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點點頭,對其中的門道,也已經瞭然於胸:

雖然自己的名單裡沒有列出文臣武將,但王振的親信裡,必然是有文武官員的。

等眼前這幫重臣回去之後,把訊息一散播,明天就會有科道言官開始彈劾那些王振一黨的文武官員了。

然後再順勢將這些官員下獄抄家,朝廷不僅也能得一筆鉅款,而且還能騰出一批官位來。

然後重臣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自己的親信、同鄉安插到空出的位置上。

總結一句話,皇帝和重臣們都有好處可拿,所以愉快地達成了共識。

有了錢之後,朱祁鈺心中舒坦多了。

主要還是養親軍三衛與十五寵妃,這兩項實在是太燒錢了。

而且這錢不燒還不行,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與終身幸福,這是不得不交的保護費。

要想馬兒跑得快,就得死命餵馬兒吃草,這是萬世不移的真理。

談好了抄家之事,朱祁鈺便詢問大臣們還有什麼要講的。

周忱率先開口,要求將另一位工部尚書調回北京。

工部的事情,已經多到周忱實在扛不住了。

而且當內閣學士、工部尚書的癮也過了,周忱年已七十,就想著安安穩穩、輕輕鬆鬆地熬幾年,便準備致仕了。

王文被周忱帶動,也同樣請求朱祁鈺將另一位刑部尚書金濂調回北京。

刑部的事情也極為繁雜,還動不動就整出些疑難懸案,王文同樣受不了了,想金濂趕緊回來分擔壓力。

相對來說,王文對主持都察院更加得心應手一些,刑獄之事,非其所長。

見重臣們如此謙讓和諧,朱祁鈺頗為欣慰地點點頭。不僅命石璞與金濂回京,而且命在南方參贊軍務的兵部侍郎侯璡等人也全部回京。

停頓了一下,朱祁鈺又補充道:“命寧陽侯陳懋,與孫繼宗、孫顯宗,前往靖遠伯軍中效力。

我之前答應了,讓靖遠伯、寧陽侯一起去接太上皇回京。

答應了的事情,就一定得做到。

再讓大同總兵郭登準備好迎駕。上皇返京時,先在大同駐蹕休整幾日,然後經由紫禁關進京。”

陳循應承下來之後,有些好奇地向朱祁鈺確認道:“之前也先態度堅決,拒絕送還太上皇。

如今陛下有把握令也先改變立場,將太上皇妥善送還?”

朱祁鈺點點頭:“此一時,彼一時。經過接近一年的封鎖,也先所部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就算也先不願意送還太上皇,但他的部下未必不願意換個活法。

也先不讓位,我們不給他們朝貢權,他那些部下早晚扛不住的。

到時候部屬造反成功,不僅會乖乖地將太上皇給我們送回來,而且還會將也先綁了,鎖進囚車,給押到京城來。

如此一來,咱們君臣再立生擒也先之功,又值得大書特書一番了。”

眾人聞言,盡皆歡喜。

大臣們對當今天子的軍事能力和戰略判斷還是有信心的。既然皇帝說了能迎回太上皇,並將也先押來京城,那就一定會實現的。

想到曾經給朝野造成巨大壓力的也先,即將以階下囚的身份出現在京城百姓面前,眾人心中更是無比暢快。

說到這裡,周忱也問出一個疑問:“陛下,擒獲也先之後該如何處置?要殺他嗎?”

朱祁鈺搖搖頭:“我沒有這個打算,找個地方關著他的。如此一來,可以用也先來轄制瓦剌諸部。

也對瓦剌諸部,既沒必要將其徹底覆滅,但也不能讓他再重新統一。

最好是讓也先諸子相互攻伐,內訌不斷。

像當年三楊那樣,發動亦集乃之戰,攻滅阿臺汗,幫瓦剌統一蒙古,是絕對要不得的。

蒙元這幫人殺又殺不完,趕又趕不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始終保持分裂,相互之間攻伐不斷,而又全都有求於我大明。

咱們居中平衡,左右逢源。

然後開啟互市,由朝廷控制。將其中利潤,拿來充實府庫。”

朱祁鈺說完,又立即補充道:“而且要在蒙元諸部中大肆推廣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

蒙元諸部的族人,只能留下一個男丁繼承家業,剩下的兒子都要出家。而且出了家,就不能成婚,不能生育,終生住在寺廟裡。

朝廷甚至可以集中建設寺廟給他們居住。總之,要用佛法去感化他們,從而消除他們對大明的威脅。”

這又是一個令眾人面面相覷的怪招。尤其是這話從朱祁鈺嘴裡說出來,更讓人覺得怪怪的。

畢竟誰都知道,當今皇帝極度討厭佛教。

現在皇帝反而上趕著要大力推廣佛教,這正常嗎?

朱祁鈺知道眾人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資訊,便命眾人各自散了。

到了下午,張永、王勤帶著三百名少年來到齊王府。

朱祁鈺在青雲臺前的廣場上,親自挑選了一番。

這些人小的七八歲,大的最多也就十一二歲。

從他們的眼神中,朱祁鈺讀出了各種各樣的情緒。

很明顯的是,因東南民變而遭殃的這些少年,更多的是不甘與迷茫。

而出自苗人部落的少年,雖然掩飾的很好,但內心深處的仇恨,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從眼神中透露出來。

雖然這些仇恨的眼神都是一閃而過,在朱祁鈺看過去時,苗人少年總是會低頭掩飾。但畢竟都是十歲左右的少年,城府甚淺,根本就騙不過有心之人。

其實少年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掩飾並沒有什麼必要。

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人會仇視大明。皇帝知道,下令將這些人閹割的王驥知道,內廷的掌事太監們也知道。

但是內廷的太監們完全有信心,將這些少年全部馴服。

畢竟幾十年來,內廷已經積累了無數經驗。一批批的戰俘被閹割之後送進宮中,不都被馴化得服服帖帖的嗎。甚至這些人中還出現了鄭和那樣註定流芳千古的大太監。

誰會想的到,朱祁鈺堂堂天子,行事竟會如此荒誕不經。別人都是極力馴化戰俘,而朱祁鈺卻想著保留這種仇恨。

朱祁鈺親自將這三百人做了劃分,苗人全部劃到了張永掌管的惜薪司做苦工。

漢人中,大部分劃到了王勤掌管的鐘鼓司,只有一小部分劃到了惜薪司。

還有五個人,則走了大運,被朱祁鈺欽點,進入了內書堂讀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