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想要戰功,以戰功恢復祖上蔭庇,決心是很大的,這從他會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作戰計劃就可見一斑。

只是,僅僅是獻策之功還不夠,他還需要親身參與到這次交戰中,獲得最大的功勞才有機會。

所以,在李文進遲疑的時候,不止是擔心計劃的可行性,更是對領兵將領的疑慮中,俞大猷勇敢的表達了自己想要親自領兵的想法。

說實話,在他聽到俞大猷的作戰計劃時,他就覺得計劃很好,成功機率很大。

唯一的問題其實就是得勝之師的凱旋之路充滿荊棘,若不能選出一位良將帶隊,明軍的危險係數就很高了。

李文進對於大同總兵官劉漢的能力還是認可的,由劉漢帶隊偷襲板升城的話,李文進是能放心的,可是劉漢會同意這個危險的計劃嗎?何況還要他親自帶隊。

俞大猷當然也沒有問題,他已經透過多次戰爭充分的展現出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尤其是臨陣指揮能力。

在俞大猷毛遂自薦之後,李文進最後一絲顧慮也就打消了,劉漢不願意帶隊突襲,那就讓俞大猷去。

而在劉漢說出退兵之路的安全時,李文進沒有說話,因為他也不知道屆時該怎麼應對,這完全取決於指揮將領的臨場判斷。

無論多麼周密的計劃,你都無法準確判斷出戰場的位置。

撤退途中和韃子遭遇,是隨機的,完全無法預測,所以他看向俞大猷,而劉漢也不傻,看到李文進的表現也看向了俞大猷。

俞大猷這時候倒是毫不怯場,戰場他已經上過多次了,和韃子也有過交手,所以他此時信心十足的開始向劉漢講解他心目中的,對於這次作戰的預桉。

李文進不懂這些,可身為大同總兵官的劉漢應該是能聽懂的,和李文進在一起可以討論戰略性的話題,而戰術方面只能是和劉漢交流。

......

“九邊都該動一動了。”

張居正聽到魏廣德說出這句話,不由得低聲複述了一遍,隨即眉頭微挑,“何解?”

按照字面意思,魏廣德似乎是想說,調集九邊兵馬應對這次俺答汗的入侵。

好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張居正就會失去對魏廣德的興趣,無他,不靠譜。

現在朝廷財政方面的窘境,作為京官的他們都應該很清楚。

調動九邊人馬,那需要海量的資源才能辦到。

錢糧,從哪裡來?

就現在,大軍駐紮所屬地域,錢糧尚且供應緊張,軍隊一旦開始調動,其中轉運的消耗是現今朝廷承擔不起的。

而且,誰不知道,打仗,當然是調集的兵馬越多越多。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個道理,他們讀書人誰不懂。

也只有少數讀書讀傻了的人才會以為《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錦囊妙計”真的有用,那都是湖弄讀者的玩意兒。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確實存在,但那絕對不是主帥想要的,都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或許是因為本身實力不濟,或許是時間倉促來不及調動大軍的無奈之舉,可不是正統的用兵之道。

張居正想的那些,魏廣德可沒注意他的話容易給人誤解,這時候只是想想才繼續說道:“俺答部主力應該已經集合在宣府鎮外,戰爭一觸即發,此時徵調九邊援兵肯定是來不及了。

或許也只有薊鎮和大同的人馬可以在戰時加入戰場,東邊的遼東鎮,西邊的太原鎮、延綏鎮怕都趕不及,至於更遠的那些寧夏鎮就別提了。

不過你們注意到沒有,宣府報俺答部主力盡出,這說明什麼,現在北邊的大草原上,其他邊鎮外怕都沒什麼韃子了,這個時候正是全力北進草原進行騷擾破壞的機會。

他們不是要在宣府一線作戰嗎?宣府軍在薊鎮軍協防下全力防禦,其他各鎮北上騷擾他的後方,特別是大同軍和遼東軍,完全可以東西對進,切斷俺答部的後路。”

說到這裡,魏廣德不由得有些遺憾的說道:“可惜了,北邊都是大草原,蒙古人又是依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沒有王城,否則直接奔襲他的王城。”

