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策論三條難倒眾生 君臣十人自在朝會
章節報錯
八月二十三日。
當策論的題目公佈之後,學子們心中在罵娘,考官們心中也在罵娘。
這三道題目出的如此刁鑽古怪,荒誕不經,可讓人怎麼回答才好。
麓川之役,那是普通的學子能評論的?
說麓川之役是對的?這場持續十年的大戰,可是逼得整個南方全部造反了。
說麓川之役是錯的?那豈不是公然否定太上皇嗎。
土木堡之變,就更難評論了。
至於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後果,太上皇自己都未必能說清楚,現在讓考生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不是純粹的難為人嗎。
前兩個問題,好歹還在合理的範圍內。
第三個問題,就實在有些過於惡毒了。
什麼叫如何中興大明,再創盛世?
何為中興?有衰落才會有中興。
何為再創?有失去才會有再創。
只要考生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就等於承認了大明現在處於衰敗蕭條之世,急需中興,急需再創盛世。
也急需能夠力挽狂瀾的英明聖主。
至於這個英明聖主是何人?
答案不言自明。
雖然不言自明,但是朱祁鈺非逼著考生們親口說出來,親筆寫下來。
這就是朱祁鈺給即將成為舉人的考生們上的第一課:想進入朝堂,第一件事就是站隊。
不納投名狀的,別想成為皇帝親信,天子嫡系。
形勢比人強,胳膊擰不過大腿。考生們也都不傻,知道不答或者瞎答,必定會被黜落,即使你前面的八股文寫的再好也沒用。
有重創也先、力挽狂瀾的巨大功績在身,景泰皇帝的權威,沒有任何人可以挑戰。
考生在貢院之中埋頭苦寫,而策論的題目,很快就傳遍了朝野。
不論是親上皇的人,還是親皇帝的人,都議論紛紛。
如今關於太上皇的話題,是最受坊間歡迎的。茶餘飯後,京城中人總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相互爭論一番。
八月二十四日。
鄉試還有最後兩天。
朱祁鈺最近又改變了自己的議政方式。
以前是把內閣學士,六部尚書都叫到一起共同商量。
現在大部分時間,朱祁鈺就點名幾個人前來議政。
比如今天,朱祁鈺便叫來了王文、周忱、何文淵、黃溥、練綱,一共五個人。
再加上一直待在新齊王府的何宜、嶽正、徐正、黃鑑。
君臣一共十個人,召開小小朝會。
反常識的地方在於,這次是練綱先發言,而且滔滔不絕地講了大半個時辰。
從坊間傳聞、講到街頭巷尾的議論,從茶餘飯後的談資,講到府衙官署的輿情。
總之,無所不包,將京城最近的動向講得明明白白。
朱祁鈺聽的非常認真,在經過一番消化之後,朱祁鈺總結出幾點:
第一,絕大部分人都極為期盼太上皇能早日回京。這一點已經形成了共識,勢頭不可阻擋。
倒不是因為絕大部分人都忠於朱祁鎮,而是一個曾經的大明天子,總是在塞外放羊,實在是大大的不體面。
這傷的不止是皇家的體面,所有大明百姓也都覺得臉上無光。
這一點有些偏離了朱祁鈺的計劃。本來是打算到景泰三年再讓太上皇回來的,但是現在看來,有些過於不切實際了。
在大明實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遲遲迎不回太上皇,所有人都會認為是皇帝故意做手腳。
所以朱祁鈺也放棄了原來的計劃,選擇了放任自流,任王驥自由發揮、自行其是。
不論出現何種結果,朱祁鈺都打算選擇默默接受。
第二,京城百姓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從一年前,絕大部分都心向太上皇,到現在,已經有大概一兩成的百姓,開始轉而支援皇帝。
還有兩三成的百姓,已經開始搖擺不定。
朱祁鈺除了保衛京師的功績外,各種善政也是層出不窮。
比如免京師百姓一年的賦稅徭役,免修皇陵。
比如廢除搶百姓錢的大明寶鈔,發行成色質地優異的景泰通寶。
比如修建北京外城,改善京城百姓的居住條件。
比如以工代賑,只要參與修建外城,皇帝便大手筆地發放景泰通寶。不論老弱婦孺,只要去幹活就有份。
再比如裁撤京軍,減輕漕運負擔。
一系列善政實施下來,百姓的生活是越過越滋潤,越過越有盼頭。
總結一句話,百姓是會變心的。
第三,對於上皇回京之後,兩位皇帝的共存問題。百姓們還是偏向於生活和禮儀上善待太上皇,但是政事上,太上皇不宜過多幹預。
就算是在民間,也沒有人提出什麼天子退位、上皇復辟這種方案。
老百姓也不傻,都知道當今天子一旦退位,其全家必然活不長久。
尤其是有郕王一家的死作為前車之鑑。天子若是退了位,下場參考郕王朱見濟就對了。
有了胡皇后嗣子身份的加持,朱祁鈺也得到了不少的同情分。京城百姓可不想看到胡皇后再度絕後絕嗣。
雖說皇帝的過繼來得過於突兀,朝野上下一時之間適應不了。但是你暫時不承認皇帝是宣宗嫡子,可以。你不承認皇帝是胡皇后嗣子,則完全沒有道理。
總之,朱祁鈺這位看上去荒誕不經的景泰皇帝,已經初步贏得了民心。
朱祁鈺本人,現在倒並沒有過於關注嫡庶之爭。接下來的計劃,朱祁鈺決定要使出捂了好久的王牌,對山西進行最後一輪敲骨吸髓的壓榨了。
然後便是向遼東出手,幹掉遼藩,清掃建奴,控制東北的山珍貿易。從而讓奴兒干都司就地取材,自給自足,長久而穩定地紮根於東北。
另外還有整編重組山東的備倭軍,清理黃河水患。向西經營內外河套和河西走廊。
與此同時,還得催著南京京營整編,五年之後去嘗試收復交趾。
哎呀,越想越頭疼。
想做個文治武功兼備的皇帝,真是累人。
雖然朱祁鈺看上去一直在玩,但心著實是一點沒少操。
不知道別人理不理解朱祁鈺,反正周忱作為工部尚書,卻是越來越欣賞皇帝了。
周忱對皇帝的認可程度,幾乎快追上王文了。
因為以前的工部尚書,為了要點工錢,還得四處求爺爺告奶奶。
現在則完全不同,工部光鑄錢一項,就稱得上是日進斗金。
而工部寶源局最大的金主,正是眼前的景泰皇帝。
以前的皇帝,缺什麼用什麼,都是直接從朝廷要,從朝廷拿。
但是朱祁鈺則不同,這位荒唐皇帝,拿真的金子,去兌換工部鑄造的景泰通寶。
而且整個西郊的一府三宮修下來,朱祁鈺拿出了整整二十萬兩黃金,去兌換景泰通寶,然後給參與建設的所有人發工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