布。

“父親不必憂慮,布視關外十八路諸侯如同草芥,願親率虎狼之師,把這些諸侯的頭盡數斬下,懸于都門。”

董卓本來還憂慮諸侯聯軍勢大,聽到呂布的話後非常高興。

“我有奉先,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哇!”

董卓話還未說完,就見呂布身後一人出列高聲道。

“殺雞豈能用牛刀?不必勞煩溫侯親往,我斬下那十八路諸侯的頭顱就像探囊取物一樣。”

董卓見那人身高九尺,虎背狼腰,極其雄壯,便問是何人。

“我乃關西華雄是也!”華雄拱手答道。

董卓看華雄生的十分雄壯,高興道。

“任命華雄為驍騎校尉,領馬步軍五萬,此外李肅、胡軫、趙岑三人一同隨軍即刻出徵赴汜水關迎敵。”

......

此時,聯軍諸侯濟北相鮑信見公孫瓚為先鋒,麾下兵強馬壯,害怕公孫瓚奪了頭功。

於是暗地裡派遣其弟鮑忠率三千人馬抄小道提前趕到了汜水關,沒曾想被趕來增援的華雄手起刀落一刀斬於馬下。

三千人馬也多被生擒,華雄因功被董卓升為都督。

因鮑忠是抄小道近路,行軍速度也比公孫瓚的先鋒軍快。

在鮑忠被斬三天後,公孫瓚才率領先鋒軍趕到汜水關。

公孫瓚來到關前,只見汜水關城關防守嚴密,易守難攻,便對一旁的公孫範說道。

“仲璟,汜水關把守甚嚴,我軍遠途跋涉,將士疲憊,先行安營紮寨,待晚上再思破關良策。”

“末將領命!”公孫範拱手而拜道。

公孫瓚這先鋒部隊總計一萬五千人馬,這其中又有三千精騎乃是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

卻說華雄在斬殺鮑忠之後覺得關東諸侯個個都是草包飯桶,連帶著新趕到關前的公孫瓚也不放在眼裡。

華雄召來李肅、胡軫、趙岑諸將議事,相繼坐定後,華雄輕蔑道。

“以我觀之,這公孫瓚如那鮑忠一般酒囊飯袋,敵軍遠來,軍士疲憊,待半夜黎明時分,我與胡軫率五千精兵襲營,可一舉破之。”

“都督,公孫瓚縱橫塞北多年,其麾下白馬義從乃天下精銳,精通軍陣,不可小視啊!”李肅見華雄有些狂傲,便出言提醒道。

“我看李肅你是被賊軍嚇破了膽,相國命我為主將,我今為之,汝敢不從?”華雄威脅李肅道。

“末將願聽都督調遣!”胡軫可是知道這華雄現在是董卓面前的紅人,便出聲應道。

李肅還想說些什麼,但被一旁的趙岑阻止。

待眾人散去後,李肅找到趙岑問剛剛為何要阻止他進言。

“李兄你糊塗啊,華雄現在可是丞相眼前的紅人,頂撞他你能落什麼好。”

“退一步講華雄夜襲之策或許可行,只要我等把好城關,不管此策是否成功也對我等無害。”

趙岑語重心長地對李肅說道,李肅聞言也只能無奈地坐看事態發展了。

......

汜水關外。

公孫瓚大軍已經紮好營寨,諸將用過晚飯後便齊聚公孫瓚主帳議事。

主帳中公孫瓚坐在首位,接下來就是公孫瓚麾下文武。

“召大家來,是為討論破關良策,諸將若有良策直言無妨!”公孫瓚率先開口道,也就定下了此次議事的基調。

“主公,雲願明日帶兵上關前挑戰,試探關內虛實!”趙雲第一個出列拱手道。

自入公孫瓚軍中以來,趙雲便承擔起了公孫瓚的宿衛之職,這是何等的信任有加,恨不能結草銜環以報公孫瓚之恩遇。

“主公,明日還是末將去吧,我的大刀早就飢渴難耐了!”公孫越見趙雲出列,急衝上前道。

“子龍、叔瑞勇猛,不必爭搶,明日就由你二人一同前往試探汜水關內虛實,須小心謹慎,不可輕視!”

“主公你就瞧好了,明天我必定上關前殺個來回!”

“雲領命!”

公孫瓚吩咐妥當,只待明日試探汜水關內虛實,程昱此時起身出列道。

“明公,我軍遠來,數日行軍,軍疲士勞,須謹防汜水關敵軍夜襲。”

陳宮見程昱進言,心中也動搖了起來。

這些日子相處以來,他發現公孫瓚心懷天下,仁義無雙,行軍嚴謹,關愛士卒,行軍途中絕不騷擾沿途百姓。

放眼天下,他好像找不出第二個像公孫瓚這樣的諸侯,隨即進言道。

“仲德所言甚是,方才我夜觀汜水關城頭,發現城關上士兵調動頻繁,今夜敵軍夜襲可能性極大,不可不防!”

公孫越聞言起身說道。

“主公勿憂,敵軍敢來夜襲,末將叫他千個來千個死!”

“主公,雲願一同埋伏殺敵!”趙雲也出列道。

“仲德、公臺所言極是,我軍新到,敵軍夜襲可能極大,不過有叔瑞、子龍,我心安矣。”公孫瓚看著二人威風凜凜的模樣笑道。

隨即,公孫瓚決定以自己中軍大帳為餌,命趙雲率一軍於營寨左側埋伏,公孫越率一軍於營寨右側埋伏。

以中軍大帳火起為號,二人率軍相繼殺出,必讓敵軍有命來無命回。

議事畢,眾將各自散去埋伏,只待敵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