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心生恨意
章節報錯
建安三年的夏天,天下的諸侯們的動作,陷入了極有默契的對峙之中,本來隨時爆發的數場大戰,卻遲遲沒有到來。
天下局勢之所以陷入僵局,一方是因為很多諸侯不想打,也打不起了,連續不斷的戰爭,早就大大消耗了他們的儲備和底蘊,如今他們表面上做出的樣子,也不過是強力支撐而已。
當然,要是把他們逼急了,很多人也會進行沒有底線的動員,到時候全民皆兵,未必不能擴大戰火。
反正自己地區的糧食消耗乾淨,還可以到敵人家裡搶糧,只要這天下還能種糧食,只要天下還沒有一統,天下就永遠不缺戰爭。
另一方面,諸侯們對敵人的底細也摸不清楚,他們不知道對手有多少潛力,也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在故意引誘自己,所以當前最穩妥的辦法,便是在局勢還沒明朗的情況下,持觀望態度。
這其中最為尷尬的,當屬袁尚。
他雖然發兵時就受到過袁熙的提醒,說此次出兵可能變數很多,若事不可為,可果斷退回鄴城,若有需要幽州幫忙的地方,袁熙也會盡量支援。
但他還是不怎麼死心,尤其是審配和許攸都堅持主戰,認為當前曹操已經元氣大傷,尤其是在南陽被袁熙偷襲後,應該會拿出相當一部分兵力防備江淮,所以當前是攻陷官渡,直指許縣的最好機會。
於是袁尚在冀州徵集了數萬兵馬度過黃河,和曹軍交戰,同時做了數種準備,但之後局勢發展走向很快便發生了偏差。
曹軍的表現,比先前想象的要弱得多,幾次交手後,淳于瓊文丑等人信心大增,很快便攻陷了烏巢。
袁尚也是極為高興,正當他想繼續進軍時,卻傳來了袁譚軍奔襲鄴城的訊息,大驚失色之下,他召回了前鋒部隊,全軍返回東武陽,只留淳于瓊防守烏巢。
陰差陽錯之下,袁尚卻是躲過了曹營誘敵深入之策,不然這樣打下去,他很可能因為冒進而被曹軍截斷後路,這也是曹營謀士大罵袁譚的原因。
沒人知道袁譚是怎麼想的,但是他的提前出兵,確實是讓曹營的謀劃功敗垂成,以至於程昱生出了其意圖反叛的想法。
其實袁譚軍中,郭圖和辛評也因為此事,多次勸諫過袁譚,但讓兩人不解的是,袁譚什麼也沒有解釋,只是沉默地揮師進軍鄴城。
雖然郭圖和辛評私交併不好,也吵過好幾次,但兩人知道現在大家都是抱團取暖,所以私底下對於軍政之事,還能是開誠佈公地相談的。
此時辛評坐在營帳中,對郭圖說道:“我不明白。”
“我真的不明白,使君為什麼對鄴城執念那麼深。”
“以青州的位置,慢慢蠶食冀州,吞併周邊郡縣,只留下鄴城這一座孤城,袁尚自然潰敗。”
“如今不計代價,勞師遠征去打鄴城,能有幾分把握?”
郭圖冷笑道:“我也不明白,但大致能明白使君的想法。”
“鄴城牽涉計程車族大家太多,利益太多,冀州很多田產都是他們的,要是打爛了,主公得罪的人無疑就多。”
“若想要得到冀州士族的效忠,直接打鄴城反而是代價最小的辦法,到時候未必沒有人開門獻城。”
“袁尚也是看到了一點,才死命揪著鄴城不放,畢竟鄴城一丟,他的根基就沒了。”
“若沒有這麼多顧慮,他早就可以直接放棄鄴城,攻入兗州了,但他敢嗎?”
辛評聽了,嘆道:“那豈不是說鄴城已經變成了一個拖累?”
