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皇帝的話音剛落,群臣頓時愣住了,滿臉的錯愕之色。

看著身邊的同僚驚詫的目光,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聽錯,皇帝說的是裁撤南都,南關北歸。

看著錯愕的群臣,崇禎淡淡道:“眾卿沉默不語,難道是預設了?如果預設了,此事就這麼定了,內閣擬一道詔書傳遍大明各州府縣。”

我去……

皇帝這不按套路出牌呀,我們這是預設嗎?這是震驚好不好。

六部尚書都沒有出聲,他們雖然也震驚,但前幾日在武英殿內議完事後,袁可立和孫承宗可是被留下了,

這就說明皇帝已經和他們透過氣了,他們得先觀望之後再說。

他們不說話,下面的人更不好說話了,皇極殿內的氣氛再次詭異了起來。

但一直不說話,那皇帝就當他們預設了,好一會兒後吏部給事中硬著頭皮出班了。

“陛下,留都南京這是自成祖時便定下的,延續兩百多年了,算是祖制,如今裁撤似乎不妥,請陛下三思!”

“陛下,南直隸乃是大明賦稅重地,佔據了大明六成的賦稅,若是裁撤留都,北京離南直隸又遠,監察不到位,官員們會不會藉此矇蔽朝廷,請陛下三思!”

“陛下,南京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尤其是管理漕運,漕運不通,整個北方都要受到影響,且是鹽鐵茶重地,不可亂呀!”

“陛下,太祖定都南京後曾說過,找穩定之後擇一城定位國都,南京降為陪都,

成祖遷都北京是為了守國門,但將蒙古趕走之後依舊沒有裁撤南京,歷代皇帝也都沒有裁撤,仁宗甚至想把首都遷回南京,這就說明了南京的重要性,南京不可撤,或者說不能現在撤。”

“臣同意胡大人的觀點,現在大明國力恢復,日漸昌盛,但幾百年後呢?

臣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再出現去年建奴繞道攻擊薊鎮,或者有人反叛等等,朝廷還能撤到南京或者儲君到南京,

憑藉長江天險和南京的部院,如南宋一樣,依據南方半壁江山,積蓄實力以待反攻。”

“是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想必當年成祖和以後的歷代皇帝都是出於這種考慮吧,請陛下三思。”

……

吏部給事中的出聲後,像是觸發了某種訊號,群臣從政治、文化、經濟與賦稅、地理位置、朝廷根本等等角度開始反駁。

崇禎面色平淡,但心裡卻是冷笑著。

他承認群臣反駁的理由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最後的底蘊這一條,但那是在成祖削藩之前,削藩之後這條就已經不適用了。

仔細研究朱元璋將自己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的區域時,就能發現南方數省是沒有藩王存在的。

而且都是分佈在長城、黃河和長江三道天險周邊的,這些藩王各個都有軍權,如果蒙古諸部要打過來,這些藩王就是現成的前線將領,

異族也只能一道防線一道防線的攻破,然後才能兵指南京。

可惜建文削藩、成祖削藩,削了藩王手中的兵權,讓他們只能呆在府內,進而直接導致三道防線全部破碎。

所以,此刻南京再作為備用首都,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如果長城防線破了,防守黃河和長江就是個笑話。

他不知道太祖的這些戰略歷代皇帝是否知曉,也不知道現在的群臣是否知曉,但他知道這些大臣諫言反駁裁撤,至少八成是為了自己著想。

南京已經沒有剛遷都北京時那麼重要了,大明在北京待了兩百多年,重心也發生了一點的轉移,

南京的五部六府的官員,要麼是黨爭失敗被謫貶過去的,要麼是去養老的。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和北京六部平齊的存在,雖然不一定有很大的實權,但待遇那是實打實的,也能為後世子孫門生鋪路。

或者也未必沒有重新啟用的可能,南京任職和致仕在家,肯定是南京優先。

這些人打的就是這種主意了,為自己以後著想。

“陛下,臣同意裁撤南都!”

一道不同的聲音傳出,瞬間讓有些吵鬧的朝堂安靜了下來,齊刷刷的朝著聲音來源望去,

待發現出聲的是錦衣衛指揮使李若漣後,眾人臉色瞬間就變了,心中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這位錦衣衛指揮使不僅在統帥錦衣衛有一手,那嘴皮也是極為利索的,

前幾次在削藩、孔家等事,這位指揮使大人一人懟的群臣啞口無言,今天會不會再次上演?

李若漣朝著崇禎行禮後掃視著群臣:“諸位大人,可否聽本指揮使一言?”

“黃大人,你剛剛說裁撤南京後,因為距離遠,那邊的官員可能會藉此矇蔽朝廷,然後欺上瞞下的貪汙?

本指揮使可以理解為你把我們錦衣衛、東廠的弟兄當成白痴了嗎?

他們問過我們錦衣衛和東廠兩三萬的兄弟了嗎?

問過督察院一百多名監察御史了嗎?”

“周大人,漕運不通,這是工部和漕運衙門的事情,和南京有什麼關係?”

“胡大人,你說留都是底蘊,備用所在,這話沒錯,但本指揮使想說的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明開國至今,可沒有皇帝離開北京避難的,正統十四年,瓦剌在土木堡大敗明軍,瓦剌大軍圍困北京,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又率大軍圍困北京,兩次都兵臨城下,你可見到陛下和皇室有人撤離嗎?

別說皇帝不會撤離,即便真有那麼一天,陛下在哪裡,哪裡就是首都,

如果說陛下撤去了西安、洛陽,南京還要行使五部六府的權利?你是覺得局勢不夠亂嗎?

還是說陛下撤離首都的時候,你們各部院的人要留在首都,與首都共存亡?”

“還有你們說的,讓太子去南都,你們就不怕被有心人利用,攜太子以令群雄,然後父子戰場相見?”

……

“諸位大人,此次本指揮使隨陛下南巡,整個南直隸一千多名官員,九成九都犯了貪汙、瀆職、冒功、枉法、徇私、欺上瞞下等罪,

這就是南京吏部負責南直隸地區的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