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朕將建千座學校,教十萬讀書人,教育要與朝臣仕途掛鉤!
章節報錯
翌日的辰時,劉賀正在溫室殿中,等待張安世等人的到來。
這十幾日來,隨著中朝和外朝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帶著持續了許多年的朝議成制也有所改變。
因為如今能參與議政的中朝官只剩七個內閣大學士,他們又總在內閣值房上衙,所以小朝議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劉賀如果有事要與他們商議,可以直接下詔將他們宣到溫室殿,或者親臨內閣值房,這樣反倒更便捷許多。
至於形式大於內容的大朝議,則從十日一次,改成了一月一次——甚至連這唯一的一次,也有可能被臨時取消。
走過場的事情,能免則免,劉賀既然已經掌握了大漢的朝權,就需要再借助大朝議來讓朝臣措手不及了。
或者說,大朝議是一件武器,不能次次使用,唯有到最艱險的時候才能再次召開。
雖然大朝議和小朝議都減省了,但是不代表劉賀從此就深居宮中,再也不見外朝官了。
恰恰相反,他想了另一個辦法。
孝武皇帝給外朝官加中朝官的本意,其實是讓外朝官能夠更方便地出入宮禁——不必時時向衛尉寺請符節。
說到底,中朝官只是一個能夠隨意通行宮門的身份而已。
於是,劉賀另闢蹊徑,想了一個替代的辦法。
因為未央衛尉寺掌管宮禁之事,屬官出入宮門非常方便,所以劉賀增設了一個未央宮行走的虛職,作為加官。
他給所有九卿二府、列卿及自己信任的朝臣都授予了這個加官,這些人進出宮禁就方便了許多。
劉賀平日若是想讓朝臣來溫室殿議政,只需要提前下詔,朝臣們無需其他的手續,就可以暢通無阻。
除了進出未央宮的便宜之外,未央宮行走的這虛職就再也沒有別的特權了,與以前的中朝官不可同日而語。
今日,劉賀除了要召見內閣大學士之外,還召見了四個外朝官。
四人分別是太常蘇武、光祿勳龔遂、太學令王式和大將作禹無憂。
除了禹無憂之外,其餘三個人的年齡都不小了,蘇武六十四,龔遂和王式都超過七十了。
這三個人加起來足足有二百多歲,不管放在哪一個時代,都算是高齡了。
劉賀非常想讓朝堂上多一些年輕人,但是卻也知道急不來,至少還要再等等。
辰時的鐘聲傳進了溫室殿,侍中樊克匆匆忙忙地從殿外跑了進來。
“陛下,太常和光祿勳他們幾人已經快到了。”樊克恭順地奏道。
“哦?朕到殿門去迎一迎他們。”劉賀說著,就與樊克一同來到了殿門處。
在溫室殿外值守的仍然是一屯的昌邑郎——他們是未央宮僅剩下的郎衛了。
至於羽林郎和期門郎,他們不再負責殿中的值守了,全部換成了兵衛,這樣更好統一管轄。
當然,劉賀還有另一層擔憂——他此時並不完全信任羽林郎和期門郎。
畢竟這兩個郎衛被霍氏子弟把持太久,雖說留在長安城的那部分郎衛並未參與造反,但安知沒有漏網之魚呢?
