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出了針對【諸藩子弟、入科舉、進武院】的認罪之言。”

“說他得罪了當朝文官、勳貴、諸藩、你、還有咱,還有這所謂的天下 士子!”

“現在……”

“他就是在以這番“認罪之說”,不是讓他認罪,而是讓這些人認罪。”

“這些言論,涉及四民,這是咱大明的立國基本。”

“但這軍戶……”

想到這裡。

朱元璋臉上出現了一抹複雜。

一個最大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

“改還是不改?”

“僅僅是四民?”

與此同時。

蘇懷看著這已經到最後的《認罪書》。

不!

應該說是《論罪書!》

《論罪書》的篇幅,相比較《鳴冤書》要多很多。

這是因為……

在融合了張居正,海瑞!

並且具有張居正、海瑞的人物特性之下。

他不僅要一言國朝利弊,將張居正的契合度提升。

更重要的是……

大公無畏、其威隆也!

他要藉著當下,好不容易才有的環境。

要讓某些人知道。

這個世界上。

縱然他們已經把握了大多數的利益,以至於自己言及到某些人痛點 時……

便想方設法的要將自己處死。

但!

大勢真來的時候,他們根本擋不住!

想到這裡。

他思緒翻湧。

這《認罪書》的最後一個主旨,已經想通!

前面的部分,他先言自己“因何”要認罪?自己無罪!

繼而再言這大明的諸多之過、軍戶之弊!

到最後這收尾的階段。

蘇懷先是沉心靜氣。

再看了一眼目前張居正的契合度。

【姓名:蘇懷!】

【目前融合人物:海瑞、張居正!】

【海瑞契合度:79%!】

【張居正契合度:25%, (軍戶利弊,陳述利害+10%)】

已經加了百分之十嗎?

感受到這股資訊流。

蘇懷的目的越發明確。

看來自己想的, 一點兒都沒錯。

如此想著。

蘇懷已經繼續寫著。

他沒有停頓。

“陛下定鼎大明,之所以定四民,是因為想要大明萬古長盛不衰!”

“在陛下認為,元末的天下百姓造反,是因為胥吏和士紳豪族,吞併田 產,壓迫百姓!”

“致使百姓飢寒交迫,故而憤而反抗。”

“因此,陛下定下的,近乎所有的國策……”

“都為了一點:穩定!”

“但過於穩定,就是僵化!”

“四民僵化,困於一地,世世代代,所終於一職!”

“皇室諸藩,組成藩王屏障,為大明皇庭守衛疆土!”

“諸臣百官,視為皇權工具!”

“陛下認為,百官得到了權力,幫助皇權穩固天下,讓他們成為人上

人,故而百官的歲俸,只需讓他們飽腹即可!”

“再立嚴法,而驅百官!”

“最後,在給這大明國朝,定下最核心的一句話:”

“祖訓不可改!”

寫到這裡。

旁邊的詹徽已經聽得頭皮發麻。

而四周的百官,也紛紛一臉驚歎無語的看向蘇懷。

只有聽得雲裡霧裡,還帶著身旁某些人悄悄解釋的百姓們。

更是啞口無言。

所有人都盯著蘇懷。

眾人也都意識到……

蘇懷的這番話,很有可能帶給那位陛下多大的衝擊!

而此時……

朱元璋也看著這面前,堆積了厚成一沓的紙張。

他臉色鐵青,不發一言。

“然而,陛下終究忘了,自古以來,最為簡單、最為普遍的至理!”

“變!”

“也是華夏文明的淵源:易!”

“天下萬事,都在這天理迴圈的變化之中。”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故而:陛下所求越多的不變,就會出現越多的變!”

“人心似水,也是變!”

“正如軍戶的兒子,不想再衝鋒陷陣,就會嘗試去變!”

“廚子的兒子,不想再繼續燒火做飯,他就不會想當灶戶!”

“農戶、匠戶、同樣如此!”

“於諸多文臣而言,寒窗苦讀數十載,終於在大明當官,脫離四民。”

“手握大權,卻只能靠著俸祿飽腹?”

“因此,他們也會變!”

“甚至,民在監牢,之前只是在百官會審之時,說出了諸藩入科舉、進 武院!”

“說出了四民之策、科舉選仕的開頭。”

“就被他們告知:民有四罪!”

“他們因何急於定罪?”

“皆是因為,陛下所定的不變的國策之中,洪武二十五年來,他們得到 的利益最大!”

“諸臣不喜歡自己的核心利益被改變,卻總是願意為了自己的利益,而 去改變他人的利益!”

說完這番,有些繞口的話。

蘇懷的核心目的終於出現。

“因此……”

“陛下設下的韁繩越緊……”

“這內部所積蓄,所要奮發的變化之力,就越大!”

“終於一 日!”

“這大明便是掩蓋不住的噴發火山!”

“陛下所求的萬世不變,國祚長存。”

“註定是一個奢望!”

“畢竟!”

“自古,豈有萬世不變之法?”

“今日國朝不變四民,來日四民必定變國朝!”

朱元璋的雙手劇烈一抖。

而此時。

蘇懷的腦海中,繼續有資訊響起!

【四民利弊, 一言而明,張居正契合度35%!】

【注意:因張居正初始光環過高,因此,在50%,可出現第二階段的光 環!】

嗯?

蘇懷心中一愣。

第二階段?

是了!

海瑞也有第二階段的光環!

而張居正人物角色,剛出來的時候,就直接有兩道光環!

不過……

想著距離50%,甚至距離……60%已經越來越近。

蘇懷心中大定。

看來在這個地方,闡述國朝之策的利弊。

的確要比在百官會審之上,契合度提升要快得多。

而蘇懷並沒有注意到。

在他談及四民之策的時候。

在其四周,遠遠站著的諸多百姓。

感同身受。

轉而一個個沉默的看向蘇懷。

近乎所有人的目光之中,似乎都醞釀著什麼東西。

四民!

固化一地,若為商賈,世世代代不能科舉,更是連四民都算不上!

家中戶籍一定。

已經決定了未來子孫,所有人的道路。

而京城之地。

能有閒情來到京城居住,且在繁花地帶,大都都脫離了農戶。

這裡面,有匠戶、灶戶、軍戶……

但更多的。

恰恰就是民間的富戶商賈。

商賈低賤。

是這森嚴的固化階級,所給他們的壓迫。

而蘇懷的這番話。

卻彷彿在瞬間,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

以至於……

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