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那些官員號召天下的名門世家,以及各地的地主豪強,準備強迫自己接受所謂的“民意”的時候,朱由檢就一直在想對策。

對方這招確實是狠毒,若是自己不接受的話,對方雖然沒有謀逆的膽子。

但是凡是可以拖啊。

很多時候,一些事情,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拖著拖著,到最後,人家依舊完成了,但是朝廷這邊承受的時間成本可就不小了。

而且事情結果又分為,優秀,好,合格,豆腐渣。

到時候對方只按照合格走的話,也會對大明的很多工程質量有影響的。

可以說,若是下面的這些人不配合,大明的行政效率會降低2分。是不利於大明發展的。

這是朱由檢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這一點,朱由檢清楚,官員們也清楚,所以他們才敢這麼做。

但是朱由檢可不是一個容易妥協的人。

倒不是他不近人情,也不是他不講道理,而是朱由檢心裡清楚。自己退讓一次,那些官員們不會因此滿足,感激自己,反而會變本加厲的更進一步。

他們想的絕不是讓大明如何能夠長久,讓百姓如何才能過得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而是如何滿足自己的私利,如何進一步擴充自己的權勢。

如果讓自己不受法律的懲罰。如何早日做亡國奴。

為了避免這點,朱由檢早都開始佈局了。

拖延5天不僅僅是為了讓那些人餓5天讓那些人知道百姓疾苦,

也不僅僅是為了等那個軟骨頭孔胤植。

而是為了在之前展現所謂的民意。

為了展現真正的民意,推動一些法律的透過,朱由檢也已經佈局已久了。

他們想要以民意說是,朱由檢就提前問一下民意。

朱由檢倒要看一下,這天下的民意和這些人嘴中的民意到底一樣不一樣。

“傳令京城周邊各縣,4天之後,朕要在京城安定門外聽一下真正的民意。到時候京城周邊,上至荀貴百官,下至農民,乞丐,均可到現場暢說自己心中的願望。”

“陛下這不好吧,這樣的話,不利於你的安全啊。”

一旁的小太監說道。

雖然大明現在很強大,大明的軍隊都聽朱由檢的,但是國家的這種強大,是動了無數人利益的。

雖然這些人中,有很多人用畜生稱呼他們都是在侮辱畜生。

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曾經的勢力是很大的。

京城周邊,雖然被朱由檢牢牢掌控,但是若是提前4天宣佈陛下的行蹤,未必不會讓一些亂臣賊子做出那些事情來。

別認為不可能,武宗朱厚照,熹宗朱由校可都是因為溺水導致了其他疾病而亡的啊。

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明武宗朱厚照在回京路上經過清江浦,見到水上風景優美,頓起玩性大發,便駕著小船捕魚玩耍。結果,在收網的時候魚很多他很高興,於是盡力拖拉,使船體失去平衡,他跌落水中。…

入水後手忙腳亂(不會游泳),一陣亂撲騰,親侍們雖然把他救起,但水已經嗆入了肺,再加上惶恐驚悸,身體每況愈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十四日,朱厚照強撐病體,在南郊主持大祀禮。在獻禮的時候,皇帝要拜天地,忽然間口吐鮮血,癱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大禮不得不終止。

三月,崩於豹房,時年三十一歲。

天啟五年(1625年)五月十八日,朱由校在魏忠賢和客氏的陪同下祭祀方澤壇,祭祀完畢就興沖沖地跑到西苑遊玩。

下午,魏忠賢與客氏在一條船上飲酒作樂。而朱由校也在兩名小太監的陪同下親自划起小船,玩得很高興,不知不覺間就劃到了水深處。

偏偏這時,船翻了,雖然管事的太監談敬將皇帝撈了上來,但是兩個小太監則都被淹.

而這兩位皇帝可都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武宗雖是荒唐,但在大事上一點也不糊塗。武宗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大敗蒙古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這些都是正德年間大事。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天啟皇帝,更是裝作一個昏君,確穩定了邊疆。穩定了大明。

若是說他們死都是意外,誰信呢?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