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土木堡全殲朱祁鎮的親征大軍之後,阿剌知院第一次認真打仗。之前全是出工不出力,坐觀成敗。

現在阿剌知院在正式效忠大明新天子之後,開始著力要提升自己在瓦剌內部的威望,準備與也先一爭高下了。

而提升威望的第一步,就是拿下在居庸著前紮營固守的宣府逃亡軍。

以楊俊為首的十餘名宣府守將,丟棄宣府防區內的城堡,一路溜達到了居庸關下。被朱祁鈺戲稱為宣府逃亡軍,而阿剌知院也沿用了這一叫法。

這一萬宣府逃亡軍,應對兩萬瓦剌精銳的猛攻,甚是吃力。阿剌也不硬拼,而是將繳獲的火炮拉了上來,對著楊俊的大營猛轟。

土木堡之戰結束後,瓦剌可不是沒撿戰利品。只是也先需要從陽和口一路經紫荊關殺到北京城下,長途奔襲,翻山越嶺,不方便攜帶火炮。

但是阿剌的大軍一直在宣府境內作戰,基本全是在平原活動,而且土木堡戰場就離著居庸著不到一百里,軍隊帶著火炮四處走一走,問題不大。

所以這仗阿剌打得很開心,用明軍的火炮轟擊楊俊的大營,效果好還沒有戰損,真是怎麼想怎麼舒服。

楊俊就恰恰相反了,在被炮擊了整整三天之後,麾下的將士已經毫無戰意,軍心幾乎崩潰。

而兵部左侍郎羅通,就在居庸關上睜睜地看著,絲毫沒有要救援的意思。

此時兵部尚書于謙已經到了居庸關,和羅通一起在關上觀戰。

于謙在山西巡撫任上,與楊洪共事多年,頗為投緣。如今眼看著再要不了兩天,楊俊大軍必然崩潰,便想出手拉這位後輩子侄一把。

但是羅通非常堅定,打死不肯開關,更絕對不會出兵救援楊俊。

而於謙雖然是兵部尚書,但卻調動不了居庸關的軍隊。因為朱祁鈺已經明確下旨,由羅通全權負責居庸關至喜峰口的防務,可以便宜行事,可以先斬後奏,並且只對皇帝一人負責,不受其他任何人管轄。

最後于謙有些急了,向羅通催促道:“羅侍郎,楊俊已經扛不住了,還是趕緊放他們進關吧。將兩支軍隊合兵一處,依託居庸關固守還是上策。”

羅通聞言,做個抹脖子的動作,一臉抱歉地回道:“還望於尚書體諒體諒下官,一旦將楊俊放進來,下官一家老小性命不保。

再說楊洪、楊俊父子已經反叛朝廷了,我把他們放過居庸關,若是楊俊帶著軍隊去進攻京城,誰來負責?於尚書您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于謙聞言,驚詫地反問道:“楊洪、楊俊什麼時候反叛朝廷了?羅侍郎怎麼會認為楊俊會帶兵進攻京城,這種想法也太荒唐了吧。”

羅通依舊堅定地搖搖頭:“這並不是下官的意思,於尚書之前一直在京城,應該知道下官在貫徹誰的意志吧。

至於‘荒唐’二字,下官勸您慎言。荒唐不荒唐,那不是咱們這些為臣者該評判的。”

于謙只得無奈地嘆口氣,羅通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已經讓人沒法往下接了。

城下的攻勢,一直持續到黃昏時分。

等瓦剌的炮火一停,楊俊便單騎來到居庸關下,要求入關與羅通商談軍務。

于謙再度為其說情:“羅侍郎,好歹讓他上來說一說吧,死刑犯還要經過法司升堂審訊呢,再不濟也要給楊俊個開口辯白的機會吧。”