但凡有幾個昏了頭的餘孽想要為霍氏報仇,那麼劉賀將他們留在身邊無異於行險,說不定哪天人頭就會搬家。
在沒有完成對漢軍的改制之前,劉賀最能信任的還是自己從昌邑國調來的昌邑郎。
這就是“新軍”的好處,沒有任何的歷史負擔,自然最值得劉賀信任。
劉賀看著如雕塑一般站在廊下的昌邑郎們,他心中突然開始盤算另一件事情了。
漢軍改制恐怕也要提上日程了。
庠學制、科舉制和裁定通行經書,這三件事情一旦敲定,就要立刻著手改制漢軍的制度了。
要預防某些人的反撲。
離趙充國率部從杭愛山撤回北地郡已經三個月了,烏孫國方向上很快就會傳來訊息的。
去年出征匈奴的大軍明面上是五路,但實際上出塞的人馬卻是六路。
還有一路就是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的常惠——與他一同出塞的還有二十個昌邑郎。
常惠和昌邑郎的職責是協助烏孫軍隊反擊匈奴。
如果歷史不發生改變的話,常惠和昌邑郎們會帶領烏孫取得一場前所未有的勝利。
說不定捷報已經在來長安的路上了,說不定常惠和那二十個昌邑郎也快要歸漢了。
當然,不一定是二十個,也不知道有幾個昌邑郎在戰場上以身殉漢。
等這捷報傳回長安的時候,朝臣和臣民會想起一件事情:昌邑郎是天子派出去的,天子還預言過會有一場大捷。
屆時,劉賀在漢軍中的威望會飛速提高,藉著這場勝利,就可以對漢軍進行改制了。
只有手中掌握一支靠得住的漢軍,劉賀才能推行更暴烈的新政。
就在當劉賀想入非非的時候,三老一少四個人出現在了院門外。
他們一眼就看到了天子正在廊下等他們,小跑著朝這邊趕過來。
“樊克,張安世他們什麼時候到?”劉賀突然問道。
“半個時辰之後。”
“他們到了之後,將他們帶到偏殿去候旨,就說朕正在和朝臣商議政事,讓他們稍等片刻。”
“諾!”樊克應答了下來,他自然不知道這是天子操弄人心的一個小手段。
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提醒張安世他們記住一件事情——內閣不是必須的,天子可以棄用。
劉賀剛剛交代完這件小事,蘇武他們已經跑到了溫室殿門前階梯下,徑直跪倒在了天子的身前。
這幾日,長安城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春雨,地上有些微微發溼,幾人毫不在意,拜得乾脆果斷。
“臣等問陛下安。”幾人問安道。
“幾位愛卿快快平身,剛下過雨,地上太涼了,禹無憂還年輕,朕不擔心,倒是王傅你們,不可受涼了。”
“謝陛下。”四人終於站了起來。
“外面風大,我等進殿去議事吧。”
“諾!”
很快,君臣幾人就分別在各自的榻上坐定了。
劉賀看著眼前這三老一少,覺得情不自禁地笑了,至少不用像在內閣值房和前殿那樣,時時刻刻端著皇帝架子。
這幾人,都值得劉賀信任。
龔遂是最早得知劉賀心中壯志的老臣,早早就開始為劉賀效勞了。
這年過七旬的老人甚至還為劉賀尋來了棉花——已經開始在酒泉郡試種了,相信很快就能有所收穫。
王式雖然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劉賀排除在計劃之外,但後來也逐漸贏得了劉賀的信任,成為他的肱股。
禹無憂更是不必說,受劉賀的影響最大,幾乎就是劉賀的一個影子,沒有他,工官根本運作不起來。
至於蘇武,劉賀並不熟悉,與之接觸也不多,卻是劉賀重新啟用的人才。
而且蘇武在歷史上的名聲實在太大了,被匈奴囚禁十九年而不改漢節,任何一個大漢子民都會心生佩服。
更重要的是,這幾個人的身後都沒有世家大族的影子。
“即位愛卿,先看一看這兩本書,看完之後,朕再與你們商議。”劉賀將書轉交給了蘇武。
“諾!”幾人不再多言,圍在蘇武的周圍一同看了起來。
封面上的那幾個字,讓他們的眼神一下子就全亮了起來。
頓時,他們就明白天子為什麼將他們幾人叫來溫室殿了。
因為天子馬上要推行的這兩項新政,都與他們息息相關。
而且,這兩項新政,還全都是開天闢地的大事。
顧不得多言多問,四人立刻翻開書,看了起來。
大約一刻鐘,幾人才有一些意猶未盡地放下了手中《庠學會要》和《科舉會要》。
各自坐回榻上,轉而用一種極其複雜的目光看著了劉賀。
“眾卿看來,這兩項新政如何?”劉賀平靜地問道。
“若能成事,於大漢有大功。”蘇武由衷地誇讚道。
“驚世駭俗,但是困難重重。”龔遂嘆氣且擔憂道。
“何止困難,恐怕會留罵名。”王式更是直言不諱。
“陛下下詔,微臣定當竭力!”禹無憂斬釘截鐵道。
一分期待,兩分佩服,三分擔憂,四分恐懼。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劉賀用屈子《離騷》中的一句話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朕希望各位愛卿能幫著朕,將這兩項新政推行下去!”劉賀的視線從幾人的臉上輪流掃過。
幾位老臣都沉默了,跟著天子推行這新政,搞不好是要一起留下罵名的。
但是,天子對他們皆有知遇之恩,更是讓他們看到一種欣欣向榮的希望。
“老臣願意赴湯蹈火,輔佐陛下將此新政推行下去。”王式率先表態道。
“老臣亦如此。”
“老臣亦如此!”
