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人走後,祺祥帝才咬牙切齒地說道:“安親王,那五個孽障現在怎麼樣了?”

聽到祺祥帝那不帶任何溫度的話語,安親王彷彿毫無察覺一樣,不急不緩地說道:“四皇子和八皇子自盡於亂軍之中,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四皇子現正收押在宗正寺中。”

聽到這話,祺祥帝心裡難得地湧現起了一股悲切之意。

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而且是自己最優秀的孩子。

不知道這些孩子的結局之前,祺祥帝心中只有無盡的憤怒,只想狠狠地打這些孽子一頓出出氣。

現在聽聞這些人死的死,關的關,那顆臨近枯死的心,竟然留下了後悔的淚水。

不過畢竟是當了四十年皇帝的人,稍稍失態之後,就很很快恢復了往日的鐵石心腸。

“叔父,可已經審問過老九、老十和老十四?”

“是否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

安親王陳德光雖然只有四十多歲,遠沒有祺祥帝年齡大,但是輩分卻大的嚇人,是祺祥帝的叔父輩。

並且處事公正嚴明,從不徇私,就是宮中最囂張跋扈的皇子見到安親王都是規規矩矩。

因此,在宗室弟子中很有威望,也極得祺祥帝敬重。

即便是聽到這麼要人命的話題,安親王依舊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慌張之處:“當時陛下昏倒之後,宮中一片慌亂,臣擔心陛下的安危,所以寸步不敢離開陛下身邊。”

“只是在叛亂平息之後,請御林軍的陸統領派人把九皇子、十皇子和十四皇子保護在宗人府中。”

御林軍可以說是祺祥帝最信任的部隊,專司守衛皇帝安全。

此次叛亂中,祺祥帝能順利地撐到英國公率領禁軍士兵趕來,都是御林軍拼死保護的結果。

同時,御林軍的統領陸文昭,也是祺祥帝為數不多可以交託性命的人。

祺祥帝聞言之後,欣慰地點點頭:“辛苦叔父了。”

安親王絲毫不推辭,坦然地接受了祺祥帝的誇獎。

祺祥帝也知道安親王的性子,最是古板,也毫不介意。

“麻煩叔父,親自去宗人府把老九、老十和老十四帶過來。”

“微臣遵命。”

....

等安親王退出寢宮之後,

祺祥帝問道:“李德全,陸文昭現在在哪裡?”

“陸統領從昨晚開始就一直披堅執銳,帶人寸步不離地在殿外守護。”

“去把他叫進來,然後你守在宮外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李德全心頭狠狠地一跳,不過啥也沒多說,默默地去找人了。

片刻之後,陸文昭身穿甲冑地就大步流星地來到了祺祥帝的眼前。

這也是祺祥帝給陸文昭的特權,覲見可以不卸甲冑、不去兵器。

不過之前陸文昭都是小心謹慎,從沒有用過這項特權,沒想到今天竟然破天荒地這麼大膽,穿著盔甲就進來乾清宮中了。

這般穿著,著實讓祺祥帝微微一愣。

陸文昭進來之後直接叩首在地:“聽聞陛下急招,微臣沒來得及更換甲冑,請陛下賜罪。”

“是朕傳喚的急,不關你的事。”

祺祥帝叫起之後,指了指屋中的椅子,示意陸文昭坐下回話。

陸文昭卻堅持推辭道:“多謝陛下厚愛,在陛下面前臣怎敢坐著回話。”

祺祥帝也沒多做堅持,“昨天朕看你親自上陣殺敵,可有受傷?”

“臣多謝陛下關心,都是小傷不足掛齒。”

“你的勇武朕是知道的,不過以後還是要多加小心。”

“謝陛下提醒。”

“昨夜朕昏迷之後,外面的朝臣什麼異常的舉動嗎?”

“陛下昏迷之後,閻丞相就安排眾臣到乾清宮廣場為陛下祈福。”陸文昭知道終極的考驗終於來了,“同時,英國公安排了宵禁,剛到卯時的時候才允許京中百姓依次外出購糧。”

“除此之外,羽林衛也沒有探查到有什麼異常的情況。”

“現在朝臣都回家了,要繼續命令羽林衛留意外面朝臣的動向,有任何異常隨時來報。”

“是,微臣告退。”

祺祥帝聽到了令自己滿意的答覆,也對所有的事項做了充足的安排,現在終於可以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了。

祺祥帝一看李德全不在,對著陸文昭說道:“對了,你去把王天和給朕喊進來。”

“微臣遵命。”

等王天和進來之後,

祺祥帝也不廢話,直接開門見山道:“王天和,朕還能活多久?”

“微臣無能。”王天和嚇得跪倒地上,哭哭啼啼地說道。

“直接告訴朕就行,別哭哭啼啼的像個娘們一樣?”

“好好修養的話,大概能撐半年時間。”

聽到自己的死期,祺祥帝沒有半點哀傷,精神反而更加昂揚。

這一刻,王天和彷彿看到了那個剛剛登基,意氣風發,渴望建立不世之功的那個英明帝王。

“好了,你退下吧。”祺祥帝擺擺手道,“這幾日你就住在偏殿,誰來問你朕的病情,知道怎麼說吧?”

“知道。”王天和自然知道祺祥帝的計劃,配合地說道:“陛下服用仙丹成效顯著,劫數早已過去。”

“此次雖小有疾病,但卻無傷大雅,不日即可痊癒。”

祺祥帝點點頭,示意王天和可以走了。

....

中書省內

剛剛返回官廓的幾位丞相,還沒來得及休息,就需要應付朝中的各位大臣。

好不容易打發走最後一撥來探聽訊息的大臣,左丞閻惟中剛端起茶杯來,準備喝口茶,暖暖自己的身子。

參知政事、戶部尚書高中玄,在這些中書省的丞相中脾氣最是急躁,心思也最是赤誠。

急切地問道:“閻相,現在是否還需要請陛下立太子?”

中書省的中書左丞閻惟中穩居相位二十多年,深受皇帝信賴,是朝中最大實權派的領袖,但是也有一些大臣不齒於他一味逢迎當今皇上的做法。

其中帶頭人物就是中書右丞許子升,骨幹分子包括參知政事、戶部尚書高中玄,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張白圭,以及其他以清流自居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