羅通只得勉強答應,派人將楊俊用吊籃接到關上。待楊俊一入關,羅通的親兵立即收繳了楊俊的兵器,並進行了細緻的搜身,然後才將其帶到羅通和于謙面前。

楊俊上來就是頓抱怨,抱怨完便堅決要求羅通放大軍入關。

羅通一陣冷笑,毫不留情地揶揄道:“楊大公子,我勸你清醒清醒吧。當今是聖明天子,你做過什麼,你父親做過什麼,天子都知道。

甚至於伱的祖父做過什麼,他當年是怎麼愚弄太祖皇帝的,天子全都知道。

你都死到臨頭了,還覺得自己一家人挺聰明呢。

你們一家人又是欺君,又是反叛的,竟然還敢朝我吼。

念在你祖父營陽侯是開國功臣的份上,你回去率軍朝阿剌知院衝鋒吧,我給你報個陣亡,也算留一分體面。”

楊俊見自家秘事被羅通點破,心中大駭。半晌才鼓起勇氣反駁道:“羅侍郎怎麼無端構陷大將,我和我父親什麼時候反叛了?”

羅通聞言都無語了,世上怎麼還有這樣厚臉皮的人呢,當下便厲聲詰問道:“你說你們沒有反叛,那我問你,為何你們在根本就沒受到瓦剌大軍強攻的情況下,直接放棄十幾座城堡,望風而逃?

你要說你被瓦剌打得實在扛不住,被迫棄城,我都能理解你。但問題是瓦剌就沒認真攻城,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們在跑什麼?

成國公四萬大軍在鷂兒嶺遇襲,全軍覆滅;緊接著太上皇在土木堡遇襲,全軍覆滅。

請問瓦剌幾萬大軍設伏,那麼多活人活馬,你們宣府守軍就硬是沒法事先偵察到?你們的哨兵都是瞎子是嗎?

從七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整整三個月的戰事,你們宣府三萬精兵都做什麼了?你告訴我你們這期間都在幹什麼,有殺過一個敵人嗎?砍的人頭呢,請拿出來給我看看。

你們這還不叫反叛,怎麼才能叫反叛呢?於尚書您給評評理,這是不是反叛?”

楊俊被問得啞口無言,于謙也坐在一旁不說話。

于謙心裡也罵楊洪父子,這對奇葩玩的也太過分了,結果被皇帝及其親信抓住了死穴,人家就緊緊揪著‘你一個敵人沒砍’這個事實不放,你就根本沒辦法反駁。

而羅通則是在心中暗暗慶幸:幸虧之前得了黃溥的提點,自己才會明瞭新君的態度,早早與楊家徹底劃清界限。所以現在不僅沒被他們拖累,而且還升到了兵部左侍郎。

更幸運的是,偏偏於謙讓楊洪一家帶累的不輕,被新君冊封為飽含深意的宣府伯,派出來親自去徹查楊洪,一時半會是回不了京城了。另一位兵部尚書王驥在南方平苗亂,短期內也回不來。

所以待戰事結束,自己很可能就要被調回京主持兵部了。

世事真是無常,土木堡之前,自己因罪免官,還是平頭老百姓,這轉眼之間,就要掌管一部事務了。自己回京之後,一定要好好感謝感謝黃溥,上次經過他的提點,自己這隊站的真是完美極了。

就在羅通心中感嘆之際,楊俊見入關無望,便灰溜溜地回自己營地去了。

而於謙一行人,則被羅通親自送著出了關。

阿剌知院對於于謙一行人的態度,則是不管不問。既不進攻于謙,也不搭理于謙,就假裝看不見,任他來去自由。

于謙回頭望一眼楊俊的大營,知道楊俊大軍的覆滅就在這一兩日了。

只是結局已經註定,無法再改變什麼了。于謙嘆口氣,只得策馬馳行,第二天中午,便趕到了宣府城下。

瓦剌大軍就像商量好的一樣,阿剌知院留在宣府圍城的一萬軍隊,同樣不搭理于謙,任由其從容入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