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嘉靖皇帝喜歡看《永樂大典》,魏廣德心中不由一動。

據他所知,後世殘存的《永樂大典》很少,其中相當一部分還不在國內,而是被列強在清末掠奪走了。

魏廣德當初倒是在皇宮裡看到過《大典》這套書,可是緊接著發生的火災讓他也沒工夫好好看看,到現在只剩下一個感覺,那就是書多。

至於之後,嘉靖皇帝命人怎麼安置的這套書,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他還是知道,自那次火災後,即便是翰林院中人要想借閱《大典》也變得困難起來。

宮中存放的《大典》,到底安全不安全?

魏廣德心裡有數,嘉靖皇帝居所都能發生火災,而且直接把宮殿夷為平地,可見宮裡其實未必安全。

雖然不知道在明朝的時候,《永樂大典》是否遭到過破壞,但是想想存放於南京的《大典》原本和所據原稿付之一炬。

“陳大哥,想不想立功?”

魏廣德忽然沒來由的說了一句話。

“立什麼功?”

陳矩好奇問道。

宮裡比朝廷傾軋更厲害,誰不想拼命往上爬,即便他又幹爹高忠護持,可也希望能夠更快的升遷。

“陛下不是喜歡《永樂大典》嗎?那你知道這《永樂大典》一共有幾套,現在是什麼情況?”

魏廣德笑著問道。

“不知道。”

陳矩搖頭,“我雖然看過《大典》,可還真不知道這書有幾套。”

“那我告訴你,《永樂大典》一共有兩套,宮裡這套是成祖北遷時抄錄的,《大典》原本和所據原稿都在南京,不過......”

“不過什麼?”

陳矩追問道,他已經隱隱感覺到魏廣德要說的意思了,只是還有些模湖。

“永樂五年定稿後,成祖太宗皇帝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原本藏於南京文淵閣,正統十四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和所據原稿付之一炬。”

魏廣德澹澹開口道。

“燒了?”

陳矩有些不可置信的追問道。

“燒了。”

魏廣德依舊語氣平澹的說,似乎和他完全無關一樣。

事實上,這事兒還真和他關係不大。

《永樂大典》這種書,私人是很難收藏的,實在是書籍太浩瀚,就算是僱人抄錄,其工程量之大也非普通人所能及。

“你的意思是......”

陳矩皺眉,《永樂大典》他是知道的,那可是一書庫,不是一本兩本,或者一櫥兩櫥。

“陛下既然喜歡《永樂大典》,你不妨找機會給陛下說說,讓人多印製一些出來推廣,這樣更安全不是,也不擔心一把火就把這本鴻篇巨著給燒沒了。”

魏廣德澹澹開口道。

古代修書,這被認為是德政,即便在費精力和銀錢,文官都會舉雙手贊成,絕對不會反對,因為這提現皇家對文化的尊重,對讀書人的重視。

“容我想想,這事兒太大了,那麼多的書.....”

陳矩想到這裡就覺得頭大,不覺搖搖頭。

印書,除了朝廷可以做外,其他人怕是不會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永樂大典》內的內容太過駁雜,全套書籍就是找地方堆放也是不易,未必會有多少人有實力收藏。

陳矩已經想到,要是他提出來,或許嘉靖皇帝會有這個想法,就是.....

“好了,陳大哥,看你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讓你個人出錢印製,呵呵.....”

魏廣德笑笑,隨即又說道:“陛下經歷那麼多次火災,我覺得他心中說不得已經有想法,只是還未成形,你提出來,必然讓陛下對你刮目相看,何況此事又不會落在你頭上。

就算不是內閣哪位閣老牽頭,也得是禮部某侍郎負責此事,主要應該還是翰林院的差事。”

看到陳矩還在猶豫,魏廣德又繼續說道:“真有此心就要抓住機會,說不得讓別人搶先報到陛下那裡,可就錯失良機了。”

時間轉眼進入十二月,嘉靖四十年快要過了。

月初開始,英國公張溶等人開始馬不停蹄告謝郊廟社稷,只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天,宮裡御馬監又被一把大火燒了,火勢甚大,直接燒了九十餘間屋子。

