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說我先說一下太極拳練法:太極,是由無極化生的,是陰陽的本源。運動時,分別反映出相互矛盾的一陰一陽;靜止時,陰陽兩者就合歸於一體了。動作切不可過分或不足,肢體要及時地隨屈就伸。對方用剛勁打來,我以柔勁引化,這叫做“走”;我順勢粘隨,迫使對方陷於背境,這叫做“粘”。對方行動快,我反應也要快;對方行動慢,我相隨也宜慢。雖然應敵的機勢是千變萬化的,但那基本原理卻是一脈貫穿的。須從熟習著法入手,而漸漸懂得勁的變化規律,再由懂勁進而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然而如不是經久地刻苦鍛鍊,是不可能一下子突然精通的!

頸部肌筋要放鬆,頭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頂起;並採用腹式呼吸,使內氣能下行而沉于丹田部位(不致使氣血上浮)。身體不可歪斜搖擺、前俯後仰,勁路的虛實要忽而隱藏、忽而顯現(使對方吃不准我的勁路,猜不透我的心思)。我左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將左側的這一部分肢體變虛;我右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也應立即把右邊的勁隱去(使對方無法“得實”而攻)。對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對方俯襲,我就落低,使他頓覺深不可測。對方進身,我就引之向後,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勢越加深長而終不可及;對方退身,我就乘勢進逼,使他覺得越是後退,形勢越加侷促而陷入困境。衡量敵勁輕重的準確性,不可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誤差;感覺敏銳的程度,要使蒼蠅、蚊蟲都落不到我的身上。總之,使對方難以知道我的動向,而我獨能對他的情況瞭如指掌。英雄之所以能無敵,都是由於這個緣故而達到的啊!

這種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其拳架姿勢雖然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不外乎以強欺弱、以快制慢罷了!有力氣的人打敗沒有力氣的人,手腳慢的人輸給腳快的人,這些僅僅發揮了人的天賦自然的本能,而不是由於學習了勁的規律而有所作為的關係啊!仔細分析“四兩撥千斤”這句拳諺,顯然不是主張以強力勝人的:請看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能抵禦眾人的情形,單純地依靠快速又有什麼用呢?

立身要像天平那樣中正不偏,還要靈活得像車輪那樣圓轉自如。對方用勁,我要相應地把自己的勁偏沉於一端(不與對方的實力相頂相抗),這樣就能保持勁路的相隨而暢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雙重”,這時勁路就發生重滯而停頓了。每每見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不能運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自己(授人以柄)為人所制的,這是沒有領悟到自己犯有“雙重”毛病的緣故呀!

要避免犯雙重的毛病,必須弄通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規律:粘就是走,走就是粘;陰離不開陽,陽離不開陰。陰陽兩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輔助,這才算是懂得了勁的規律。懂得勁的規律以後,就能越鍛鍊越精熟,再透過不斷地認識思考和實踐鍛鍊,就能逐漸地達到隨意運用的地步了。

本來這種戰術的原則是“捨己從人”,許多人卻錯誤地“捨近求遠”,這真正是古人所說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學拳的人不可不詳細辨析啊!所以我特地作了以上的論述。

另外,在滄州八級拳與通背拳也是戰力比較強悍。如李書文可是與孫祿堂齊名的猛人。因八級拳與通背拳經常有交流,所以八級加通背在實戰中戰力更加強悍。

武禹襄學得太極拳後去北京發展。在北京得病落難。落難時被孫祿堂請回家中養病。兩人經常比武較技交流。孫祿堂先學形意,後學八卦,功夫戰力在北京本屬於天花板級別。後與武禹襄互相換拳學習交流又深得太極真諦。終得內家拳之大成者,創孫式太極拳。所以說孫式太極拳才是中國太極拳之標杆,可惜因對悟性要求太高得真傳寥寥無幾。

要習得好的內家拳,機緣、悟性、刻苦,缺一不可。你如今有機會能夠學習,希望你一定用心,不可自誤。另外等學到一定程度,有實戰能力,絕不可欺負弱小,如果我要知道一定加以嚴懲。

另外學拳是為了自保,是為了強身健體,絕不能在外招搖顯示與人。否則會招惹是非希望你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