三個老臣再次頓首,向天子表達了自己的決心。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劉賀連連點頭答道,售賣了那麼長時間的人心,總算是收穫的時候了。
……
庠學制和科舉制——都與人才這件大事緊密相關。
首先就是這庠學制,可以為劉賀和大漢培養出合適的人才。
如今的大漢帝國已經擁有了相對完整的教育體系——分為官學和私學。
私學姑且不論,官學才是劉賀要改革的主要問題
中央朝堂管轄的太學、郡國管轄的郡國學,各縣管轄的校,各鄉管轄的庠,各村管轄的序。
太學設有博士官若干,郡國學、縣校、鄉庠和村序設有經師一人。
從大到小,從上到下,構成了一個之上而下的體系。
單是從紙面上的結構來看,並沒有太多的問題:層層推進,結構分明,並無缺漏。
甚至不需要過多地改革與變動。
但是,這一套體系卻從未得到具體的落實。
地方官學的興辦取決於郡國官員的意願,並不強制。
所以要麼壓根沒有辦起來,就算辦起來了也極少能維持長久的,最後常常淪為虛名。
所以,劉賀的新政打算從兩個方面入手。
這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辦學規模的問題。
現在,長安的太學有太學令一人,博士官五六人,博士弟子三百人。
這人數看起來不算少,但實際上卻遠遠不夠。
至於地方郡國各層級的學校,那學生就更是寥寥無幾了。
這種情況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的。
一是私學興盛,大大地擠佔了官學的生存空間。
二是沒有書籍,製作竹簡和命人抄書所費頗多。
但是,在劉賀的面前,這兩個原因都不會成為絆腳石。
私學興盛,那就不利於劉賀統一人心,所以更要打壓私學,興建官學。
沒有書籍,劉賀帶來了印刷術和造紙術,可以讓書籍的價格飛速下降。
最重要的是,作為掌握朝權的天子,劉賀有做成此事的決心。
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都具備,離成功自然不遠。
在一人獨治的制度之下,作為大漢的最高統治者的劉賀有心要擴大讀書人的群體,那就成功了一半。
另外,印刷術和造紙術是劉賀手中的兩件武器。
經過半年擴大產能和工藝提升,宣紙的產量和書籍的印數已經可以讓“知識”向更底層推進下去了。
同時,為了讓地方官員重視此事,學校的數量和生員的數量將會納入到他們的每年的上計考核之中。
一件事情,只要與自己的仕途掛鉤,地方才會熱心地去做這件事情。
“郡國有學,縣縣有校,學校有生”這就是劉賀的目標。
“大漢有一百零三個郡國和一千三百多個縣……合起來就有一千五百個學校。”
“陛下,這麼多的學校,每個學校到底要收到多少人?”
辦學之事一直是太常的該管之事,蘇武一邊擦著腦門子上的汗一邊試探地問道。
此時的大漢約莫有五千多萬人,到了西漢末年,人口相差不多,那個時候,光是太學生就有一萬人。
這意味著,在大漢的天下,堆積著大量有讀書識字需求的百姓,之事囿於條件沒有被釋放出來而已。
“朕在《庠學會要》中寫了,三年之內,太學博士弟子一千,各郡學生員最少三百,各縣校生員最少五十。”
蘇武幾個人聽完之後,都沒有做聲,而是飛快地在心中算了一筆賬。
最終得出來的結果,讓他們難以置信而又激動不已!
三年之後,大漢要多出十萬官學生啊,這是亙古未有的壯舉。
緊接著,他們立刻又想起了《庠學會要》裡其他的一些內容,更是覺得有些窒息。
求個全訂支援,嗚嗚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