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朕不許門閥在大漢獨大(求訂閱)
章節報錯
這就留下了操作的空間,也就是權力的尋租:今日,我舉薦你的兒子;明日,你的兒子推薦我的孫子;後日,我的孫子再推薦你的兒子。
雖然官員有三互法的限制,但是仍然難免會在地方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
門閥大族,也就一日一日地形成和誕生了。
所以,選拔人才不只是士族向朝堂提供治國的人才,更是朝堂對權力的一種分配。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學成為了評判人才的主要標準;而察舉制又打破了原有的世襲官員制度。
在這兩項舉措之下,孝武皇帝能夠將天下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但是也埋下了士族門閥崛起的隱憂。
就像夏侯勝他們,就是靠著賢良文學這一特科露頭,進而在鹽鐵會議上發跡,最後得以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的一股力量。
他們還沒有完全與地方的豪門大族結合在一起,根基也還不深,但是此刻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凝聚力,如果仍由這樣發展下去,大漢最終仍然會逐漸走上門閥林立的老路子。
一旦地方的權力高過了長安的權力,那麼危機就來了。
劉賀要避免大漢在條老路上走下去。
當然,冒然破除察舉制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相當於是立刻動了地方高門大族和儒生的利益。
但是,劉賀可以在原有的察舉制上進行一些改革,儘可能地擴大掌握知識的群體,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大漢權力分配的過程中,以此來稀釋掉豪門大族的能力。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劉賀要走的路很長,但是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先做一做。
那就是造紙術、印刷術和規模更大的官學。
擴大官學這一條,所費甚重,但是造紙術和印刷術,卻可以先小範圍地試一試。
劉賀本想等昌邑國的郎官們來了,再開始做這兩件事情,但是此刻,有些等不及了。
他要提前做一些準備,等他們來了,就可以提前將此事迅速地推廣開。
……
“樊克,立刻將少府樂成大人找來。”
“諾!”
……
片刻之後,樂成就冒雨趕來了,對於天子的命令,樂成現在總是不遺餘力地完成。
而今天,樂成來得更是格外地早——楊敞已經被罷官了,丞相之位如今空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這個位置。
雖然丞相之位極有可能是由他身後的御史大夫蔡義接替,但是御史大夫之位也極具誘惑力。
天子雖然讓大將軍來確定丞相的人選,但是如果能給自己美言幾句,那麼自己上位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看著袍服溼了一般的樂成,劉賀當然知道他想的是什麼,那就得抓住這個機會,讓他把印刷術和造紙術的事情辦妥。
“朕讓樂卿冒雨而來,是有兩件事情要樂卿協助?”
“陛下降詔即可,微臣一定不負皇恩。”
“樂卿可見過紙?”
“紙?”樂成有些疑惑,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提及此物,“灞橋有工坊生產灞橋紙,常被用來作包裹他物的用途。”
“樂卿可想過,可用來寫字?”
灞橋紙粗糙如同樹皮,由黃又暗,怎麼可能用來寫字呢?
樂成實在想不出來,但是仍然恭恭敬敬地問道,“陛下有何旨意?”
劉賀神秘地笑了笑,說道:“朕有造紙的秘法,可將紙造得更白更平……而且還有另一秘法,名為印刷術,可將字印在紙上……”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裡,劉賀就這新式造紙術和印刷術給樂成講了一遍,還把所需要的場地、工具、材料都逐一交代了一遍。
雖然樂成半信半疑,彷彿是在聽一件異想天開的事情。
但是劉賀不在意,理解了,樂成會去做;不理解,樂成也會去做的。
最後,劉賀說道:“樂卿要把這些東西備好,朕會讓禹郎中從旁協助,希望能早日將紙和雕版做好,這可是大功一件啊,朕會替樂卿向大將軍美言幾句的。”
樂成一陣惶恐,連忙下拜說道:“微臣謝陛下厚恩。”
……
雨又下了三天,長安的天終於是放晴了。
這一連八天的時間,似乎把空氣中所有的水份都下幹了似的。
從第九天的上午開始,毒辣的太陽,一早就出來炙烤起了長安城。
被雨水泡過的土牆、暗渠、爛泥地和護城河,被驕陽這麼一烤,立刻就散發出了一股令人作嘔的臭味。
整個長安城,都籠罩在一種令人煩躁的氣氛當中,連平日裡婀娜的柳樹,此刻都無力扭動腰肢了。
這幾日,雖然暴雨連連,但是小朝議和尚書署裡的議事卻一天都沒有停下來過。
經過三公九卿的多論商議,最終將世宗定為了孝武皇帝定的廟號。
在定下廟號的同時,建廟的事情也一同定了下來:各郡國的首縣和孝武皇帝生前所巡視過的縣,都要修建世宗廟,形制與太宗廟相近。
上廟號的標準非常嚴格,但是選廟號卻不想諡號那般嚴苛,世宗的含義也很直白,就是取世世代代都能獲得百姓祭拜的含義。
……
尚書署裡,七八個朝廷重臣恭恭敬敬地站著,中間那幾案上擺著的就是尚書署擬定的詔書。
寫在素帛上的詔書起碼有五六十份,是尚書們連夜抄寫出來的,最少面的那一份,連墨跡都還沒有乾透。
大漢郡國眾多,這詔書每個郡國都要下發一份。在這之後,各郡國的守相才會以文告的形式,將詔書裡的內容公之於眾。
大漢很大,詔書不可能同時送到各郡國,所以會現在長安公告。
在眾目睽睽之下,霍光從一個檀木做成的木匣裡請出了天子的玉璽。
見璽如見人,甚至比見人還要管用。
一眾官員立刻就跪了下來。
霍光小心翼翼地捧著玉璽,走到了几案前,塗抹完印泥之後,就穩穩地蓋在了最上面的那三詔書上。
剩下的會由掌管天子大印的尚書代勞。
而這三份,是給長安三輔的。
至此,給孝武皇帝上廟號的事情,就算徹底地定下來了。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可能再收回來了。
“諸公請起。”
“諾!”
一眾官員都站了起來,他們的品秩有高有低,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長安城和未央宮的安慰有莫大的關係。
最先被霍光叫出來的是三輔的長官,分別是京兆尹、左馮翊和右扶風。
“這是上廟號的詔書,回府衙之後,伱等就立刻把文告擬出來,然後張貼到各處顯眼的地方,同時留在各個城門關防的亭卒要翻倍,尤其是北城郭,人多眼雜,要格外關注,一旦有人不軌,立刻捉拿下獄!”
“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