朝中百官私下裡不得不感嘆一句,這倆年嘉靖皇帝貌似和火德星君犯衝,動不動就放火。

這樣的言論透過廠衛密報自然也落在嘉靖皇帝眼中,卻是有些無可奈何。

這倆年,皇宮的火災是有點多了。

三大殿因天火還未修復,自己住的永壽宮又被大火吞噬,才多久的事兒,御馬監又給燒了。

“黃錦,傳旨下去,讓宮裡各處仔細著點,天乾物燥,嚴防走水。”

嘉靖皇帝也很無奈,只能吩咐黃錦道。

皇宮太大,宮人太多,也只能提醒一句。

“是,皇爺。”

黃錦急忙答應一聲。

不過這一幕落在殿門前侍立的陳矩眼中,不由得就想到前兩天魏廣德所說的話。

嘉靖皇帝身前還放著一本《永樂大典》,由此可見他是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經常隨身攜帶。

只不過看在眼裡還不夠,他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在嘉靖皇帝面前說話的機會。

即便是皇帝的近侍,也不代表有資格和皇帝說話。

不守規矩的人,只會死得很慘。

“三大殿工程,明年應該可以完工吧。”

這時候,嘉靖皇帝又開口說道。

“是的皇爺,我昨兒去看了眼,大殿其實已經建好,只是畫匠的活兒還沒做完,聽工部監工的人說,應該沒有問題。”

黃錦答道。

“永壽宮那邊呢?”

這幾天身體原因,嘉靖皇帝連玉熙宮殿門都沒有出,所以要知道外面的情況只能是透過黃錦等人。

“工部已經安排人開始清理永壽宮,明年春季就可以開工。”

黃錦急忙答道。

兩人說話間,玉熙宮門處走進數人,陳矩一眼就認出了打頭的就是乾爹高忠。

顯然,時間又到了送奏疏的時辰,這是司禮監送近兩日奏疏請皇帝預覽的時候。

高忠陳矩急忙向裡面通傳了一聲,得到嘉靖皇帝許可後,高忠這才帶著奏疏邁步走進玉熙宮。

而在走進殿門的時候,陳矩很自然上前,從高忠手中接過幾本奏疏拿到手裡,跟著就進了大殿。

高忠手裡的奏疏,自然就是被挑出來,需要今日就處理的公務,至於身後小內侍懷抱的奏疏,就要看嘉靖皇帝身體情況了。

若是可以,當然一併處理了,若是皇帝覺得身體不適,那就再拖一天,待明日處理也是一樣的。

依舊是處理奏疏的程式,下面由小內侍讀,嘉靖皇帝給出意見,高忠批紅,只等晚些時候黃錦用印。

“禮部奏,今年天下災異,地震尤數,或一日而震者,數省一處而震者數次,甚至土裂沙湧,房屋搖塌,人民死傷無數,變不虛生咎在,臣等請行內外大小臣工齋沐修省,深思隱微勤修職業以迴天意。”

一個小內侍朗聲讀完手裡的奏疏,交給旁邊的高忠等待嘉靖皇帝給出意見。

這份奏疏,明顯就是禮部侍郎李春芳山寨袁煒的奏疏寫的,齋戒修省自身,畢竟嘉靖皇帝好這口。

“大災之後有大疫,朕曾聽聞,百姓常因大災後受傷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殞命。

地震,這是上天的警示,卻是累及百姓殞命......”

嘉靖皇帝並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態度,而是喃喃道。

“觀所奏災異,仰承上天仁愛,朕心感惕,其通行內外臣工各加修省,盡心供業。”

輕輕嘆口氣,嘉靖皇帝如是說道,右手輕揮。

高忠示意,急忙拿上奏疏,將嘉靖皇帝所說最後一句話記入奏疏中。

不過,嘉靖皇帝話音落下之時,陳矩卻心有所感,抬頭看向御座上的嘉靖皇帝,嘴巴張了張,卻沒發出任何聲響。

隨即,陳矩發現皇帝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急忙低下頭不敢仰視。

“陳矩,你剛才想要說什麼?”

嘉靖皇帝卻是開口問道。

原來,剛才嘉靖皇帝說完後,就在環視屋裡眾人,正好看見陳矩的動作,特別是那嘴巴微張的樣子。

嘉靖皇帝也就是隨口一問而已,也並沒有想要從陳矩嘴裡得到什麼像樣的意見。

朝中飽讀詩書之人多了,還真輪不到一個太監給出意見。

不過嘉靖皇帝點名陳矩,陳矩也不敢閉嘴不言,急忙上前半步跪倒,答道:“回皇爺,奴才只是想到以前看過的一本書,記得那還是在宮外的時候看到的,但也聽人說過,這是永樂年間由成祖太宗皇帝命人刊印,廣發全國。”

“何書?”