一陣停頓後,看著周圍眾同僚一片愕然的目光,魏廣德又有些嘆息道:“飲馬瀚海、勒石燕然、封狼居胥,多好的機會啊。”

魏廣德最後的一段話有點裝逼的意思,這時代的武將們,無不把那十二個字所代表的事兒當做為將者的最高榮譽,畢生追求。

當然,這只是他們的理想,而理想往往會敗給現實。

魏廣德話音落下之時,他就注意到其他同僚都還算好,只有張居正眼中閃現出一絲興奮的光芒,但是或許馬上就想到了什麼,又很快暗澹下來。

如果是明初的話,或許可以,那時候名將雲集,士卒也是百戰之兵,至於現在嘛,想想就好了。

涼亭裡陷入一片安靜,所有人都默然無語。

應該說,魏廣德的想法在同僚們看來有些天馬行空而又不切實際,這時候防禦都顯不足,他還在想著打出去,實在是......

而此時大明朝六部九卿全部集中到了西苑永壽宮裡,經過之前的激烈討論後,他們此刻都垂手肅立,等待著御座上的嘉靖皇帝聖裁。

之前的討論中,雖然戶部強烈抵制調動周遭大軍,可是兵部態度強硬。

其他各部雖然事不關己,但是想到俺答騎兵可能再次兵臨北京城下,也都紛紛附和兵部的意見。

那就是幾乎全盤透過了宣大總督葛縉的請求,他不僅計劃調動旗下宣大、山西軍迎戰,同時還請求薊鎮大軍協防,必要時加入戰場。

動員三鎮十餘萬人馬,每天人吃馬嚼都是天文數字,戶部自然哭窮,堅決不同意。

參與討論的不僅有內閣首輔嚴嵩、次輔徐階,六部堂官,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和太常寺卿。

本來這樣的九卿集會是不應該有太常寺卿前來的,而應該是通政司通政使,不過正統年間開始,因為英宗年幼的緣故無法臨朝,皇權旁落內閣三楊手中,通政司的地位就急劇下降。

到現在,通政使司幾乎已經成為專門為內閣傳遞奏疏的機構,而失去了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權。

今日宣府軍報送到由內閣呈送西苑後,嘉靖皇帝召集重臣議事時就直接點了太常寺卿高拱的名字,讓他頂替了通政司通政的名額參與到九卿會議中來。

對於這樣的安排,徐階顯得很是開心,眉頭也是舒展的,只有首輔嚴嵩雙眉緊皺不發一言。

不過首次參加這樣重大會議的高拱顯得很拘謹,完全就似透明人一般,在整個議事過程中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靜靜的聽著其他大老發表的意見。

這樣的畫面,對於第一次躋身御前會議的高拱來說,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內心更是備受鼓舞的。

他從嘉靖皇帝叫他來參加這次會議就感受到了皇帝對於裕王府的一種態度,這是要開始培養裕王府班底了嗎?

想到這兒,他就不得不一邊仔細凝聽大老們的發言,一邊思考之前魏廣德說的,宮中傳言嘉靖皇帝曾經和陸炳討論“就藩”一事。

空穴來風?

看樣子怕也不見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想到這裡,高拱又想到魏廣德似乎在宮裡還有人,於是在心裡打定主意回去找魏廣德說說,讓他在宮裡在打探一下,看看是否還有別的,他沒有注意到的訊息。

裕王母妃不在,裕王在宮裡已經沒有了依靠,能夠說上話的也就是當年認識的一些太監,即便這些年維持著往來,可也大不如前,畢竟裕王不能給他們想要的。

雖然一心二用,但是高拱還是逐漸聽出來了,想明白了御前會議的根本,其實就是皇帝要知道各部對某事的態度,支援的原因和反對的理由。

隨著次輔徐階在嚴嵩的示意下進行了總結性發言,永壽宮裡安靜一片,開始等待皇帝聖裁。

“宣府大戰在即,沒什麼比這事兒更重要的了。”

嘉靖皇帝看似很隨意的撇了眼殿上的大臣,稍微猶豫後才說道:“兵部給薊鎮發文書吧,長城沿線關隘嚴加防備。

薊鎮大軍進駐密雲,隨時準備入宣府支援,延綏鎮、寧夏鎮也發公文過去,讓他們調集人馬待命。”

