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安世這幾個人當中,若要問誰最想讓霍光死,自然是黃霸。

天子讓他往下說,他頗有一些自得地思考了一下,就緩緩地將“好殺”和“不好殺”的兩種情況一一道來。

“微臣先來說說這好殺的法子。”

“陛下是大漢的皇帝,想讓霍光族滅,現在馬上就可以下詔,將霍光等人投到詔獄裡去,大刑伺候,逼出一份口供……”

“這口供中只要咬死霍禹是謀逆主謀,斬殺範明友只為自保,爰書中將此事輕輕略過,不僅無人知道內情,也無人敢查問。”

“三日之後,就可以將霍光及其子女老老小小全部押到北城郭去,殺他個乾乾淨淨!”

“只是如此一來,陛下日後在史書上難免會背上獨斷專橫,妄殺功臣的罵名,臣等亦會成為酷吏。”

“楚王好服紫,天下皆好紫,從這之後,天下的官吏也會紛紛效仿,斷案以果決剛猛為標準,不看律法。”

身為肉食者,判案果決剛猛,自然會被看作能吏;身為百姓,更希望判案能輕緩清明,不被冤枉。

劉賀聽著黃霸的話,自然就想到了王法二字。

在大漢,律法體現的是天子的意志,維護的是皇帝的權威,但不代表皇帝可以為所欲為。

皇帝要做的事情哪怕是順從民心之事,仍然要在一定的框架下完成,更不意味著可以越過律法直接殺人。

恰恰相反,如何使用律法來維護皇帝的權威,才是明君所為。

戰國時,秦國之所以可以在諸侯國中崛起,鉅細無遺的《秦律》和嚴明公正的秦吏,功不可沒。

但大秦在律法上卻又走進了一個極端,認為可以制定事無鉅細的律法來管理天下所有的事情。

最終才因為嚴刑峻法導致民怨載道,以至宗廟崩塌。

漢承秦制,自然也包括《秦律》。

然而《漢律》雖然繼承了《秦律》的許多條文,但大漢帝國卻沒有繼承大秦那種原始的法制精神。

從太祖高皇帝到孝文皇帝之間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為了與民休息,執行的是無為而治的國策,對天下百姓管控極少。

隨後儒學的地位又一日高過一日,最終孝武皇帝接受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將儒家抬到了最高的地位。

儒家認為治民的關鍵不在律法,而在於倫理道德教化。

《漢律》雖然仍然有,但是在實際治國的過程中,卻不可避免地被束之於高閣。

因為儒學盛行,朝堂和郡國才出現了許多看重倫理道德教化的循吏,以律法為處事原則的官員則被汙名為酷吏。

倫理道德教化看似對百姓更溫和,實際卻是對世家大族和豪門富戶更溫和,久而久之就會促使士族門閥的出現。

在原來的歷史線上,孝宣皇帝儒法並重,重用法吏開創了昭宣中興。

可惜,孝宣皇帝是一個好皇帝,卻沒有教好自己的太子劉奭。

導致劉奭柔仁好儒,甚至在當太子的時候就曾說過“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這樣的話。

孝宣皇帝更是直接用“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來駁斥。

最後更還發出了“亂我家者,太子也”這樣的狠話。

孝元皇帝即位之後,因為只講倫理教化,所以軟弱無能,以至大權旁落,最終開創了“外戚、權臣和宦官內鬥”的濫觴。

最終為大漢之後的衰敗埋下了一抹的伏筆。

劉賀想要讓大漢走到比昭宣中興更高的高度,自然要重新樹立起律法的權威。

用合適的方式來處置霍光及霍黨,就是一個極佳的契機。

讓霍光及霍黨被律法定罪,比讓霍光及霍黨被天子定罪,要更有價值。

而這也會是霍光最後的價值了。

所以劉賀自然不會選擇這好殺的方式。

“黃卿,既然如此,那你為何又要說霍光不好殺。”

“如果陛下不下詔令,全部按照《漢律》處置,自然不好殺。”黃霸故作神秘地說道。

“願聞其詳。”

“霍禹是不是主謀要有真憑實據,而斬殺範明友算是大功,可用來換刑,至少減刑一等。”

“另外,有爵位者亦可以用來換刑,如此一來又可減刑一等。”

“再加上陛下所賜的丹書鐵券,霍光可免死三次,子孫親眷可免死一次,也可算減刑。”