嘉靖皇帝有些好奇問道。

“《衛生易簡方》。”

陳矩低頭答道。

“哦,《衛生易簡方》嗎?”

嘉靖皇帝皺眉,似是在回憶這是本什麼書,感覺好像在哪兒看到過的樣子。

不過想了一會兒,嘉靖皇帝還是沒有頭緒,隨即開口問道:“那是何書?”

“稟皇爺,《衛生易簡方》書是前禮部尚書胡濙所撰,據說是他身為禮部侍郎時收集民間單方驗方彙纂編成,除了民間常見疾病和外傷等處理外,主張方宜簡易,多數方劑藥僅一、二味且多為易得之品。”

陳矩急忙答道。

“哦。”

嘉靖皇帝聽了陳矩的話,覺得胡濙所撰之書倒是頗合道家“大道至簡”的深意,不覺微微點頭。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黃錦,速去找《衛生易簡方》來給我一看。”

嘉靖皇帝這會兒沒了處理公務的興致,而是對陳矩提到的這本書感興趣起來。

不多數,黃錦就從內書房找到了《衛生易簡方》。

“醫者,聖人仁民之術也.......所集錄既富,永樂中嘗具表以進,特被獎。”

嘉靖皇帝拿著書,翻看了《衛生易簡方》序,微微點頭,待念道“宣德丁未六月甲子榮祿大夫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廬陵楊士奇序”時,臉上帶出微微驚訝。

“這書是朝廷刊印下發的?”

嘉靖皇帝看著書頁上的記述,好奇問道。

“皇爺,這書我問過了,書是永樂年間所成,胡尚書進獻刻板,宣德年間由禮部核發刊印。”

一邊的黃錦馬上答道。

嘉靖皇帝微微點頭間又輕聲念道:“伏以皇天開泰運,付大寶於元良;聖帝御明時,奠群生於永樂。聲教洋溢乎天下,仁恩普洽於寰區......”

嘉靖皇帝翻書看了半晌,這才把手中書合上,對黃錦道:“傳諭禮部,重刻前禮部尚書胡濙所進衛生易簡方書,傳佈天下。”

“遵旨。”

黃錦急忙答應一聲。

“陳矩,不錯。”

嘉靖皇帝又看向陳矩,笑著表揚了一句。

陳矩瞬間心花怒放,雖然沒有得到實打實的提拔,可是能得到嘉靖皇帝的嘉許也是難得。

“其實奴才也沒說什麼,只是覺得.....”

陳矩說道這裡,忽然就停頓住了,不知道該不該把話題繼續往下說。

嘉靖皇帝給你臉,可不能自己沒個分寸。

宮裡的規矩,陳矩忽然想到,還好及時剎車。

至於他在嘉靖皇帝面前自稱“奴才”而不是“臣”,也是因為自己品級太低,也只有黃錦、高忠這樣有身份的太監才配。

“你想說什麼,儘管說就是了。”

這會兒嘉靖皇帝心情不錯,這兩天頭也不疼了,所以很輕鬆的開口。

陳矩聽在耳中,卻也在思索要不要說下去,不覺偷眼看了看乾爹高忠。

不過高忠這會兒卻是微微皺眉,看到陳矩看過來只是點點頭。

皇帝這會兒看樣子很高興,可不能裝啞巴,這樣很可能讓皇帝覺得他不老實。

而且,就剛剛陳矩偷眼看他的樣子,要是落在皇帝眼中,也是很麻煩的。

所以,要解決可能的後患,自然就是讓陳矩想到什麼說什麼。

“奴才只是覺得,我大明以文治國,內府經廠也曾刻印大量書籍傳佈天下,目的不也是為了向民間傳播習文之風。”

說道這裡,陳矩偷眼看了眼御座上的嘉靖皇帝,看他面無表情,知道不能繼續拖延,還是直入主題為好,隨即就說道:“就前兩日整理御用之物時,曾記錄文閣有《永樂大典》一部遺於宮中,當時未找到,恐因大火吞噬再不見,只是不想陛下一直隨身帶著才未損壞。

今日皇爺欲刻印《衛生易簡方》自然是好的,可奴才覺得,這《永樂大典》似乎也有刻印多套的必要,以防有失。”