郭圖心道這倒未必,關鍵還是處理手段,以及得到他的人,都否對自己的實力有清晰的認知。
比如那袁熙便是如此,得到鄴城之後立馬放手,將這身包袱甩開,而且此人很是雞賊,並沒有一定要防守的大城,相反倒是在天下轉來轉去,讓人無法琢磨其軟肋。
幽州薊城也就罷了,苦寒之地,還是新修的城池,據說條件遠不能和冀州大城相比。
郭圖也不是沒有動過勸袁譚派兵突襲薊城的主意,但在眾人思慮過後,還是放棄了。
因為花費的代價太高,得到的好處太少,完全是得不償失。
青州到幽州也不遠,直接越過冀州的渤海郡便是,而且這兩年來渤海已經被袁譚滲透的差不多了,想要調兵也不是難事。
但再往北就是幽州的漁陽郡了,乃是幽州軍重兵把守和練兵的地方,在幽州鐵騎面前,強如袁譚也不敢用青州軍去硬碰。
而且就是打下了薊城,也不過得到了一塊極其難於管理的地盤,幽燕之地的人頭都很鐵,要是打到對面家裡,說不定全家都會拿著刀出來拼命。
所以想比之下,袁譚更想得到徐州,畢竟經歷曹操二屠之後,徐州人口大降,且反抗力度也不如北人。
但袁譚是和袁熙打過仗的,知道對面戰陣上的難纏,不到萬不得已,袁譚是不願意和袁熙在戰場上見面的。
所以袁譚最後決定派泰山賊臧霸出馬,他知道臧霸先前投靠自己,乃是迫不得已,臧霸此人的立場,袁譚也看不明白,所以想幹脆借刀殺人,弄死臧霸這個不穩定因素。
沒想到臧霸卻是比袁譚想的雞賊很多,其從琅琊郡南下東海郡,裝模作樣打了幾仗後,便按兵不動,顯然是不準備讓手下送死了。
於是對於袁譚來說,他現在最好的選擇,便是伺機打下鄴城,收服冀州士族,佔據冀州,趕走袁尚,成為袁氏家主。
那個時候,袁譚便可以有資格和曹操討價還價了。
當然,袁譚的想法很好,能否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終歸是要在戰場上親手取得,至於付出的代價,自然就是他賭上的一切。
在爭奪天下這個棋局中,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打天下最後的勝利者,一定是親手為自己陣營爭取最大利益的那一個。
換言之,一個不能打的主公,是無法建立起威望的,即使僥倖奪取天下,也很難守得住。
如今江東的孫權,也在面對這個問題。
周瑜救回來了,華佗也沒有提任何條件,按道理說他應該高興才是,但孫權卻在部下掾屬的眼中,看出了那無意間流露出來的對自己的那一絲不信任。
畢竟他剛一入主江東,為了建立威信,便大動刀兵,要是贏了也就罷了,偏偏輸得如此之慘!
根據孫權的心腹得到的訊息,已經有不少人私下裡面表達了對他的不滿了。
由於人數不少,孫權也不可能一個個找藉口懲治過去,關鍵是發牢騷也就罷了,其中有些人,還發出了相比過世的孫策,孫翊更像其風貌之類的感嘆!
這裡面蘊含的意圖就很明顯了,如果孫權行事不堪,這些人有可能隨時聯起手來,給江東換個主事人!
這才是最讓孫權害怕的,因為這些人中,竟赫然有張昭在內!
傳聞中孫策死前,張昭曾建議孫策立孫翊位繼承人,並且最為可怕的一條傳聞已經被確認了。
孫策竟然對張昭說過,“若吾弟不堪大用,汝可自圖之”!
這是讓張昭效仿霍光嗎,阿兄原來對自己如此不信任嗎?
孫權就臉色陰鶩,這張昭打仗不行,還和自己不是一條心,阿兄留著他,不是為了牽制周瑜等人防止其尾大不掉的,反而是來對付自己的?
得想個辦法,把張昭脖子上的繩子收緊一點!
對於孫翊,孫權很是頭疼,他總不可能對自己兄弟下手,但這樣放在身邊,若其辦事越發得力,對自己似乎也是不好。
連續幾日思來想去,孫權心中便有了主意,翌日他召集掾屬,除了尚在養傷的周瑜董襲等人,大部分人都到了。
孫權緩緩開口,“與兇虎議和之事如何了?”
魯肅出列道:“先前派去的使節被兇虎斥責,說江東人人眾多,竟然派不出有名人士,顯然是敷衍了事,所以將使節趕了回來。”
“臨走時兇虎說李術被殺,廬江被佔,江東若不給其個滿意的說法,其必盡起大軍,來丹徒和主公分說。”
此話一出,眾人都是相顧失色,巢湖一戰,乃是江東近年來少有的大敗,如今兇虎威勢正勝,若真的全力攻打江東,誰也不知道後果如何!
魯肅見眾人神色,暗歎一聲,繼續道:“江東和袁使君本應互為盟誓,共抗曹操,奈何自相殘殺,實在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啊。”
此時張昭出聲道:“子敬此話差矣,最初也是兇虎偷襲廣陵,搶佔廬江在先,怎麼能相信這種人?”
魯肅沉聲道:“兩邊齟齬本就很難按說起因,何況廬江之事是孫侯和兇虎早有的約定,兇虎從始至終都沒有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張昭冷笑道:“那你說是孫侯背信棄義了?”
魯肅心中暗罵,這不是給我下套,誰先毀約,還不是一言自明?
而且誰不知道你和周瑜都是江淮出身,老家都在廬江,所以才同時攛掇主公奪取廬江,以贏取廬江士族支援,你以為別人看不出伱的心思?
魯肅此時突然心中一驚,孫權讓周瑜親手殺李術,讓其把廬江士族全得罪了,難道是?
此時孫權發話,“我想來想去,和江東兇虎此時交戰,實在是沒有好處。”
“所以我準備派一股肱之臣,去和兇虎彈和。”
“其不能墮我江東威風,又能安撫兇虎,諸位以為該派誰去啊?”
眾人聽了,紛紛出言,皆是認為魯肅合適,因為剛才魯肅明顯傾向於兇虎,其去和談,必然會委曲求全,完成孫權的要求。
沒想到孫權卻是微微搖頭,隨即開口道:“我準備讓子布前去。”
此話一出,眾人都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