“如此算下來,霍光也好,霍禹也罷,恐怕就都能脫罪了。”

“霍光和霍禹能脫罪,其餘因他們而受到牽連的霍氏,自然也就無罪了。”

黃霸此人最可惡的地方,就是每當說到得意之處時,那張胖臉上就會不由自主地露出得意的表情。

那成竹在胸的模樣很容易遭人嫉恨。

就像此刻,雖然他說得頭頭是道,而且也確實為眾人解了惑,但張安世等人只有佩服之色,卻無欣賞之容。

當然,御史中丞魏相除外,因為他骨子裡也是一個法吏,只是不如黃霸精通律法罷了。

“聽了黃卿所言,朕是茅塞頓開,看來這霍光和霍禹不好殺,但是……”

劉賀話沒有說完,侍中樊克恰好匆匆地跑了進來,他手中拿著幾片木牘,想來那就是孝昭皇帝的診籍了吧。

樊克將診籍呈送上來,這劉賀只是掃了一眼,就遞給了張安世等人。

和他們預料猜想得一模一樣,這孝昭皇帝大行之前的病症和張安君、蔡文嫣二人的病症幾乎一模一樣。

面色鐵青的劉賀將診籍遞給了張安世等人傳閱。

自己則沒有因此中斷自己和黃霸的談話,而是接著剛才的“但是”往下說去:“但是,如果霍氏還犯了其他的死罪……”

“數罪併罰,是不是亦可以判其重刑?”

“陛下聖明,洞若觀火,微臣斗膽一言,陛下所想正是微臣所想。”黃霸由衷地說道。

“好!”劉賀連連拍手說道。

“諸位愛卿,這診籍都看完了嗎?”劉賀轉向了其餘人冷冷地問道。

“臣等看完了。”張安世等人連忙應答道。

“既然看完了,朕就來說一說朕的想法,”劉賀沉默片刻說道,“張安君和蔡文嫣均是被人下毒!”

“而孝昭天子亦是被同一歹人下毒,最後毒發而薨!”

“現在,朕已經知道是何人弒君了!”

天子這三句話,猶如三道驚雷,砸在張安世等人的心上,讓他們呆若木雞。

弒君!弒君!!弒君!!!

雖然剛才就已經猜到了幾分,但是天子將弒君二字說出來,仍然讓人不寒而慄。

到底是何人,膽子這麼大,竟然真的敢做這樣的歹事?

這不是在發問,更是在驚歎:敢做這樣歹事的人,簡直是喪心病狂,膽大包天。

莫說是夷三族,恐怕夷九族都不為過。

他們聯絡起天子剛才所說種種,已經又有了一些眉目。

在大漢帝國,可從毒殺蔡文嫣和張安君之事中得到利益的,有且只有霍家,難道此事是真的霍光做的嗎?

可霍光固然擅權,但他對孝昭皇帝可是忠心耿耿的,孝昭皇帝死了,才有了當今天子,才有了霍家今日的傾倒。

推理至此,孝昭皇帝被毒殺,獲利最大之人不是別人,是當今天子!

這怎麼可能呢?

胡思亂想到了這個地步,張安世等人自然不敢再想下去,只得沉默地坐在榻上。

這弒君的事情,他們沒有資格發表意見,說不定稍有不慎會讓自己牽連上禍事。

劉賀哪裡知道張安世等人想到那麼偏錯的地方去,只當他們是被“弒君”二字嚇壞了。

“給孝昭皇帝下毒的人,霍顯是主謀,女醫淳于衍是脅從,霍光和霍禹知情不報,亦是死罪!”

竟然是霍顯,竟然是一個女醫,竟然是兩個女人!?

張安世等人更覺得驚詫,可是天子說得篤定,他們又不得不信。

唯有黃霸兩眼發光,他身為廷尉,能趕上這弒君的大案,哪怕是參與處置,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陛、陛下,是如何得知此事的?”黃霸討好地問道。

“朕自然有朕的方法。”劉賀含糊而過。

在歷史上,霍顯和淳于衍毒殺了許平君,差點又毒殺了劉奭,那麼毒殺孝昭皇帝也不意外了。

“陛下可有真憑實據?”黃霸又問道。

“淳于衍在大將軍府中,捉來就是人證人犯,大索一番必得物證,再去張宅和蔡宅查詢,定能有所發現。”

劉賀說罷就站了起來,看向了殿外,臉上的陰沉勝過天上的陰沉。

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