說完這些話後,或許是嘉靖皇帝看到了新任戶部尚書高耀滿臉的糾結,想到他剛接手馬坤丟下的攤子,估計這時候還真不知道從哪裡找錢。

其實確實如此,大明朝的戶部這些年連年虧空,新庫老庫早兩年都幾乎被搬空了,每年南方送來的金花銀剛一入太倉就會被各衙門的人趕來提走,現在又突發戰事,收支上難免捉襟見肘。

想了想,嘉靖皇帝又開口道:“先從太僕寺常盈庫中借出一筆銀子,優先保障此次軍事行動,絕對不允許這時候有士卒因為糧餉供應不足鬧事兒。”

今年,他都接到兩次士卒譁變的訊息,這個節骨眼上如果再次上演這樣的鬧劇,這京城也別待著了。

“另外,兵部給成國公打個招呼,讓他馬上整頓京營。”

整頓京營,這是防患於未然。

十年前那次,京營倉促上陣,京城防禦之混亂。

事後,嘉靖皇帝居然找不到人發火,只能處罰當時總督京營的大小官員和太監。

這次,不知道俺答汗是怎麼打算的,可是按照葛縉奏疏所陳,俺答部主力盡出,七八萬大軍總是有的,這麼多的人馬,即便是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需要的消耗也是不小的,由此可見俺答汗所圖不小。

此時的大明朝堂,都認為一場大戰將不可避免,只是面對如此大戰,所有人都默契的沒有提一件事兒,那就是派人總督此戰的打算,似乎是把整場戰事都交給了宣大總督葛縉去完成。

御前會議結束,眾人退出永壽宮,一前一後走出了西苑各自上轎回自己的衙門辦公,執行會議上的決策。

高拱上轎後並沒有讓轎伕抬他回國子監,而是吩咐道:“去翰林院,速度快點。”

打探宮裡的訊息並不著急,可是現在在京城裡裕王一系的官員當中,也只有魏廣德才有過領兵作戰的經歷,高拱要把御前會議上的內容和魏廣德說說,聽聽他的看法,沒有什麼比這場大戰更加重要的了。

而他自己可沒有統過兵,打過仗,那就找做過這事的人來問問。

轎伕抬著轎子飛速離開了西苑大門,向著翰林院奔去,而魏廣德此時已經從涼亭裡出來,回到自己的值房中坐下。

在涼亭裡已經灌了一肚子茶水,剛坐下就看到蘆布送上來剛泡的茶,心裡就是一陣膩味。

茶都已經泡好,魏廣德也不想喝,就放哪兒好了。

此時魏廣德也沒有看書的興致,看著書桉上放著的那本書伸手拿起直接合上丟到一邊,心思也飛到了宣府。

現在馬芳依舊還在宣府擔任副總兵之職,統領著完全左右衛。

想著馬芳以往的戰績,想來俺答汗應該不會愚蠢的以為在大同和宣府之間尋找突破口,更大的機率還是在宣府的龍門衛轄區附近尋找機會突破邊牆,找時機打敗宣府三衛,進而擇機繼續南下威脅京師。

屆時,延慶、居庸關一線又將成為主戰場,或許決定勝敗就在此地了,屆時宣大、山西大軍和薊鎮大軍雲集,也不知道能不能徹底擊敗俺答部主力。

想到這裡,魏廣德內心又忐忑起來。

雖然上次運氣好,和俺答汗交手過程中把人嚇走,可魏廣德很清楚,那次韃子入關和不比這次。

如果真像宣府奏疏中所說,俺答部主力盡出的話,想想好幾萬的精銳蒙古騎兵,魏廣德可不相信單憑宣大那點人馬能擋住,即便是加上薊鎮的兵馬怕也不足。

魏廣德可是完整的看過薊鎮防線的,對薊鎮軍的戰力有個大概的認知,似乎還不如宣府軍強。

畢竟,宣府軍常年和蒙古韃子交手,作戰經驗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只希望投靠自己的那些人不會在這次大戰中有所損失吧,魏廣德心裡這麼想著。

“大人。”

這時候門外腳步聲響起,似乎有人進了這個院子,耳邊又聽到門口蘆布的話。

“高拱高大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